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谭少容)目前,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北京要求新建建筑节能65%,而在影响建筑能耗的门窗、墙体、屋面、地面四大围护部件中,门窗的绝热性能最差,是影响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数据显示,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围护部件总能耗的40  相似文献   

2.
我们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有钢木门窗、塑料门窗和铝门窗幕墙三大门窗委员会,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讲讲"全力推进门窗节能"的问题。一、门窗节能的特别重要性1.门窗节能在建筑节能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左右,而建筑的维护结构主要是门窗占建筑能耗的50%,也就是说建筑门窗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0%左  相似文献   

3.
廖嘉琳 《住宅产业》2015,(Z1):54-55
在我国,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0%以上,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建筑节能已纳入国策的高度进行管理控制。有数据表明,通过门窗损失的能耗占到建筑总能耗的50%。因此,门窗的节能已成为建筑节能的关键。多年来,广大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对降低建筑门窗的传热系数、提高门窗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实践,最终在全国逐步实现了建筑节能从50%到65%的提升,近年又从北京开始向全国逐步推行75%的节能目标。最为可喜的是,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4.
正在2009年底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而门窗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45%~50%,未来门窗节能新技术将成为建筑节能重点。  相似文献   

5.
《建材发展导向》2014,(4):111-112
<正>据了解,当前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45%50%,其中从门窗流失的能耗高达建筑能耗的55%。"门窗堪称建筑节能的‘黑洞’,很多能量就是从这里流失出去了。"中国国际门窗城总裁倪海琼认为,当前社会对于门窗节能的认识还远远不够。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过于强势的房地产开发商。"以前开发商只要一开盘,房源就会被抢购一  相似文献   

6.
《福建建材》2011,(2):55-55
在影响建筑能耗的门窗、墙体、屋面、地面四大围护部件中,门窗的绝热性能最差,是影响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我国目前典型的围护部件而言,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围护部件总能耗的40%~50%。据统计,在采暖或有空调的条件下,冬季单玻窗所损失的热量约占供热负荷的30%~50%。  相似文献   

7.
门窗是房屋中室内与室外能量阻隔最薄弱的环节。有关资料表明,通过门窗传热能源消耗约占建筑能耗的28%,通过门窗空气渗透能源消耗约占建筑能耗的27%。可见,建筑节能的关键是门窗节能。  相似文献   

8.
由于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45%,建筑节能成为世界节能浪潮的主流之一。随着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1995)等技术法规的出台,民用建筑的节能已成为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门窗的能耗约为墙体的4倍、屋面的5倍、地面的20多倍,约占建筑围护结构总能耗的40%~50%。因此,增强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门窗能耗,是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建筑门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物进行热交换和热传导的最主要部位,其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40%左右,所以做好建筑门窗的节能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07年11月由建筑门窗配套件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的第六届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技术交流会,就是针对当前社会对建筑节能门窗技术的需求,提出了“配套件影响建筑门窗节能的因素”的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0.
推广钢塑共挤门窗发展我国节能门窗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均属于耗能大户,其中建筑能耗一般占国家总能耗的 25%左右(其中使用能耗占 40%)。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广义来说,建筑能耗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建筑节能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与环保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门窗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之一。据统计,在建筑使用能耗中,窗户的传热损失与空气渗透损失相加约占全部热损失的 50%,因此,提高窗的节能质量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从目前国际节能型门窗的发展道路看来,门窗的概念已从…  相似文献   

11.
玻璃钢节能门窗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筑节能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能源的无效损失,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有限的能源充分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住宅建筑的各部位能耗视不同材料有所不同,比如在华北地区,建筑用37厘米普通砖墙、普通钢窗的各部位能耗比例屋面8.6%、外墙25.6%、楼梯间13.6%、地面2.3%、外门窗23.7%、建筑空气渗透23.1%,也就是建筑外门窗的总能耗约占建筑物全部热损失的50%左右。根据国家建筑节能政策要求,自1996年起到2000年,新设计的采暖居住建筑应完成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的能耗降低50%;从2005年起新建采暖居住建筑应在此基础上再节能30%。因此,解决好门窗…  相似文献   

12.
塑料门窗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节能工作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近30年来能源界的研究和实践,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外围开口部位,也是房屋室内与室外能量阻隔最薄弱的环节。有关资料表明,通过门窗传热损失能源消耗约占建筑能耗的28%,通过门窗空气渗透能源消耗约占建筑能耗的27%,两者总计占建筑能耗的50%以上。可见,建筑节能的关键是门窗节能。目前,我国城乡建筑房屋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年竣工面积为20亿m^2。  相似文献   

13.
《城市住宅》2013,(Z1):212-214
专业数据显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而在建筑能耗方面.通过门窗流失的能量.占到建筑能耗的45%~50%。可见.门窗的节能设计在建筑节能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节能门窗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节能产品Low-E玻璃(也称低辐射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工业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宝兴副部长在2009年绿色大会上指出,我国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积只有全国城市居住面积的10%,而建筑能耗却占到40%。因此,北方采暖城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我国建筑节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08,(6):58-58
建筑节能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深入人心。据悉,每年门窗能源损失占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减少门窗的能源损失对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意义重大。玻璃钢门窗作为环保新秀出现在大家面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云南建材》2010,(5):80-81
在影响建筑能耗的门窗、墙体、屋面、地面四大围护部件中,门窗的绝热性能最差,是影响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我国目前典型的围护部件而言.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围护部件总能耗的40%~50%。据统计,在采暖或有空调的条件下,冬季单玻窗所损失的热量约占供热负荷的30%~50%。  相似文献   

17.
门窗节能     
<正>建筑门窗作为建筑的一个配套产品,在建筑节能中起着重要作用。据测算,门窗占整体建筑耗能的45%~50%,这说明门窗质量的好坏同整个建筑耗能、低碳经济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建筑外门窗节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门窗节能在建筑节能中的重要地位 与围护墙体相比较,窗户是轻质薄壁构件,是建筑保温、隔热、隔声的薄弱环节。建筑能耗的70%以上是由于围护结构的热损失造成的,其中门窗就占了50%左右。因此提高门窗的节能性能对于建筑节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亚娟 《门窗》2021,(7):11-13,93
住宅建筑围护结构中门窗面积占比约为10%,但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门窗节能对建筑节能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合分析了居住建筑节能门窗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不同地区节能要求,运用《粤建科?MQMC建筑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软件》模拟计算了门窗的热工性能,针对天津四步节能和北京五步节能的标准要求,优化设计出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20.
肖秀娟  牛超 《山东建材》2008,29(1):55-56
由于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45%,建筑节能成为世界节能浪潮的主流之一.随着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1995)等技术法规的出台,民用建筑的节能已成为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门窗的能耗约为墙体的4倍、屋面的5倍、地面的20多倍,约占建筑围护结构总能耗的40%~50%.因此,增强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门窗能耗,是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