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分散型调驱体系,具有注入性好、成本低、配液方便、耐温耐盐性强等优点。本文针对M型聚合物微球体系,开展了膨胀性能、封堵性能、传输运移能力及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M型聚合物微球可在7d内膨胀15~16倍,膨胀倍数不受浓度影响,同时具有良好的封堵性、传输运移能力及增油效果,岩心实验采收率增幅可达16.5%。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油田增油技术,驱油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聚合物驱油原理入手,分析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因素,包括聚合物性质、油藏性质和操作条件等,同时提出优化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聚合物性质、油藏条件和操作条件等。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关键点,有望为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特征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驱油用剂,具有驱油及示踪双重作用,根据油井见聚与见效关系,可以反映油井见效机理,利用聚合法聚类分析,以油井见聚时间、见效时间、含水率降低幅度和见效有效期为样本因子进行聚类,在分类基础上统计各类储层参数及非均质情况,结果表明大庆油田表外储层,最佳聚驱选井静态资料范围渗透率450mD左右,洛仑兹系数0.3以及突进系数为2左右为最佳聚驱油藏,该结果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以及今后聚合物驱的选区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升油田牛心坨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低孔低渗边水非均质高凝稠油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含水快速上升产油量大幅递减,稳产难度越来越大.聚合物调驱是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稳产有效技术,但在低渗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研究与应用方面做的工作较少,因此开展牛心坨油田聚合物驱油可行性研究,评价在牛心坨油田进行聚合物驱油可行性并筛选优化调驱方案.通过流动实验研究、界面张力评价研究,确定了适合于牛心坨油田的聚合物分子量、浓度及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油田开发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在油田的整个开发过程中,需要经常评价油田的开发效果效果.为了准确客观地认识萨中开发区二类油层聚驱开发水平,本文在对油、水井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油、水井静态资料,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法对二类油层聚驱开发效果进行评价.使选择的评价参数能充分体现研究对象的开发效果,反映研究对象的主要矛盾,并对研究对象开发效果评价贡献程度大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经济评价与陆上油田不同的特点,综合考虑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经济评价要素,建立了用于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经济评价的“增量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相应的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经济评价软件。渤海油田某区块的应用实例表明,该软件界面友好、用户操作方便,可为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经济评价提供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牛心坨油田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低孔低渗边水非均质高凝稠油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含水快速上升产油量大幅递减,稳产难度越来越大。聚合物调驱是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稳产有效技术,但在低渗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研究与应用方面做的工作较少,因此开展牛心坨油田聚合物驱油可行性研究,评价在牛心坨油田进行聚合物驱油可行性并筛选优化调驱方案。通过流动实验研究、界面张力评价研究,确定了适合于牛心坨油田的聚合物分子量、浓度及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对抗盐聚合物的特性进行了描述,并且通过实验测试了抗盐聚合物水溶液通过孔隙介质渗流时的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另外,对抗盐聚合物的驱油效果以也进行了研究,并与HPAM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抗盐聚合物的效果比HPAM的要好,可使聚合物驱的采收率再提高3%~4%。  相似文献   

10.
王威  蒋明  杨平 《广东化工》2013,(23):26-27
以油藏工程方法[1]为基础,结合模糊数学[2]方法中的相关理论,从多因素角度对稠油火驱开发效果做出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从而为稠油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亚洲 《应用化工》2012,(3):537-538
以过硫酸胺、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为解堵降解剂,对聚合物PAM溶液进行降粘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过硫酸铵的降粘效果最好,高锰酸钾次之,过氧化氢最差。从经济上综合考虑,建议油田选用过硫酸铵作为降解剂,配制解堵剂进行解堵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电渗析处理后油田污水在聚合物驱和复合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渗析法处理油田污水,研究了处理前后3种水所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淡水所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最高;指出矿化度和阳离子是造成3种水聚合物溶液流变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淡水可以作为聚合物驱的配注水。通过3种水在不同质量分数碱(0.4%、0.6%、0.8%、1.0%、1.2%)的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曲线,得出浓水三元复合体系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时碱的质量分数范围最宽(0.4%~1.1%)。根据现场三元复合体系配方(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350mg/L,ORS-41的质量分数为0.3%,碱的质量分数为1%)选择了浓水三元复合体系碱的质量分数为0.6%时,两个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相近。对两个三元复合体系配方在光刻模型上进行了微观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浓水低碱三元复合体系也能驱替各种残余油,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影响JZ93油田原油脱水的三个因素:聚驱返出、流程初始温度低、段塞流,研制了以酚胺树脂A为起始剂、以MDI交联改性的破乳剂BHD,并成功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破乳剂BHD使现场的加注浓度由220mg/L下降到170mg/L,且各级原油处理器含水均有所降低,解决了现场的原油脱水问题,减轻了以上三种因素对JZ9—3原油脱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利用Waring Blender法评价复配体系的起泡及稳泡能力,由此筛选出一种高稳定性的水基泡沫体系UTL-2,评价其抗温性及驱油效率。结果表明,最优体系UTL-2的组成为(质量分数):0.17%UT8-2+0.34%LS-2024+0.6%P(AM-DMDAAC),在20℃下,100 m L的UTL-2基液的发泡量为495 m L,气泡呈球形,属于典型的细小泡沫,半衰期长达3 850 min,稳定性高;泡沫体系抗温性较好,在80℃,170 s-1下剪切30 min后粘度仍保持在50 m Pa·s左右;驱油效率高,在水驱后注空气泡沫后水驱最终釆收率达到了74.6%,提高幅度17.2%,驱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利用Waring Blender法评价复配体系的起泡及稳泡能力,由此筛选出一种高稳定性的水基泡沫体系UTL-2,评价其抗温性及驱油效率。结果表明,最优体系UTL-2的组成为(质量分数):0.17%UT8-2+0.34%LS-2024+0.6%P(AM-DMDAAC),在20℃下,100 m L的UTL-2基液的发泡量为495 m L,气泡呈球形,属于典型的细小泡沫,半衰期长达3 850 min,稳定性高;泡沫体系抗温性较好,在80℃,170 s-1下剪切30 min后粘度仍保持在50 m Pa·s左右;驱油效率高,在水驱后注空气泡沫后水驱最终釆收率达到了74.6%,提高幅度17.2%,驱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以物料平衡计算为基础,同时运用气液平衡和热量平衡,并结合系统配置,设备选型等,建立PET系统的计算模块,使之适用多样化的PET产品。通过参数的模拟,用Visual Basic 6.0设计开发了有关PET系统的过程模拟计算软件。为PET工业的工艺计算和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模拟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聚结除油器处理高黏度聚驱采出液中存在聚结原件堵塞,破乳效果下降问题,通过优化聚结材料,设计合理反冲洗系统,开发新型聚结除油器,实现新型聚结材料再生,提高了油株聚并效果。运行结果表明,总来水平均含油365 mg/L,出水平均含油50 mg/L,去除率达到86%;来水平均含悬浮固体75 mg/L,出水平均含悬浮固体30 mg/L,去除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困难的问题,开发了一种纳米乳液驱油体系,评价了纳米乳液与油田地层水的配伍性、界面张力性能、对岩心润湿性的影响,并通过室内岩心驱替试验评价了纳米乳液的驱油效果,分析了纳米乳液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评价结果显示:纳米乳液平均粒径为24.7 nm,与地层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能;纳米乳液溶液能使原油界面张力降低到10~(-3)m N/m数量级,同时使岩心向中性润湿方向改变,质量分数0.2%纳米乳液溶液能提高原油采收率15%。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一种新型微颗粒水凝胶堵剂,与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得到复合调驱体系,对该复合体系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堵剂受地层水影响较小,且与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复合稳定性良好。复合调驱体系耐温耐剪切性能良好,在地层温度条件下粒径增大,稳定性增强,界面张力达到6×10(-3) mN/m,有利于实现驱油提采效果。且其注入性能良好,储层伤害低,可以实现深部调剖,对渗透率小于0.5μm(-3) mN/m,有利于实现驱油提采效果。且其注入性能良好,储层伤害低,可以实现深部调剖,对渗透率小于0.5μm2,孔径直径小于100μm的地层封堵性良好。同时该体系制备工艺、配液简单快速,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成本。为低成本高效调驱体系研发与应用提供了经验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