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永志 《电力建设》2006,27(9):28-0
邹县电厂2×1 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技术特点是喷嘴和动叶、隔板汽封各具特色,采用低型损层流静叶型线、分流叶栅技术、平衡扭曲动叶、自带冠多齿汽封、焓降优化及静动匹配的全三元设计技术。此外,汽缸及转子轴系支撑和汽轮机各部件材料选择也具特点,特别是中压转子及高、中压外缸冷却结构和滑销系统、盘车装置、配汽机构等也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书主要介绍完善化设计后的三缸三排汽20万千瓦汽轮机的主机本体、辅机设备、调节系统、油系统和保护系统等的结构特点和特性数据。完善化设计的内容主要有:调整通流间隙,加大隔板、前汽封、后汽封、轴承箱挡油环的动静轴向间隙,从而增大了机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轮机间隙蒸汽泄漏的注入对动叶栅气动性能和损失的影响,以带有叶顶和静叶环汽封的某汽轮机高压级模型为例,分析不同汽封齿顶间隙下汽轮机动叶栅内泄漏蒸汽与主蒸汽的掺混作用、高损失区域体熵增率的变化规律和对轴功率和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蒸汽的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叶片的吸力面附近,且泄漏蒸汽流经动叶通道时,其影响范围不断向叶中扩展。高损失区域沿径向集中在上、下叶端附近;沿轴向集中在动叶吸力面中部和叶片前缘处。随蒸汽泄漏量增加,高损区损失量越大,在叶片径向和轴向上的影响范围越大。在齿顶间隙增加时,由叶顶和静叶环漏汽分别导致的动叶栅高损失区的变化趋势相反。汽封齿顶间隙扩大至设计尺寸2倍,级功率下降约1.06%,级效率下降约1.49%。  相似文献   

4.
姜文鑫  关钧 《吉林电力》2009,37(1):32-34
针对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200Mw机组高、中压缸效率偏低的现状,通过对汽轮机通流部分存在夹层漏汽量大、汽封径向间隙偏大、隔板结合面漏汽及汽封块膨胀间隙超标、调节级效率低等问题的分析,结合大修进行技术改进试验,使高、中压缸效率达到设计值要求,降低了机组的热耗。  相似文献   

5.
文立斌 《广西电力》2012,35(6):18-21,42
汽轮机调门开启顺序不当会引起汽轮机汽流激振和汽轮机轴承瓦金属温偏高,对机组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针对汽轮机调门开启顺序不当引起的这些故障现象进行了机理分析,采取了改变调门开启顺序的处理措施后消除了故障现象。提出了汽轮机进汽应选择作用于汽轮机转子上的横向力尽可能小的调门开启方式,认为汽轮机调门开启顺序应尽可能使汽轮机通流部分进汽均匀,特别是保证汽封间隙处蒸汽流均匀;在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过程中,应防止汽封间隙严重不均匀现象出现,尤其是上游汽封间隙明显大于下游汽封间隙。  相似文献   

6.
蜂窝式密封新技术在减小汽封径向间隙的同时,借助于优化密封蜂窝室几何参数显著提高了汽轮机组的安全经济性。高井热电厂于2005年在1、2号机组的通流部分改造中,将低压缸的前后轴封、隔板汽封、次末级和次次末级的复环汽封改造为蜂窝汽封,改造后的机组真空严密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润滑油中带水现象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7.
汽轮机轴封、隔板汽封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机组的出力和热效率,如果把它调整好了,汽轮机组就能增加出力、提高热效率转换、并且正常稳定的运行,所以汽轮机轴封、隔板汽封间隙的调整加工是整个汽机大修中的关键所在。1.加工难度在火力发电厂中,为了减少汽流沿隔板内孔和主轴之间的缝隙泄漏,提高热效率;防止由于漏汽使叶轮前后的压力差增大,从而导致转子上的轴向推力增加,造成推力轴承的载荷增大,因此,保持隔板汽封的合理间隙,以防止发生推力轴承熔化事故尤为重要,为此在机组大修中都要调整隔板汽封的间隙。  相似文献   

8.
国产300MW汽轮机汽封调整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轮机是高速旋转的机械。在汽缸、隔板等静体与主轴、叶片等转体间必须有一定的轴向和径向间隙 ,以免机组在工作时动静部件发生碰摩。为了防止间隙漏汽 ,设置了汽封装置。汽封调整的目的是通过对汽缸部套、汽封块的调整 ,在保证不发生动静摩擦前提下 ,使汽封间隙处于标准范围内并趋向最小值。这样才能保证多级汽轮机各级间减少漏汽损失 ,提高机组热效率。汽封调整是汽轮机检修中一项重要工作 ,是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也是耗费工时和人力、影响检修进度的关键工序。西柏坡发电厂在历次大修汽封调整中通过分析和改进工艺 ,缩短了检修…  相似文献   

9.
指出汽轮机泄漏损失的存在严重影响叶片级通流效率,刷式汽封作为一种低泄漏密封装置,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汽轮机汽封系统.对30 MW汽轮机中压缸某压力级带隔板刷式密封进行了全三维CFD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刷式汽封漏气间隙对其漏气量和级效率的影响很大.提出在工程应用中,设计和保证合理的漏气间隙对汽封装置减小漏气量提高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汽轮机通流部分是工质在汽轮机本体中流动做功所经过的汽轮机部件的总称.汽轮机通流部件主要包括截流调节装置、汽轮机静叶栅和动叶片、汽封和轴封及其它辅助装置.汽轮机通流部分技术改造是提高机组效率、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文章介绍了自2009年以来某地区汽轮机组改造的技术特点、原则和内容,结合现场性能考核试验对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汽轮机高压级隔板静叶栅的通流效率和强度是决定汽轮机经济性能及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根据常规设计中高压级隔板与新型结构的对比,分析新型高压级隔板静叶栅在高温、高压热电联产汽轮机设计过程中气动特性、强度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正>提高现有火电设备经济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点.1.装设有现代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动叶和隔板,并带有新型叶顶汽封的汽轮机通流部分.这种改进对300MW和800MW汽轮机是必要和适用的,特别是哈尔科夫汽轮机厂生产的(第1~36台)低压缸,因为它们的效率太低了.根据汽轮机的机型和改进通流部分的工作量的多少,效率约能提高1~  相似文献   

13.
汽轮机是以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动力的高速旋转机械,为了防止汽轮机转子与隔板组件发生摩擦和碰撞,叶片和喷嘴之间、轴封动静部分之间以及叶轮与隔板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轴向间隙。当汽轮机转子润滑油系统故障而导致油膜破坏后,机组负荷猛增或猛减、水冲击或动叶结垢等都将会增加转子轴向推力,造成推力瓦乌金烧熔,使转子发生窜动,轴向位移增大,进而使汽轮机的动静部分发生摩擦、碰撞,将会造成如叶片断裂、主轴弯曲等严重事故。因此,大型汽轮机必须设置轴向位移监视与保护装置,当轴向位移超过报警值时,发出报警  相似文献   

14.
汽轮机末级叶片水冲蚀及水滴分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静叶片留下的冲刷痕迹,求出水滴飞行速度矢量,探讨湿蒸汽中的水滴在到达动叶入口边之前从汽流中分离出来的可能性,以及足够大的动静叶片轴向间隙及恰当的水滴飞逸通道对水滴分离的影响。并用国外大型汽轮机末级采用充分大的动静叶栅轴向间隙,畅通无阻的水滴飞逸通道以及长时间运行后动叶片无明显水冲蚀现象的事实,验证文章提出的论点。指出了国产300MW汽轮机动静叶片轴向间隙的选取、水滴逸出通道及水滴捕集装置结构等设计不当之处提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杨云乾 《热力发电》2003,32(4):16-16
首阳山电厂 2号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2 0 0 130 / 5 35 / 5 35型超高压、中间再热式汽轮机 ,1988年 12月投产。在 1995年 9月至 10月的第 3次大修中 ,首次用美国布莱登 (BRANDON)自调整汽封技术对其高、中压隔板汽封及轴端汽封进行改造。自调整汽封系美国布莱登工程公司 (简称ABE)的专利技术 ,其利用蒸汽压差变化可以自动调整汽封的漏汽间隙。在起停机过程中布莱登汽封与汽轮机轴之间的径向间隙达 (3.0 0~ 3.80 )mm ,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开机过程中过临界转速时振动增大而引起汽封与轴之间的动静摩擦 ,保证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同…  相似文献   

16.
根据动静叶片留下的冲刷痕迹,求出水滴飞行速度矢量,探讨湿蒸汽中的水滴在到达动叶八口边之前从汽流中分离出来的可能性,以及足够大的动静叶片轴向间隙及恰当的水滴飞逸通道对水滴分离的影响,并用国外大型汽轮机末级采用充分大的动静叶栅轴向间隙。畅通无阻的水滴飞逸通道以及长时间运行后动叶片无明显水冲蚀现象的事实,验证文章提出的论点,指出了国产300MW汽轮机动静叶片轴向间隙的选取,水滴逸出通道及水滴捕集装置结构  相似文献   

17.
测量汽轮机转子底部的轴封和隔板汽封的间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因为叶轮、隔板等排列十分紧凑。用普通的测量工具和手段是难以胜任的。只能采取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方能达到目的,本文介绍汽封压尺的原理及应用。1 汽封压尺1.1 汽封压尺的结构它是由尺座及测头两个部分组成的。(见图1) a.尺座尺座中间有一个顶紧螺钉,当螺钉顶至隔板槽道底部后,尺座“T”面将紧贴槽道工作孤面。  相似文献   

18.
张跃普 《电工技术》2023,(6):206-208
针对生物质电厂安装的C12-3.43型凝汽式汽机进行通流改造,进而实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的目标。该机组已运行16年,改造前通流效率低,实际汽耗率不小于4.75 kg/(kWh),漏气量大,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与高效运行。通过应用Turbo设计软件制定通流改造方案,实现全新CFD设计以及通流子午面的全面优化,生成新的热平衡图。动静叶片叶型优化、高低压轴封及隔板汽封的间隙优化形成新的通流图。通流改造完毕后,该机组的实际运行汽耗率降至4.11 kg/(kWh),优于设计值,表现出发电经济性好、节能效益可观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电力部电力建设总局于1980年6月在南通天生港电厂召开了汽轮机本体安装新工艺技术交流会。会议交流、座谈了激光、光学准直仪找正汽轮机本体的新工艺、新技术,上海光学仪器二厂、上海科技大学的代表向会议介绍了有关仪器设备的研制情况。所谓激光准直技术,就是利用激光器在空间建立一条基准直线,用它来确定轴承座、汽缸、隔板、汽封等相对位置,以达到二转子之间的同心及通流部分的正确间隙。自1974年以来,上海电建公司一处、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为减少漏汽损失、提高机组效率,改善轴承工作条件,在汽轮机的动、静部分形成间隙的部位,均装有汽封。国产的凝汽和供热机组的汽封大多为镶片式,见图1示。汽封片由耐热不锈钢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