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循环冷却水在使用之后,溶解固体和悬浮物相应增加,空气中污染物如灰尘、杂物、可溶性气体以及换热器物料泄漏等,均可以进入循环冷却水,使系统中的设备和管道腐蚀、结垢,造成换热器传热效率降低,甚至导致设备管道腐蚀穿孔。文章汇总了长庆石化公司南厂区循环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证循环水系统的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2.
安守义 《工业水处理》1990,10(5):44-44,30
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处理的目的在于减轻换热设备的腐蚀和结垢,延长其检修更换周期和使用寿命;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节约用水;降低污垢热阻,提高传热效率,节约能源,强化生产。水处理后都要通过各种监测:包括水质监测、腐蚀挂片监测、现场监测换热器监测以及对生产车间换热设备的腐蚀和结垢状况、工艺变化情况的综合监  相似文献   

3.
正为防止设备腐蚀、结垢、黏泥(微生物)滋长等问题发生,大部分化肥厂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都采用投加化学药剂的方法使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达标。我公司化肥厂循环水岗位冷却水水质管理相  相似文献   

4.
我厂投产初期,由于对循环水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腐蚀挂片检查认为问题不大,存有盲目乐观思想,去年六月份本兹公司化学专家德尔嘎都来厂调查,也认为我厂循环水系统设备中“有腐蚀,但不算严重,没有结垢,凉水塔木结构处在良好状况中,没有侵蚀”。直到10月份大修中发现合成界区换热器污垢堵塞,腐蚀严重,有四台换热器  相似文献   

5.
工业水管道的结垢、腐蚀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安全生产与节能降耗。简要介绍了工业换热器循环水管道的结垢堵塞原因以及解决方法,着重阐述了气喷砂技术的特点和要点。并通过工程案列的分析来阐明气喷砂技术应用于换热器循环水管道清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我集团大部分公司采用地表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随着循环水的不断浓缩,硬度离子(如Ca2+、Mg2+、HCO3-等)和侵蚀性离子(如Cl-和SO2- 4等)的浓度不断升高,超过一定浓度后极易引起设备管道的腐蚀与结垢。另外,在有些缺水较严重的公司,为了节水节能,循环水的浓缩倍数一般控制较高,进一步加重了系统腐蚀和结垢程度。凝汽器腐蚀容易引起铜管穿孔、开裂,增加设备的检修时间和次数,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发电量,增加发电成本。因此,采用经济有效的手段防止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和结垢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某公司5 000t/d生产线投产两年后经常出现回转窑和水泥磨托瓦升温现象,经检查排除设备本身的故障,发现根本原因是循环水管道和板式换热器结垢导致循环水水压太低和换热器内部堵塞。回转窑的标高较循环水泵房标高高8.00m,水泵房出口压力(额定)为0.7MPa,窑托瓦水压为0.2MPa,水泥磨托瓦循环水压为0.3MPa,循环水量和水压均达不到设计要求。所以夏季回转窑托瓦和水泥磨托瓦的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却在55℃。该公司采取了用水质稳定剂定期酸洗循环冷却水管道的方法,改善了水质,解决了管道和换热器的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8.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80万t/a硫黄制硫酸装置的循环水系统关联了发电机组、透平机组、干吸工序等关键部位。为减少或避免因腐蚀、结垢等导致换热器泄漏或换热能力下降,采用加入药剂方式对循环水水质进行调控,降低设备腐蚀和结垢,实现了装置安全稳定运行,且达到减排、缓蚀阻垢、稳定水质、降低成本目的,实现总磷环比下降39.34%,吨硫酸排水量下降0.051 m3。  相似文献   

9.
《小氮肥》2021,(7)
循环水冷却运行中存在结垢、腐蚀等一系列问题,给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需要根据水质进行解决。循环水的日常管理存在盲区,会造成利用效率较低、水质不稳定等后果。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子公司河北正元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循环水的运行,采取源头控制、过程管控、排污回用、承包运行服务体系等措施,保证循环水系统设备长期运行不结垢、不腐蚀,并实现循环水低成本近零排污运行。  相似文献   

10.
张汉杰 《山东化工》2012,41(2):62-63,67
通过分析冷却水换热器中的结垢原因,并结合冷却水运行时的水质、水量情况,探讨提高循环水水质的措施,根据冷换设备需用水量和被冷却介质温度的差别,将并联式供水改为串联式供水,提高循环水在换热器中的流量和综合利用率,减缓换热器壳程结垢。  相似文献   

11.
介绍循环水系统结垢腐蚀后的处理和改造。对个别腐蚀结垢比较严重的列管式冷凝器进行单台酸洗钝化。对整个循环水系统进行不停车清洗和预膜 ;循环冷却水改用井水 ,循环回水管道上增设旁滤器 ,监测PO43 - 值 ,小于 9mg/L时加缓蚀剂 ,定期投加杀菌灭藻剂等 ,较好地控制系统中的管道及所有换热设备的结垢腐蚀状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注水系统管道腐蚀结垢的影响因素,得出了结垢因素有水质、温度、压力等,腐蚀因素有溶解氧、CO2、微生物等。根据管道腐蚀结垢特点筛选出了IMC-97缓蚀剂、F21阻垢剂、杀菌剂。针对注水系统管道外腐蚀现象提出了对管道阴极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大成  钱才富  曹生现 《化工进展》2013,32(8):1934-1938,1942
在水温及流速恒定的实验工况下,利用自行研制的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装置,通过模拟不锈钢管换热器在硫酸盐还原菌以及铁细菌存在时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垢特性,验证了Fe2+浓度、COD、细菌总数等水质参数与微生物污垢之间的关联性。实验结果证明硫酸盐还原菌和铁细菌的是导致污垢热阻增加的直接因素;铁细菌会为硫酸盐还原菌的繁殖提供厌氧的条件,两种菌类协同作用,导致微生物污垢的形成速度增快。各水质参数之间相互影响,决了定微生物污垢的特性。水质参数检测结果表明:Fe2+的含量和硫酸根的含量决定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数量的多少,进而影响管壁黏泥量,pH值、COD、氨氮与SRB和IB繁殖代谢密切相关,从而影响了微生物污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赵贺 《广州化工》2015,(5):60-61,79
炼油企业的循环水处理主要采用投加阻垢剂、缓蚀剂、杀菌灭藻剂等水质稳定剂来解决系统的腐蚀、结垢和微生物滋生等问题。本文简述了炼油循环水处理系统、循环水处理剂的作用、分类等,概述了国内外循环水处理药剂的现状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刘坐东  陈洋  王景涛  徐志明  张一龙 《化工进展》2016,35(10):3344-3349
换热设备微生物污垢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复杂,污垢数据和规律的获取难度较大。本文采用搭建的板式换热器循环冷却水实验系统,获得了加入Ca2+后板式换热器冷却水铁细菌微生物污垢热阻数据,研究了加入Ca2+后不同运行工况下冷却水水质参数(OD、pH、电导率)的变化,进一步分析了水质参数变化对微生物污垢生长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a2+后微生物污垢热阻渐变化明显。随着低温循环冷水进口温度增加,含有Ca2+和铁细菌的循环冷却水OD逐渐降低,pH则逐渐升高,电导率减小,微生物污垢热阻逐渐降低;随着流体速度的增加,循环冷却水OD则升高,pH降低,电导率增大,但流速的增大同样加剧了冷却水对通道壁面的剥蚀作用,导致微生物污垢热阻随流速增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工业循环水中油含量是水常规分析项目,其指标应控制在2mg/L以下。油能与循环水中的悬浮物(泥砂、铁的氧化物等)结合,形成污垢,堵塞换热等设备的管道,腐蚀设备;油还为微生物提供营养,促进厌氧菌生长;油垢造成设备点蚀,甚至泄漏,对生产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7.
一、选题理由1、有机合成厂循环水系统共有换热器253台,经过多年运行,设备基本上无腐蚀、无结垢和无生物粘泥滋生,拆检优良率达90%以上,但个别换热器影响生产现象时有发生,如乙烯 E-108、E-504等。2、近期换热器经常发生泄漏事故,这不仅给循环水系统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也使换热器产生腐蚀、结垢及大量生物粘泥。致使橡胶 E-402大量泄漏 C4,危害极其严重,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直接影响换热器传热效果,威胁全厂夏季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我厂循环水系统1983年12月以来,由于循环水水质急剧恶化,微生物泛滥,产生粘泥污垢,设备被腐蚀且换热效率下降,危及正常生产。对此情况,1984年4月6日至4  相似文献   

19.
王建国  李松  辛红伟  李红延 《化工进展》2013,32(8):1929-1933,1973
基于水处理技术抑垢及缓蚀效果在线监测实验台,分析了电磁场作用下换热器结垢过程中各典型水质参数的变化,并用均衡接近度灰关联分析方法表述了电磁场作用下特定循环水典型水质参数与换热器污垢热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电磁场作用下换热器结垢过程中,电导率、溶解氧及浊度较未加磁对比实验的高,而pH值较未加磁对比实验的变化甚微。通过分析水质参数的变化发现:电磁场作用下,水质参数与污垢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其中,电导率对换热器的污垢热阻影响显著,而pH值的影响最小。为建立多水质参数与污垢热阻之间数学模型选取合适的参数及探索电磁抑垢机理,制定有效的防垢、抑垢对策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庆武  李玲 《安徽化工》2006,32(2):60-60
换热器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设备,换热器的水系统在换热过程中易使设备腐蚀和结垢,造成换热器堵塞,对换热器水系统结垢机理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