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岳子清 《城市住宅》2022,29(3):71-73
随着我国旅游业进入休闲度假时代,人们对风景区内高端酒店的需求日益旺盛,对风景区内原有酒店进行改造扩建、提升酒店品质和容量成为风景区的普遍性问题.基于对河北金山岭长城悦苑酒店设计的思考,从新旧建筑体量组织、与周边环境和村庄的关系、建造方式与材料选择及对乡村环境和经济改善等方面,梳理当下酒店改建工程面临的问题,以探索传统建...  相似文献   

2.
李俊奇 《山西建筑》2012,38(28):21-23
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从保护环境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针对旅游风景区度假酒店项目开发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五台山地区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探讨了五台山国际度假酒店的开发模式,以期促进五台山旅游风景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纹  谢蓓 《城市建筑》2011,(4):15-18
在中国城市日益同质化和旅游方式转变的趋势下,体现地域性文化特色成为了度假酒店发展的重点.本文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角度,对风景区度假酒店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并以华邦酒店扩建设计对地域性的实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陈蔚  周云飞 《室内设计》2013,28(2):41-45
本文结合实际项目分析了山地风景区环境对酒店的策划、选址、功能及规模选择的影响;归纳了此类型酒店在总平面布局、交通流线、造型与空间、景观设计等方面应注意的要点:并从生态和人文的角度,对将山地环境及地域文化特点融入酒店的特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从一起旅游酒店和四起境外恶性工程事故中得到的启示谢敏(南京市鼓楼区城镇建设开发总公司)谢征勋(海南安泰建筑工程顾问事务所)1一起旅游酒店工程事故某酒店建于一风景区的山丘上,由国外设计师设计,布局倚山顺势,起伏错落,很有情趣。酒店最高建筑物仅4层,但曲...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山地风景区环境对度假酒店的选址、功能及规模选择的影响;概括了度假酒店在总平面布局、造型与空间、景观设计等方面应注意要点;并从生态和人文等多角度,对将山地环境融入酒店的特色进行了思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休闲度假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酒店不断涌现。度假酒店不同于普通酒店,它是以接待度假休闲游客为主,为游客提供多种服务的酒店,多建在滨海山川湖泊等自然风景区附近。其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人文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本文以海南石梅湾威斯汀酒店项目为例,从设计构思、总体规划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客房区设计以及生态节能设计策略、建材运用等诸多方面,详细阐述了休闲度假酒店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
战训 《中国消防》2020,(2):59-60
2018年8月25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岛风景区内的北龙汤泉休闲酒店发生火灾,起火部位于酒店温泉区二层平台墙壁悬挂的风机盘管机组处,原因为风机盘管机组电气线路短路,形成高温电弧引燃周围塑料绿植装饰材料并蔓延成灾。过火面积约400平方米,共造成20人死亡,23人受伤。  相似文献   

9.
日照市是座新兴的旅游港口城市,拥有蓝天、碧海、金沙等良好的自然资源。为迎接国际帆船比赛,展现日照人文特色,推动当地旅游展会业的发展,当地规划决定在原帆船比赛基地(万平口风景区)西侧建设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酒店及公寓等服务设施,集休闲、度假、商务于体,与原有的帆船基地建设做到浑然体,成为日照海滨的名片。设计基地东侧面临大海,南距日照港公里,与灯塔风景区连为体。景区内有海水浴场、帆船比赛码头、万平广场和滨湖公园等景点,周边自然条件独特。因而设计组有景观价值的度假酒店成为了本项目的重要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甘珊  孙启豹 《四川建材》2020,(1):37-38,49
经济发展带动下的旅游、商务繁荣,给酒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小型度假酒店正是抓住了消费者对旅游、精神寄托的不断追求的心理特征而取得了迅猛发展。国内外对于小型度假酒店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小型度假酒店是位于自然风景区,规模少于50间客房,以度假者为核心,通过设计师主导的原创性、个性化和人文性设计,提供独特的、多样的体验空间和精致服务为特点,服务于度假者的酒店。入口空间作为酒店的引导性公共空间,其功能需求的差异使其具有自身的空间塑造特点。在小型度假酒店中,入口空间不同于精品酒店的高端震撼或者低调隐蔽,也不同于主题酒店的具象主题表达,其入口具有一定的引导感和独特之处。本文以小型度假酒店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大理,重庆等地的小型度假酒店实例,从入口空间的引导性、指向性、环境转换等视角,丰富了小型度假酒店入口空间的设计方法,从而丰富了酒店的体验感。  相似文献   

11.
建筑环境的构成应强调的是自然空间与人为空间的组合。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现代建筑理论中的风景建筑思想,对风景名胜区旅馆建筑的环境设计加以初步探讨,并提出基本的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12.
正是因为风景名胜区内资源的稀缺性与种种限制,使得风景名胜区内的酒店设计在充分考虑地域、环境等因素后往往能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酒店。通过重拾人文精神、因地制宜、布局、形态、景观等方面的整体规划设计,实现景区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风景区入口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区入口是整个风景区空间序列开始的标志,是联系风景区内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景区的形象。优秀的风景区入口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游客进入景区的兴趣,因此,入口的规划设计在整个景区的设计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从风景区入口的交通组织、设施配置、景观营造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试图立足于整体性、地域性、生态性原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范乔 《山西建筑》2014,(24):13-14
以保护和弘扬地域文化为立足点,以新绛县凤凰岭生态景区规划设计为例,从布局结构、景观意境、景观创新等角度入手,探讨了地域文化背景下景区规划设计的新思路,以延续地域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地区的酒店业在不断地发展,酒店会议空间设计日新月异。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酒店市场开始出现变化,会议空间的收入不断增加,成为酒店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了解酒店会议空间设计的变化,掌握新颖的设计内容,以优化酒店会议空间设计,提高其出租率和酒店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北京地区五星级酒店的实地调研与分析,归纳了会议类型的变化及北京地区五星级酒店会议空间设计的变化。得出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五星级酒店会议空间的多样化、高效化设计理念,看重于更经济合理的设计模式,在低碳环保的前提下,完善各类技术服务设施,以期为酒店设计者和经营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业日趋成熟的发展,景区周边的乡村依托景区地核吸引力发展成为旅游接待村,已成为景村共融性发展的新趋势。景区依托型旅游接待村的萌生,为景区的旅游接待设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以宝山风景名胜区上湖旅游村的规划为例,探讨在村庄规划中如何在满足景区需求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特色乡村旅游。上湖村是依托宝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典型景区依托型旅游接待村,其主要功能为缓解旅游景区的接待设施压力;同时通过充分地保护和利用乡村自身的自然、人文资源,既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接待服务环境,又能够吸引游客停留观光,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规划设计遵循生态原则、人性化原则、可持续原则,从场地现状自然条件出发,合理布局,通过客源界定、文化挖掘、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产业转型、活动策划等方面研究,明确村庄的功能分区、规划布局、交通组织、绿化完善、设施建设等专项内容,进一步提出旅游接待村产业转型策略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由法门寺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来建设大规模的文化景区而引发了思考,对现代佛教景区的规划设计手法进行了探讨,对国外成熟的现代宗教建筑的成功案例和国内同类现代佛教景区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朱兴彤 《中外建筑》2013,(12):100-105
文化要素与文化内涵是旅游度假景区规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设计要素。本文试图通过句容“曼地茅山”国际旅游度假景区规划这一案例,从“文化探源、内涵表现、要素延展”等层面,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旅游度假景区的文化要素及其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组织与整合景区内的文化景观与生态景观资源,从而构建功能合理、景观优美、交通流畅、文化脉络清晰的旅游度假景区,借此最终达到景区及其周边区域整体机能良性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湖南株洲炎帝陵的现状和炎帝文化的特点,提出将炎帝文化运用到炎帝陵景区建筑、空间和景观营造中,意在通过增加炎帝陵的文化分量和优美怡人的景观,增加景区的吸引力,并加深人们对炎帝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