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铽芳香羧酸丙烯酰胺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对甲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磺基水杨酸、大茴香酸、水杨酸为第一配体,丙烯酰胺为活性配体,合成了五种新的铽芳香羧酸丙烯酰胺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热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分析对目标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五种新的活性铽三元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各芳香羧酸向铽离子传递光能的能力为:大茴香酸>磺基水杨酸>对氨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水杨酸,将这些含活性配体丙烯酰胺的铽发光配合物引入高分子化合物中可望合成出键合型铽高分子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2.
《稀土》2016,(5)
非晶/微晶叠层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紫外光响应低,而下转换发光材料Eu~(3+)配合物可以有效的将紫外光转换到电池响应高的可见光区,本研究将Eu~(3+)配合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通过旋涂的方法在非晶/微晶叠层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表面形成一层光转换膜,研究了光转换膜及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Eu~(3+)配合物浓度为3%时光转换膜的光学性能最佳,且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绝对值提高量最大为0.1%。本次研究为Eu~(3+)配合物应用于非晶/微晶叠层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铕-柠檬酸-1,10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野  蔡伟民  崔丹  孙晓君 《稀土》2002,23(4):13-15
合成了铕的柠檬酸、1,10菲咯啉三元配合物 ,并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发光性质。结果表明第二配体的加入能有效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对铕的发光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窄谱带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具有窄带发射的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 ,因其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 ,高色纯度等特点 ,被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文对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原理、电致发光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铈-草酸-丙烯酸三元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Ce(OOC-COO)(CH2=CH-COO)]·3H2O,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中的有机配体能够有效地把吸收的能量传递给中心Ce^3+离子,强烈敏化Ce^3+发光,且发射谱线很窄,主发射峰为Ce^3+的5d→^2F7/2跃迁,这对寻找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和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为第一配体,顺丁烯二酸酐、十一烯酸、油酸、丙烯腈为活性第二配体,合成了四种新的反应型三元铕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分析,对标题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四种新的反应型三元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且配合物中引入了能与其它单体共聚的活性第二配体,为合成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功能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稀土光转换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舒万艮  牛聪伟  申雄军 《稀土》2000,21(6):64-66
本文综述了稀土光转换剂的国内外研究、开发动态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介绍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型光转换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含稀土(Ln=Eu,Tb)-β-二酮配合物的高分子醋酸纤维素(AC)聚合荧光膜,研究了膜的荧光性质,金属含量与膜透明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指出,在膜材料中,醋酸纤维素也参与了向中心离子的能量传递过程。含Eu-DBM及Tb-TTA配合物的膜荧光最强。  相似文献   

9.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及光声光谱研究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综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研究的进展。光声光谱从无辐射的新角度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声光谱能简便而有效地反映稀土离子的能级状况,确定能级的荧光性质,根据光声光谱的振幅和位相谱,可了解稀土配合物发光的能量传递和弛豫途径。  相似文献   

10.
稀土元素由于具有外层电子结构基本相同,而内层4f电子能级又相近的这种特殊的电子构型,使其具有独特的光电磁性质.本文从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分类、发光原理以及对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现状从β-二酮、有机荧光团和过渡金属三种不同的敏化剂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张忠义  张韫宏  李晓丽 《稀土》2006,27(5):83-87
多酸是一类具有拓扑结构的金属氧簇合物,在催化领域、生物学、电极、药物以及材料科学均有潜在应用,被称为无机高分子。多酸可以在某一格位接受电子,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组装具有特定的光、电、磁学特性的膜材料;而稀土元素特殊的电子层结构,具有非常好的发光性能,LB膜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控制膜的结构和膜厚度,因此研究稀土发光材料组装的LB膜对发光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纳米铽-环丙沙星-邻菲啰啉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溶解性、热稳定性、发光性能和邻菲啰啉第二配体加入对铽-环丙沙星体系荧光性质的影响。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环丙沙星通过分子内能量传递将部分能量传递给铽离子,同时邻菲啰啉的加入能有效地增强铽离子发光强度,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在紫外光激发下显示出Tb3+的特征发射峰,发出很强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3.
以香豆素为主配体,邻菲罗啉、三苯基氧化磷、氨替吡啉、水这些中性配体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不同稀土离子(Eu3+、Tb3+、Sm3、Dy3+)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等分析,表征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所合成的配合物中,香豆素与铕、邻菲罗啉形成的配合物发光强度最强,对其掺入不同比例的钆,发现可改变该配合物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14.
4—酰代双吡唑酮及其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四种不同的4—酰代双吡唑酮为配体的稀土二元和三元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比较,发现4—酰代双吡唑酮配体和第二配体的性质,配合物的结构、类型以及溶剂的性质均是影响配合物荧光强度的重要因素。在所研究的配合物中,不同4—酰代双吡唑酮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变化顺序为BPMPPD>BPMPHD>BPMPBD>BPMPTD。一般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比二元配合物的大,离子缔合型配合物的大于加合配位型的,单核配合物的大于同双核配合物的。加入其它稀土离子形成异双核配合物时,La、Gd、Lu和Y对配合物荧光有增强作用,而Nd、Ho和Er对配合物荧光起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镧系稀土及钇芳香羧酸固体配合物的发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测量了12个稀土及钇(3价离子)苯多羧酸和杂环羧酸固体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讨论了不同配体对同一稀土离子发光影响和同一配体对不同稀土离子发光作用。结果指出苯多羧酸配体对Tb ̄(3+)、Eu ̄(3+)等四个稀土离于有较明显的能量传递作用。这作用与镧系离子间呈现双峰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先配合后聚合的方法,制备了5种新的铽芳香羧酸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酸乙酯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分析仪研究了它们的热性能;并采用荧光光谱仪对它们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铽芳香羧酸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酸乙酯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和发光性能,其发光强度均随配合物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铽配合物单体与丙烯酸乙酯单体聚合后,由于分子结构的改变,使配体的能量传递效率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铽芳香羧酸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酸乙酯聚合物的发光强度大小顺序与铽芳香羧酸丙烯酰胺配合物单体的发光强度大小顺序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下转换发光材料稀土铕配合物Eu(2mCND)_4CTAC可以有效的将紫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将稀土发光材料和有机薄膜载体结合并负载于电池表面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光转换薄膜在户外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老化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到光转换薄膜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对晶硅电池产生负面效应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了将Eu~(3+)配合物与PMMA薄膜载体相结合后制备了五种浓度的光转换薄膜,并对光转换材料和光转换薄膜进行了紫外箱加速老化和户外老化实验。实验表明,稀土发光材料的老化性能优良,在5000小时加速老化或1.5年的户外老化后量子产率不变;Eu~(3+)配合物浓度为1%的薄膜老化性能最好,初始量子产率最高且在老化一段时间后量子产率趋于稳定;光转换薄膜的室内加速老化和户外老化存在一定的时间对应关系。本次研究系统评价了光转换材料和薄膜的老化性能,对预测光转换薄膜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吡啶-2,6-二甲酸类配体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显洪  谭民裕 《稀土》2002,23(5):5-10
以 13种配体分别与十余种稀土离子形成二元配合物 ,研究其水溶液荧光强度 ,结果发现 ,只有 Tb3 和 Eu3 有较强荧光 ,Dy3 和 Sm3 只有非常弱的荧光 ,而其它稀土离子不发光。荧光强度顺序除配体 DPA为 Eu3 >Tb3 >Dy3 >Sm3 外 ,其余配体的荧光强度顺序为 Tb3 >Eu3 >Dy3 >Sm3 。以数种 4 -位取代吡啶 - 2 ,6-二甲酸衍生物为配体 ,与 Tb3 形成二元配合物体系 ,研究了 p H值、溶剂等因素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测定了 p H近中性情况下配合物体系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及发光寿命等 ;研究了 4 -位不同取代基对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当 p H值近中性时体系的发光性能最好 ;2 4 -位上不同取代基对体系的发光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地说 ,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时 ,体系的发光性能要优于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的发光体系 ;3溶剂效应对体系的发光性能影响较大 ,其中低极性溶剂对体系的发光性能要优于高极性溶剂。我们发现 ,其中 4 -异丙氧基吡啶 - 2 ,6 -二甲酸、 4 -乙酰氨基吡啶 - 2 ,6 -二甲酸和 3-乙酰氨基吡啶 - 2 ,6 -二甲酸为 Tb3 的理想敏化剂。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苯基羧甲基硫醚及其与 Nd3 、 Sm3 、Eu3 、Tb3 、Dy3 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为 L n L3· n H2 O(L=C6 H5SCH2 COO- ,n=1~ 4 )。并通过 IR谱、UV谱、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波谱表征 ;通过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 :Eu3 、Tb3 配合物具有明显的发光性能。溶解性实验表明 :该类配合物在 DMF、 DMSO等极性溶剂中具有很高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20.
由邻香草醛缩邻氨基苯甲酸(以H2L表示)与稀土硝酸盐作用合成了3种新固体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及摩尔电导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HL)(NO3)(H2O)〕NO3(Ln=Dy,Er,Tm)。研究了配合物的配位方式和某些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