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的有线传输遥测仪器和无线传输遥测仪器,无法满足万道地震数据实时传输的需要。IT混合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为大道数地震数据实时传输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易碧金 《物探装备》2013,23(4):211-214,231
为了满足地球物理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需求,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一如既往地朝着大道数的方向发展。随着采集道数(节点)的成倍增加,野外勘探作业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回收和管理正面临空前的挑战。本文从目前地震仪器结构分析出发,描述了地球物理勘探开发中实时地震数据采集的定义,实时地震数据采集对各种类型地震仪器的基本要求。并且阐述了提高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性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地震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将成为衡量或评估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配置道数和实时采集道数可多达万道甚至十万道,在不降低测试精度的前提下,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性能指标的测试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总谐波畸变计算公式和FFT的运算结构出发,提出了测试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总谐波畸变的剪切FFT算法,该法的核心思想是只计算对目标输出有贡献的蝶型运算节点,其关键在于采用正序输入、反序输出确定与期望输出有关系的蝶型运算节点,只进行与总谐波畸变公式中所需要的基波和谐波幅度值有关的计算,建立了由输入数据到期望输出之间的计算路径,并根据确定的蝶型运算节点来计算测试数据的基波和各次谐波的幅度值,进而计算数据采集通道的总谐波畸变。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结果表明,剪切FFT算法的计算精度与标准算法完全相同,运算量显著减少,提高了测试效率,适用于大道数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总谐波畸变指标的野外或室内测试。  相似文献   

4.
数据采集是新型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主机软件的核心组件之一。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海量地震数据实时采集接口,通过实时交互协议的定义和实时交互框架的构建方式,屏蔽了多套地面采集设备的异构性,实现主机软件系统与野外站单元、源控制设备的连接,支持对大道数海量地震数据进行实时、稳定地采集与传输。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其带道能力满足20000道@2ms的要求;野外试验及生产试验表明,其可靠性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高密度地震勘探项目海量数据实时高效传输的问题,在分析传统地震数据实时传输模型和地震采集系统数据流的基础上,提出了海量地震数据实时传输模型以及两种大数据量传输方案,并从技术可行性与工程实用性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各自的优势。通过海量地震采集资料实时质量监控软件的研发及应用,证明了海量地震数据实时传输技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曲寿利 《石油物探》2023,(6):1007-1015
地震技术已由常规三维经高精度三维发展到高密度三维,但仍不能满足地表、构造、储层“三复杂”勘探开发目标对地震资料精度的需求。为满足“三复杂”条件下地震成像的需求,依据高密度地震技术及计算机和物探装备的发展趋向,提出了“超密度地震技术”的新思路。通过野外小道距采集实验和小网格正演模拟实验,验证了超密度采集对近地表速度建模与静校正及深层高陡断裂成像的改善。考虑超高密度地震采集的仪器和装备需求及海量数据以及经济可行性,提出了“变道距+插值”的实施策略及相关仪器、存储、计算配套技术,分析认为10×104道级节点仪、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是实现“超密度地震技术”的基础,“小宽高”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小平滑面”RTM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压缩感知或五维插值技术是重要的关键技术。未来更高精度的地震技术应是炮道密度大于200×104道/km2的超密度地震技术,为此,需要加快发展超大规模的节点仪单点采集装备、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装备及变道距数据插值技术等,并推进野外地震采集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428XL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陆上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所提供的实时质控功能在应用于大道数高效采集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效采集项目生产的现场需求。针对中东地区某大道数高效采集项目在野外生产中所遇到的428XL质控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于该系统的实时质控方法,通过外部软件获取生产数据并实时地判别生产炮的好坏,对不合格的炮及时报警提示,从而达到实现野外实时质量监控、实时重放不合格炮的目的。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队的生产效率,并降低野外发生质量事故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地震采集技术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以记录波场为中心"的理念逐步替代了传统的追求共中心点叠加次数的采集设计思想,力求记录到大部分对地质目标有影响的资料、无假频地记录噪声波场,为成像和噪声识别打好基础。以声波多普勒传感器为代表的新型传感器不再强调与地面的耦合,将大幅减少采集工作量;508XT陆地采集系统,能够实时记录百万道地震信号,将地震成像的分辨率提高到新水平;而旋转分量传感器测量出了波场更多信息。随着可控震源、激发方式的进步,传统的逐炮激发、接收的非连续采集方式演化为多震源按计划独立激发、不同炮连续重叠记录,提高了采集效率。海上地震也出现了双圆形采集、完全去伴随波、OBN等新技术。DSA的实现,将大大提高地震的经济性,通过数据的冗余,提高地震资料反映地质情况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斯伦贝谢公司已开发一种称作Q-Land的地震采集系统。该公司的两个关键性创新克服了目前的地震采集问题。这两项技术是单传感器记录和分组技术(group forming)。该系统可记录单个传感器而不是传感器组全。并以2ms的取样速率提供实时3万道的采集能力。采用分组技术可养活数据处理量。  相似文献   

10.
428XL地震数据采集站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蓉  郭丽  马启哓 《石油仪器》2009,23(3):28-30
428XL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是目前较先进的常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之一。采集站作为采集链的核心部件,具有地震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传输和管理等多项功能。文章从428XL采集链、采集站的硬件结构和功能入手,详细地分析了428XL采集站的工作原理,供428XL仪器用户作为使用和维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震数据采集是一项周期长、成本高且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工作。高品质的地震采集数据是后期研究的基础,并且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地震施工条件的复杂性,常常导致采集到的一些数据带有质量缺陷。对于这些缺陷,如果地震承包商和石油公司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将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品质,避免因为数据品质问题而进行重复勘探带来的高额勘探投入。但是如何保障地震采集数据的品质呢?针对地震施工过程的特点和数据可能存在的缺陷,通过引入GIS和采用地震采集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该系统也为地震承包商和石油公司对边远地区的施工队伍进行高效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胡斐  刘铮 《中国海上油气》2007,19(6):377-380,386
潮汐对海上地震资料的质量影响较大,以往是用水文站的潮汐资料进行潮汐校正,精度较低。在南海乐东地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中,利用SkyFixXP定位系统实时测量地震船GPS天线点大地高程,通过高程转换求出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实时的潮汐值,并对地震资料进行潮汐校正,使地震资料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提高了浅层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相似文献   

13.
田杰 《石油仪器》2012,26(1):16-18,25
物探海上生产辅助决策系统是根据滩浅海地震数据采集工程施工需求研制的关于海上船舶、油气管道等多项资源动静态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把近岸、海面、水中与海底的工业、渔业设施以及气象等信息进行整合,并考虑物探设备和人员等进行集中管理,开发各种信息技术服务。在地震数据采集工程中应用后,极大地提高了地震勘探野外施工现场监控力度,使滩浅海生产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物探船舶等资源动态和生产情况,进而对这些资源做出实时而准确的监控。该系统在CDD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工程应用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震数据质量监控系统eSQC—Pr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地震仪器采集质量监控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地震仪器记录容量的迅速扩张和当前对采集质量现场实时监控的要求,也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eSQC-Pro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地震数据质量监控系统,本文在分析地震数据采集质量监控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eSQC—Pro系统的功能、结构、软硬件及其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轨迹,从6个方面总结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一般发展规律;根据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态势,以及地球物理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要求,提出全数字、大道数、性能优、效果佳、功能强等是地震勘探仪器发展的目标。以现代电子工业技术进展为依据,介绍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主要依托技术的发展概况,并从采集特性、使用特性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当代主流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以技术发展路线为主轴,以地球物理需求为目标,以相关技术发展为基础,展望了未来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和性能,目的是想从另一个侧面为地球物理勘探服务,并希望能为今后自主研发、创新应用和引进选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震数据特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数据特征分析(GDC)技术是一种在地震采集过程中用于监视数据质量的方法。文中具体介绍了GDC技术在LYNX三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GDC技术对地震数据采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既保证了生产效率和采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7.
可控震源超高效混叠地震采集在数据量、记录特征、作业方式等方面均较以往其它高效采集技术存在较大差异,这给野外实时质控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研发了一套适应于超高效混叠地震采集作业方式的实时质控技术。通过搭建光纤网络环境,分析连续记录的数据特征,搭建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局域网,并分析问题排列出现的时空位置与炮点的对应关系,实现了数据文件的高效传输,连续记录的数据质控,排列状态与质控信息传输以及问题炮信息的实时反馈。融合以上方法形成了超高效混叠地震采集实时质控技术,该实时质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快速、准确地监测出数万道有线检波器采集的排列和数据质量问题,以及受此影响的不合格炮点,弥补了以往技术不能适应超高效混叠地震采集作业方式的不足,满足了现场对质控精度和效率的要求,达到了及时提醒野外整改排列和补炮的目的,提高了野外施工质量和效率,节约了勘探成本。  相似文献   

18.
山地地区勘探精度日益提高,要求优化采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以确定构造和勘探目标。在对各种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山地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一套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包括干扰波调查、地震波激发和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等。通过实践,获取了较高品质的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