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阴极保护是储罐底板腐蚀与防护的主要措施,但是由于地面沉降、腐蚀等原因,储罐底板与地基之间不可避免地形成缝隙结果,对阴极保护存在一定的屏蔽作用,形成腐蚀死角。因此,本文通过楔形缝隙结果模拟储罐底板缝隙,通过电化学方法和图像表征研究了缝隙对阴极保护的屏蔽作用。结果表面,缝隙深度越大,屏蔽作用越强,极化电位越小,同时,加剧了缝隙内部金属的腐蚀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机载数字化设备的电磁波辐射发射强度,对数字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指出数字信号所包含的基波及其高频谐波是设备电磁辐射的源头;分析了屏蔽层抑制电磁辐射的机理,结果表明高电导率、非磁性屏蔽层对电场及高频磁场有很好的屏蔽效果;研究了缝隙对屏蔽体屏蔽效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提高缝隙屏蔽效能的双层填充屏蔽方法;然后分析了电磁波通过屏蔽层时的吸收损耗,提出了一种提高双绞屏蔽电缆/同轴电缆屏蔽效能的双层屏蔽方法;最后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设备已满足GJB151B-2013 RE102要求的情况下,仍然干扰北斗设备搜星定位。对它进行电磁兼容改进,改进后实验室测量RE102项,设备电磁辐射发射强度平均降低约12 dBμV/m;外场地面及飞行实验结果表明,设备正常工作情况下,BDB1,BDB3频点的带内积分功率分别提高0.59 dBm和1.84 dBm,北斗设备收星数量由3颗及以下上升至9颗及以上,北斗设备可正常定位。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子设备的特点,提出了电子设备电磁屏蔽设计的基本原则,从缝隙以及孔洞2个方面详细论述电磁屏蔽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于电子设备的特性,得出电子设备电磁屏蔽设计的基本原理,深刻讨论电磁屏蔽的种种措施自缝隙、孔洞、电缆和搭接几部分.叙述了电子设备电磁屏蔽结构设计中电磁屏蔽方案的类型和其选取方法、屏蔽结构设计的重点,还提出屏蔽结构设计中的一些详细的问题初始处理方案.电磁屏蔽涂料的普遍运用需求一种可快速高效确定屏蔽效能的度量方法.提出一种根据远场同轴传输线度量平面材料的方式,度量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5.
对舰载时统站的电磁兼容性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舰载时统站结构的屏蔽效能的计算,对屏蔽体材料的选择进行了优化。在结构设计中,采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缝隙的屏蔽效能,解决了孔洞泄露与能风散热之间的矛盾。经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电磁兼容性检测中心EMC考核试验,该舰载时统站的电磁兼容性达到了国家标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舰载对统站的电磁兼容性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舰载对统站结构的屏蔽效能的计算,对屏蔽体材料的选择进行了优化。在结构设计中,采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缝隙的屏蔽效能,解决了孔洞泄露与能风散热之间的矛盾。经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电磁兼容性检测中心EMC考核试验,该舰载时统站的电磁兼容性达到了国家标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分析设备中存在的电磁干扰,首先采用盒状设计方法,要求箱体表面缝隙的直线尺寸要小于干扰电磁波波长的1/4,箱体的通风孔设计成波导管的形状,对欲屏蔽的电磁波构成衰减.然后,通过软件仿真得到箱体屏蔽效能曲线和数据,根据仿真结果优化箱体结构设计.最后,对设备进行EMI辐射测量,实测数据未超过GJB151A-97 RE102限值,验证设备箱体的EMI屏蔽设计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导电衬垫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电衬垫材料在抑制电子设备缝隙电磁泄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目前电子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屏蔽材料。文章结合有关资料和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着重介绍了导电衬垫材料的选用、压缩量确定、安装方式、配接面表面处理等具体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含开孔的电子设备在100MHz~1GHz频率范围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腔体内场强及腔体屏蔽效能随开孔尺寸变化的规律,分析了入射波频率和谐振频率与屏蔽效能的关系。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对于不同的孔.腔体屏蔽效能的极小值点出现在同一频段,并且腔体的谐振频率也落在该频段,采用函数拟合方法对该现象进行逼近。  相似文献   

10.
屏蔽抗干扰技术在检测系统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系统的工作环境往往是比较恶劣和复杂的,影响检测系统的主要因素是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电气干扰,因此,正确的屏蔽和接地才能保证检测系统可靠,安全运行。本文深入分析了屏蔽的连接,接地,屏蔽材料的选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屏蔽技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归纳了屏蔽使用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从电磁冶金学的发展历史出发,基于电磁搅拌技术中电磁冶金、电磁流体力学、电磁场中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连铸技术等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介绍,详细论述了电磁流体学的基础理论应用及电磁搅拌技术流程和主流电磁搅拌技术设备,阐述我国电磁搅拌技术的现状,对冶金技术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各参数对一种新型电磁作动器电磁力影响机理的问题,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该电磁作动器的电磁力仿真计算模型,并对加工好的样机电磁力进行试验测量。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能够与试验数据很好的吻合,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1.6%,从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仿真模型分析了齿高、线圈匝数、齿数、气隙、衔铁厚度和轭铁厚度等参数对电磁力的影响,揭示了其影响机理,为这种电磁作动器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对类似结构的电磁执行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电磁轴承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亚忠  刘彬 《轴承》2003,(9):26-28
利用有限元法对轴向电磁轴承的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对某一实际电磁轴承的轴向轴承磁场分布及电磁力的分析计算,得出了轴向电磁轴承的承载力工作范围和静态刚度曲线,所得结果可作为轴向电磁轴承实际设计的准则。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永磁电机抗干扰能力较差、波形输出转换控制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带有不匹配干扰的永磁电机电磁波形优化控制方法。根据永磁电机电磁波形采样节点分布聚类条件构建永磁电机电磁波的信号模型,采用匹配滤波检测器完成永磁电机电磁波形输出抗干扰抑制,提取永磁电机电磁波形信号的统计特征量,结合关联特征谱分析方法进行永磁电机电磁波信号的耦合处理,建立永磁电机电磁波信号的模糊特征匹配模型,对永磁电机电磁波形进行聚焦处理,根据特征聚集结果求得优化控制参量,完成永磁电机电磁波形的输出转换控制和匹配干扰抑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永磁电机电磁波形控制的抗干扰性较好、对电磁波形的输出转换控制能力较好,波形检测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15.
复杂电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强电磁脉冲源,高功率高电压设备放电产生的脉冲不仅对低电压的通信控制设备有干扰和破坏作用,同时也对操作人员等生物体构成不良影响.通过对强电磁脉冲的特性分析,讨论总结了复杂电磁系统中的电磁防护设计原则,并用于指导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宋书中  王红霞  崔广渊 《机电工程》2007,24(12):66-68,81
大振幅电磁振动机械是运行在机电共振状态并能实现大振动位移的振动系统,分析大振幅电磁振动机械的电磁关系是对电磁振动机械进行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基础。为了获得大振幅电磁振动机械的电磁物理关系,依据大振幅电磁振动机械的磁路模型,利用等效磁路分析方法,详细推导了气隙磁通与电流的关系、电磁力和电流有效值,最后验证了等效磁路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音圈式电磁隔膜泵,通过分析音圈电磁执行器各部件,结合经验公式,建立了音圈电磁隔膜泵的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COMSOL分别建立了稳态和瞬态下的多物理场模型,探究了永磁体与线圈几何结构对音圈电磁隔膜泵执行器电磁力产生的影响,并对模型参数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模型和直动式电磁执行器模型的电磁力特性和电流特性,验证了音圈电磁隔膜泵在降低功耗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电磁振动是电磁直驱型机床电主轴不可回避的振动来源,为了抑制电磁振动需要探讨其电磁力的频谱特征。推导了三相异步电主轴的电磁力波计算公式,重点分析了转子偏心状态下的电磁力波特点。基于Ansoft电磁场计算软件,建立了某国产电主轴的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模型,获得了电主轴的运行特性曲线。研究了转子在不偏心和偏心状态下的电磁力频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静偏心会使电磁力力波成分更为丰富; 偏心的增加不会影响电磁力的阶次和频率分布,但与不平衡磁拉力的幅值和低阶力波幅值成正相关关系,将加剧电主轴的振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可用于气动微流控芯片气压控制的PDMS电磁微阀。阐述了PDMS电磁微阀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给出了电磁驱动器数学模型。建立了自感系数、线圈电流、阀芯运动电压、机械运动和电磁吸力的仿真模型;建立了PDMS电磁微阀电磁力、阀膜弹性变形力与微流道内气、液作用力之间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PDMS电磁微阀阀膜形变模型、出口流量模型,并与5个电磁驱动器子模块连接。对电磁驱动器动态响应特性和PDMS电磁微阀流量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给出了PDMS电磁微阀阀芯驱动力、阀芯响应特性和动态流量特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设备的电子化,电磁干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电磁环境下,医疗电子设备受到干扰时可能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医生无法做出诊断。本文对电磁兼容进行了基本概述,详细分析了医院中产生电磁干扰的原因以及电磁干扰对医疗设备产生的影响,介绍了目前解决医疗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方法并对电磁兼容问题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