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调味料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方便调味食品,品种丰富,味道鲜美,使用方便,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复合调味料生产大多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料,配以多种调味品科学配制而成,大多为粉状品。生产基本工艺天然食物或加工食物→粉末化→过筛→配调味品料→产品→包装 根据天然食物原料不同,调味品及配方亦异,现介绍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日本调味料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基本调味料时期,主要以食盐、砂糖、味噌、酱油、醋等为主。第二时期为化学调味料时期,以使用谷氨酸钠、甘氨酸钠、丙氨酸钠等氨基酸单体或琥珀酸钠,柠檬酸钠等有机酸单体为主。第三时期为复合调味料时期,以使用谷氨酸钠—核酸系复合调味料为主。第四时期为天然系复合调味料时期,是以谷氨酸钠及核酸系调味料为副成份的天然调味料为主。第五时期为天然系调味料与化学调味料组成的风味调味料时期。调味料的另一类为醇类调味料。本文拟就日本的天然调味料与醇类调味料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天然复合调味料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饮食"这个生活基本要素之一的主体结构和标准,也提出了新的期望.更美味、更健康、更安全、更方便、更有营养,是人们对新的饮食标准的衡量尺度.正是在这种社会需求的背景下,天然复合调味料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视野,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目标,天然复合调味料产品的系列、种类不断丰富和增加,工业化、专业化的生产成为必然.据此本文论述了天然复合调味料的定义、人们调味的变化趋势、调味变化的内在原因、天然复合调味料的未来发展;并认为调味的变化有四种趋势:化学调味料转向天然调味料、氨基酸调味料转向多肽及提取物调味料、单一味型调味转向复合味型调味、家庭调味转向工业调味.  相似文献   

4.
复合调味品是指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油脂、天然香辛料及动、植物等成分,采用物理的或生物的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及包装,最终制成可供安全食用的一类定型调味料产品.复合调味品在我国起步较早,早在北魏时期盛行的"八齑粉"就是一种以8种香辛料为基料的复合调味料,传统的"十三香"、"五香粉"也属复合调味料.但我国现代化复合调味料的生产却起步很晚.复合调味品在日本发展较快,其首先推出的超鲜味精标志着现代化复合调味料生产的开端.专用烹调中式菜肴的复合调味品的开发也是在日本,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提高,调味料不局限于传统,而朝营养化、风味多样化、香味协调化、力求天然感及根据不同食品的特色型发展。本文综述日本各种新型调味料的开发,供国内酿造行业同行的参考。(一)以呈味核苷酸为原料的复合调味料核苷酸指5′-肌苷酸钠(IMP)和5′-苷鸟酸钠(GMP),有强烈鲜味,并具有增强食物滋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人们对海鲜调味料的天然安全、复合鲜味及营养方面的需求,以开发一款采用低值水产品为主要原料,天然食材为辅料的天然复合海鲜调味料为目标,将巴沙鱼、海带、香菇和牡蛎调味基液,添加辅料进行调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确定天然复合海鲜调味料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天然复合海鲜调味料的最优配方为巴沙鱼调味基料、海带调味基料、香菇调味基料和牡蛎调味基料以体积比7:6:6:4复配,总体积69 mL,再添加食盐0.6 g、白砂糖2.1 g、姜蒜汁36 mL和白胡椒汁24 mL。经感官评定,成品呈姜黄色、浓稠状且无异物,无明显腥味和苦味,具有良好的海鲜风味。经理化测定,成品含有氯化物3.776 g/100 g,呈味核苷酸二钠2.060 g/100 g,谷氨酸钠27.910 g/100 g,可溶性固形物20.741 g/100 g。  相似文献   

7.
五、各公司调味料经营的动态 (一)复合调味料 1.味之素公司 1965年开发植物蛋白水解物(HVP),1975年增加开发了动物蛋白水解物(HAP),酵母提取物和动植物提取物,扩大了天然调味料事业。 尤其是以植物蛋白水解物为基础加工而成的新产品“味液”,作为一种新式酱油广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水平,增加市场调味品的花色品种要求十分迫切。根据国际市场商品信息,我们发现国际市场调味品品种十分丰富,计有:化学调味料、复合调味料、核酸调味料,总合调味料、天然调味料、风味调味料、天然酿造调味料、中华特味调料八大类1130多个品种,而我国还有四大类800多个品种尚未开发.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9.
鸡精是以新鲜鸡肉、鸡骨、鸡蛋等为原料制成的复合增鲜、增香的调味料.鸡精中除含有谷氨酸钠外,更含有多种氨基酸.它是既能增加人们的食欲,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味品.国家出台的鸡精调味料行业标准明确定义为:以味精、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它辅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剂经混合、干燥加工而成,具有鸡的鲜味和香味的复合调味料.这里为大家介绍咸味食用香精在鸡精调味调香中的应用配方示例.  相似文献   

10.
调味料是当今食品工业重要产品之一,以品种系列多样,贮藏、携带、使用方便,卫生安全,味美天然而受消费者欢迎;该文简介国内外复合调味料发展概况,并对调味料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给研发新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提供参考,通过介绍川菜及用料特点,分析了川味半固态复合调味料中的麻味、成味、辣味、鲜味和香味等风味成分的来源和形成条件,认为不同的烹调方法,使用的调味料不同,复合调味料的配比也就不同,并提出了今后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的开发方向:广泛使用天然物质、产品口味多样化、生产工艺采用高科技和包装礼品化等。  相似文献   

12.
日本农林规格对风味调味料作了如下定义:在化学调味料及风味原料中,添加糖类、食盐等(香辛料除外),经干燥后制成粉末状、颗粒状的调味品。最近,日本以蔬菜为原料制成蔬菜粉末调味料,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主要品种有蔬菜汁粉末、浓缩蔬菜粉末和蔬菜粉末(SD)三种,图1是蔬菜粉末调味料的制法。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调味料研究可追朔到1908年海带的鲜味成份谷氨酸的发现,而水产天然调味料的研制和生产则是1955年以后的事情,经过了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日本水产天然调味料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成为水产加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目前约有100个调味料工厂,据87年统计,日本禽畜类天然调味料年产量为17,210吨,水产天然调味料为7,270吨,蔬菜类为3,090吨。在水产天然调味料中,以鲣鱼调味料的  相似文献   

14.
从目前国内方便面市场来看,方便面大致可分为二个档次.高档的以“康师傅”及港产的“公子”碗面为代表,其调味料包括一袋粉包和一袋酱包.国产的大部分为中低档,以珠海产的“华丰”面为代表,调味料一般只有一袋粉包(少数附带一小包油脂).因此,国产方便面要上档次,除了要进一步提高方便面的生产技术外,还要在调味料的生产技术上多下功夫.1生产工艺1.1粉包调味料生产工艺原料→粉碎→混合→筛分→包装→成品粉碎:将颗粒物料分别粉碎成60-120目的细微米,如果物料受泪,则在粉碎之前先进行烘干.混合;先将小分量的物料进行混合…  相似文献   

15.
对天然抽提物的呈味成分及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复合调味料中的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曹卫红 《上海调味品》1992,(1):24-25,30
天然香辛调味料是一种具有香、辛、麻、辣、苦、甜等易挥发出气味的天然植物型调味品。广泛地应用在食物调味和食品加工业,尽管香辛调料中的许多品种,如蒜、葱、辣椒也是常用的蔬菜品种,但从矫正食品的异味,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感官性状这一目的而言,香辛调味料属于天然食品添加剂的  相似文献   

17.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吴卫国等人将大米和玉米复合挤压膨化而成的膨化食品,不仅品种多样化,而且味道甜美,口感香酥,色泽金黄,易于消化吸收。工艺流程:大米、玉米计量→适度粉碎(过目筛)→混匀→挤压膨化→切断→一次烘干→喷油→加调味料→二次烘干→包装。产...  相似文献   

18.
复合调味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油脂、天然香辛料及动植物等成分,采用物理的或者生物的技术措施进行加工处理及包装,最终制成可供安全食用的一类定型调味料产品。 复合调味料的主要特征:一是可直接用于各种食用方式。例如:佐餐用作冷拌、冲泡、涂抹、夹馅、点蘸等;烹调用于焖、炖、煎、炸等菜肴的调味;强化风味用于各种肉食制品、方便面汤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日本特许公报,介绍含食醋的酸性液体调味料、含蔬菜的调味油、天然调味料等新型调味料的制法要点。 1.含食醋的酸性液体调味料 本品是含食醋的酸性液体调味料,其特点是以非挥发性有机酸为主体的酸性液体调味  相似文献   

20.
复合调味料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产品。与传统调味料相比,复合调味料代表了世界调味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具有便于贮藏、使用方便、安全卫生等特点,必将成为我国调味品发展的主流。综述了复合调味料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川味复合调味料的开发和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