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诗凡  沈雷 《包装工程》2023,44(18):92-100
目的 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可生成心流体验的儿童智能手表交互界面设计方法。方法 基于认知心理中的心流理论,通过ROSTCM6文本分析词频软件获取用户评价;结合儿童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其使用智能手表过程中的交互触点,发现设计机会与意义;将心流理论的三个环节分解成具体设计要点,构建儿童智能手表设计方法;提出提供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呈现舒适的界面视觉、制定高效的操作交互、提供如临其境的情感体验等交互设计策略和指导思路。结果 通过用户测试,验证了心流框架的有效性与设计策略的合理性。结论 基于心流理论视角的儿童智能手表交互界面设计方案,有效提高了产品交互效率,在产品交互设计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符号学的车载手势交互的手势轨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祺  文豪  周坤  李彩洁 《包装工程》2019,40(16):187-193
目的 手势交互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然交互方式,将广泛应用于车载交互中。通过研究符号学理论结合感性研究方法,分析符号学与车载手势交互的手势轨迹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从手势轨迹角度研究车载手势交互的设计流程,更好地辅助车载手势设计。方法 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符号学的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结合语义差异法、意象尺度法、层次分析法等,收集并分析车载功能手势轨迹样本偏好,挖掘用户对手势轨迹符号所产生的深层次需求,将分析和提炼出来的关键手势轨迹符号应用于手势轨迹设计,探索符号学与车载手势交互的手势轨迹之间的关系。结论 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手势轨迹符号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符号学理论研究手势轨迹的方法和流程,验证了符号学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车载手势交互的手势轨迹设计。  相似文献   

3.
张军  刘粤  陈坤杰 《包装工程》2019,40(12):140-146
目的 以可穿戴设备人机交互系统与手势交互特点为出发点,研究并提出以情境模型为基础的可穿戴设备手势交互设计的方法,指导可穿戴设备的手势交互设计创新。方法 在情境设计理论研究和相关专业研究上,提取出与手势交互有关的环境情境、用户情境和设备情境等基本要素,以此梳理在可穿戴设备的人机交互过程中所包含的主体与客体因素,并立足用户体验,对可穿戴设备手势交互过程的信息输入与设备输出环节,分别提取手势交互的设计内容,阐述上述3种情境要素与可穿戴设备手势交互设计内容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可穿戴设备为目标对象,提出系统性和技术实现性并存,同时可以让用户达到较好使用体验的手势交互设计情境模型。结论 以某移动通信设备企业的手势交互定义项目为例,初步验证了以情境模型为基础的可穿戴设备手势交互设计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肖亦奇 《包装工程》2021,42(8):141-147
目的 方向性手势指用空间中肢体运动的方向来表示其含义的一类交互手势语言.考虑到老龄用户自身的认知习惯,需要研究该群体对面向环境智能交互的方向性手势在任务语义——运动方向映射上的偏好.方法 根据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通过快速反应实验、用户自我评价和实景评价3个阶段,让老年被试评判从特定任务的词义联想到三维空间运动方向的程度,从而得到其对于方向性手势的偏好.结果 老龄用户认为某些任务和特定方向的关联性更显著,这些任务更适合用朝该方向划动的手势来表达;老龄用户对方向性手势的总体偏好与年轻群体差别不大.结论 通过判定偏好的基础分和差异显著性,可以得出一些任务——方向的语义关联度较高的手势,从而为智能环境下老年人群交互方式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汽车手势交互是一个较新的交互设计领域,目前国内外都还缺乏与其相关的整体性研究。将现有的汽车交互设计研究加以总结,从而为后续的汽车手势交互设计研究与实践提供指导。方法研究以理论综述和案例交叉的方式,介绍了手势交互与汽车手势交互的产生背景和意义,汽车手势交互的设计特征,以及汽车手势交互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结论最终指出了良好的汽车手势交互设计需要注意用户需求与技术的平衡。以上研究对于汽车手势设计乃至创新交互设计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旨在构建符合用户认知的交互手势设计方法,提升非方向盘操控情境下的无人驾驶汽车行驶引导的用户体验。 方法 首先采用用户参与式设计的方法,提取出无人驾驶场景下车内与车外的行驶引导交互手势集合;其次,采用一致率比较方法确保手势交互系统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适用于车内外行驶引导的交互手势集合;最后,通过卡片分类法和模拟测试对构建的手势集进行可用性评估。结果 卡片分类法和模拟测试均显示采用了用户参与式设计和一致性计算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所建立的无人驾驶汽车内外行驶引导交互手势集合达到了较好的用户体验预期,同时也验证了在车内外采用统一的行驶引导交互手势的可行性。结论 验证了手势交互在车内外对无人驾驶汽车行驶进行引导可以达到较好的用户体验,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用户体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面向自然交互的声音通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基于通感认知探究声音要素对用户感知的影响,为人机交互中的声音反馈提供设计指导。方法基于通感的意向图式理论,设置三维手势对声音的同步运动实验,以量表对声音指向性进行评价,并以手势动作对声音的主观感知进行表达,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结合用户手势分析声音要素变化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结果声音的要素变化导致用户对声音的感知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用户的交互行为,响度和音调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低音音调和中度响度要素的声音能给予用户较好的声音感知体验,自然交互中,声音反馈的应用可以引导用户进行有效的交互,提升用户的交互效率和操作体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青少年学习者为目标用户,从场景角度对学习型智能产品的体验设计进行分析,为此类智能产品的设计提供新路径。方法通过对目标用户及典型学习场景进行研究,获取青少年的学习习惯、行为以及需求等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智能学习系统的概念原型,探究其中的体验要素。结论面向青少年的智能产品应具有系统化与场景化的特征,其概念原型有分离式、集成式以及增强式等类型,从实体界面要素、语音交互要素、手势交互要素以及光效要素等方面对产品的体验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可穿戴设备中手势交互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曾丽霞  蒋晓  戴传庆 《包装工程》2015,36(20):135-138,155
目的对可穿戴设备在设计中的手势交互的设计原则进行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手势交互设备进行分析,总结了手势交互系统中技术的演进和手势交互的应用趋势,从而采用类比和归纳演绎法对手势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论对可穿戴设备中手势交互的设计原则进行探究,将可穿戴设备的特性与手势操作的便捷性结合,融合多感官的协同作用,来获得积极的手势交互反馈结果,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操作体验,从而提高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信任度和粘度,开拓可穿戴设备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基于触控手势操作的情境界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孙鹏 《包装工程》2014,35(8):96-100
目的探索一种与基于触摸屏的手势操作相配合的新型界面形式与结构,以实现触控手势操作方式的优化。方法分析触控手势操作的过程性特征与人机交互中的信息传达过程,对支持用户使用自然动作与系统进行交互、弱化不适应于手势操作的界面控件以及支持用户在界面中随处操作等内容进行讨论,使用类比的方法提出界面行为的概念,结合实例分析人机交互过程中界面行为与用户行为的关系。结论归纳出情境界面的概念与特征以及在情境界面中的界面行为与用户行为的关系,总结通过基于界面行为的动态启示来实现情境化的人机交互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