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废气中大多含有低浓度的苯、甲苯、苯乙烯、多环芳烃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治理VOCs污染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叙述了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和低温等离子体4种废气净化技术的原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最后认为有机废气的联合协同处理方法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公害。评述了目前VOC的各种控制技术,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VOC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脱除工业废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各种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技术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催化剂的加入可提高等离子体反应中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和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并进一步降低能耗。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效果与净化原理,并从影响污染物降解率的因素、产物分析和反应动力学等机理性研究方面概括了目前国内外在应用该技术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后提出了该项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小波函数的分解重构从而得到可以反映大气环境中TVOC浓度变化趋势的图像,小波函数的分解就是将TVOC浓度数据分解为高频和低频两个部分,再分别将高频和低频部分重构,从而可得到反映大体变化趋势的低频部分和可以体现小波分析放大镜功能的高频部分。通过选取不同地区监测点位,包含不同环境特征,考虑不同行业,从而反应各类因素下不同时段,不同地区,不同特征TVOC浓度数据以反映不同城市TVOC浓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炭吸附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云飞  丁静  杨晓西 《现代化工》2004,24(Z1):214-217
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和日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使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不断释放到室内,由此导致室内空气品质(IAQ)下降.介绍了室内空气环境中VOCs的来源及其去除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炭吸附净化法的研究进展.认为活性炭纤维吸附净化VOCs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是目前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渗透汽化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废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脱除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介绍了渗透汽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目前通常采用的复合膜的特点、种类及其在挥发性有机物处理中的渗透汽化性能,并对渗透汽化复合膜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GC-MS/SIM法对水样中62种半挥发性化合物同时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在0.005μg/L~0.078μg/L之间,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在50%~154%之间。通过对浦东新区川杨河两个断面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19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出,其中硝基甲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辽宁化工》2021,50(9)
针对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挥发性有机物(VOCs),阐述并归纳电子束法、介质阻挡放电法、脉冲电晕法三种低温等离子体脱除挥发性有机物技术的工艺特点,介绍低温等离子体几种去除VOCs技术工作原理及研究进展,并分析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对低温等离子体去除挥发性有机物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含氯挥发性有机物(CVOCs)由于其毒性、高稳定性和在环境中的持久性而备受关注,有效脱除CVOCs是环境治理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催化燃烧或氧化法因其能耗和成本低有望成为最有效脱除CVOCs的方法之一。对催化燃烧脱除CVOCs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和评述了催化燃烧脱除CVOCs的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和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等催化剂,简要阐述了催化剂的失活类型和再生方法,并对未来催化燃烧法脱除CVOCs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22,(4):1130-1135
针对治理大气中有害物质挥发性有机物(VOCs),阐述并归纳了吸附、冷凝、燃烧、光催化等现有处理技术中的工艺特点,介绍了目前典型技术中极具有研究前景及应用价值的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的工艺原理及研究进展,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技术的催化剂分类及放置方式,重点突出催化协同对处理效果的优化作用,指出了今后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治理大气中有害物质挥发性有机物(VOCs),阐述并归纳了吸附、冷凝、燃烧、光催化等现有处理技术中的工艺特点,介绍了目前典型技术中极具有研究前景及应用价值的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的工艺原理及研究进展,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技术的催化剂分类及放置方式,重点突出催化协同对处理效果的优化作用,指出了今后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  相似文献   

13.
苏欣  张琳 《气体净化》2007,7(B08):44-49
介绍了目前天然气净化处理工艺的主要方法,说明各种净化工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与条件;根据天然气常用净化处理方法的特点,结合油田气的自身低压、低处理量、可能含有有机硫等特点,介绍了几种比较适合油田气的净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别是在对空气中低含量的VOCs的处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概述了低温等离子体降解VOCs的基本原理及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以及和催化剂联合作用在处理VOCs中的应用;并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VOCs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中因具有反应高效、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易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文章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VOCs的基本原理、技术研究进展,简述了低温等离子体的高反应活性在与催化剂的高反应选择性结合后所产生的协同作用,二者的结合不但提高了VOCs的降解效率、减少有害副产物生成,还弥补了单一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高能耗、副产物多的缺陷。此外,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联合方式及特点、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低温等离子体联合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协同原理。指出了研究中对完整机理分析的欠缺以及应用过程中对中间过程监测分析的困难,这也是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挥发性有机物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生物滴滤床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芳  沙昊雷 《广东化工》2008,35(1):78-80,114
生物滴滤净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文章介绍了生物滴滤技术的净化机理、净化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生物滴滤技术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完善和发展:提高疏水性或难降解废气的处理能力,改进生物滴滤填料性能,提高对各运行参数的控制能力,加强实际废气的净化研究和完善生物滴滤模型。  相似文献   

17.
周慧晶 《辽宁化工》2011,40(10):1112-1114
阐述了色谱/质谱联机内标法分析测定水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时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所述基本内容对环境监测中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测定的质量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肖庆  孙海凤  王婷 《清洗世界》2022,(10):130-132
为了有效监测、治理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本文将展开相关研究。研究主要对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与排放特点进行分析,然后依照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工作流程,对其中工作方法进行了论述,最终提出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法。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借助各种方法有效监测、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挥发性有机物(VOCs)产生于有机化工生产过程及有机产品被使用的自身挥发过程,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害。本文综述了VOCs的定义、来源、危害、相关法律法规和排放情况。介绍了现有VOCs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氧化法、物理分离法、生物分解法、光解法、电化学法以及新兴复合型处理技术等的特点。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优势、使用限制和市场的占有率,其中吸附法应用最为广泛,催化燃烧法和低温等离子法发展最快,复合型处理技术处理效果最好且无二次污染是VOCs处理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选择合适VOCs处理工艺应依据其主要成分的浓度、气体流量、物化性质等因素并考虑到整个处理工艺的经济效益。并对新兴复合型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指出降低成本、简化操作是该技术进一步推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吸附剂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吸附原理,结合吹扫捕集仪自行研制了VOCs气体采样管,利用VOCs气体采样管结合吹扫捕集仪与气相色谱仪联用,建立了完整的大气中VOCs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空气中挥发性卤代烃(VHCs)的检测。结果表明,VOCs气体采样管对VHCs具有很好的吸附解吸效率,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020.1μg/m3(进样量1L),RSD在3.7%0.1μg/m3(进样量1L),RSD在3.7%8.7%之间,回收率92.4%8.7%之间,回收率92.4%98.2%,满足痕量物质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