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了抑制剂Na2SiO3对稀土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8.5~9.5范围内,Na2SiO3的抑制作用最好,Na2SiO3抑制作用随其模数增大而加强,Na2SiO3用量增大捕收剂H205用量需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2.
海洋锰结核的SO_2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SO_2浸出海洋锰结核进行了研究,考察了SO_2用量、浸出时间、结核粒度、添加剂TA和TB等对SO_2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O_2能选择性浸出镍、钴、锰、铁,对铜的浸出效果差,TA能显著地提高铜的浸出率,TB能有效地抑制铜的浸出。提出了选择性浸出和非选择性浸出两种浸出方案。  相似文献   

3.
李扬 《非金属矿》1998,(4):16-17,54
作者以宁夏某地阴矾石化各石为原料,通过焙烧活化,分别用H2SO4和NaOH提取所含活性Al2O3和SiO2成功地制取了微细α-Al2O3和白炭黑。  相似文献   

4.
稀释剂Al2O3对Al/TiO2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稀释剂Al2O3对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4Al+3TiO2=3Ti+2Al2O3的绝热温度及以应模式的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稀释剂Al2O3对该SHS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对合成Ti/Al2O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剂Al2O3含量增加,SHS反应所必需的预热温度提高,燃烧速率降低,且燃烧不稳定;制备的Ti/Al2O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致密度下降,但产生裂纹的倾向减少。  相似文献   

5.
FeO—MgO—SiO2系粘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传福  王智 《矿冶工程》1998,18(3):41-43
测定了半合成的不同成分的FeOMgOSiO2系炉渣粘度。在w(MgO)为6%~10%,w(Fe)/w(SiO2)为11~14,温度为1200~1500℃时,炉渣粘度随w(MgO)和w(Fe)/w(SiO2)的提高而增大;在w(MgO)<6%时,冶炼温度控制在1300℃即能保证顺利生产;当w(MgO)>10%时,镍冶炼炉渣的温度应控制在1360℃以上;在MgO含量较高时,可通过降低w(Fe)/w(SiO2)得到粘度较低的炉渣。金川闪速炉炉渣的合理w(Fe)/w(SiO2)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6.
发展选煤技术 减少SO2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SO2的污染情况,指出了燃煤是造成SO2污染的着要因素,分析了我国充煤的分布及煤中硫的赋存形态,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应选用的选煤脱硫技术,指出发展选煤技术是目前减少SO2污染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用共沉淀法获得了Sb2O3-Al(OH)3的超细粉末、比表面达69m2/g,换算粒径为0.023μm。粉末S-R的衍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中Sb2O3以斜方晶型存在,Al(OH)3以无定型结构存在。研究了温度、洗涤方法、pH值等因素对比表面及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难浸金矿选择性固砷焙烧预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难浸金矿加熟石灰固砷、固硫焙烧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性固砷焙烧新工艺。热力学分析表明,加入钙盐选择性固砷焙烧是可行的,钙盐的加入可减少甚至避免Fe2(SO4)3和FeAsO4的形成,而且3CaO·As2O5比CaSO4更稳定,即3CaO·As2O5比CaSO4更易形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砷121%,硫2099%、锑134%、碳326%的金精矿,经选择性固砷焙烧预处理,砷的固定率可达到92%,而78%~84%的硫则以SO2气体挥发,金浸出率为92%左右。  相似文献   

9.
过氧试剂在提金工艺中的最新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详细论述了H2O2、H2SO5和CaO2等过氧试剂在提金工艺中的最新应用,并简要介绍了用过氧试剂处理选金厂含氰废液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室温下用氨性硫代硫酸盐从含铜金矿中浸出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确定室温下用含铜的氨性硫代硫酸盐溶解金的重要参数,包括S2O2-3 、Cu2+ 、NH3·H2O、SO2-3 、pH 和浸出时间等。其中S2O2-3 、Cu2+ 、NH3·H2O、pH对金的浸出十分敏感。实验结果表明,在0.3—0.4MS2O2-3 、0.02MCu2+ 、0.45MNH3·H2O、0.2% SO2-3 、pH9—10 的条件下浸取含铜金矿12—24h,金的浸出率可达到95% 左右  相似文献   

11.
纳米SiO2材料的应用由干纳米SiO2的小尺寸、表面界面、量子尺寸、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它的特殊光、电特性、高磁阻现象、非线性电阻现象以及在高温下仍具有的高强、高韧、稳定性好等奇异特性,使纳米SiO2可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几乎涉及原所有应用SiO2粉体的行业,如原用SiO2粉体作添料的制品,在不改变其原工艺流程的同时,改用纳米SiO2作添料,其制品的各项功能、性能指标都会在幅提高。(1)提高陶瓷制品的韧性、光洁度在陶瓷制品中添加适量的纳米SiO2不但大大降低了陶瓷制品的脆性,而且使其韧性提高了几倍…  相似文献   

12.
高峰 《非金属矿》1996,(2):19-21
本文研究了共生矿中萤石、重晶石、石英、方解石表面物化性质的差异;及浮选药剂与它们作用的吸附特征。采取部分优先浮选工艺流程,选用Na2SiO3和Al2(SO4)3、H2SO4和KD两组药剂,协同效应明显。不仅有效分离并获得了稳定和较高回收单的高纯度萤石精矿,而且使浮选分离的出值范围扩大到5.2~6.9.该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高炉矿渣管沟控制爆破尹宝田,李志文(本溪本钢矿建公司117021)1工程概况本钢新建冷轧厂给排水管道网路多位于十多年前回填的高炉矿渣中.这些厚度不均的高炉矿渣已凝成坚硬的地基,其主要成分为SiO2、MgO、Al2O3、Fe2O3、SO3、CaO。高炉...  相似文献   

14.
辉锑矿的活化与浮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黄药作捕收剂时辉锑矿的浮选特性。辉锑矿的浮选可分为三个区:易浮区(pH≤5)、活化区(pH5~10)和非浮选区(pH≥10)。重金属离子对辉锑矿的活化作用为:HgCl_2>Pb(NO_3)_2>CuSO_4>ZnSO_4>FeSO_4>FeCl_8。Pb ̄(2+)比Cu ̄(2+)在辉锑矿表面具有更好的吸附特性,用XPS证明CuSO_4活化辉锑矿的最终产物是Cu_2S。  相似文献   

15.
在本次研究中,对位于土耳其贝伊利卡赫尔稀土矿的湿法冶金评价进行了试验考查。该稀土包含在氟碳铈矿物中,其富集度为10.2%,矿石中的其它成份是CaF2(52.5%)、BaSO4(25.4%)、CaCO3(2.8%),还有少量的ThO2、Al2O3、Fe2O3,MnO以及SiO2。氟碳矿物以萤石和重晶石颗粒间的胶结料或者与这些矿物紧密共生的形式存在。稀土元素(REE)在亚筛粒度(微粒级)得到明显富集。  相似文献   

16.
利用SEM,XRD,TEM研究了加氢热化学处理条件下Super-a2合会的组织变化规律,探讨了合金中O相的形成以及O相形态、分布、数量与氢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氢的加入不仅明显地调整和细化组织及形态,同时促进了O相的形成。研究发现,Super-a2台主中的O相由基体Ba相中析出,二者之间具有特定的位相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洋多金属结核吸附SO2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动态吸附柱研究了大洋多金属结构矿对废气中的SO2的吸附,考察了SO2浓度、废气流速、吸附温度及时间对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2的最高吸附率可达99%,1g结核矿吸附SO2可达0.45g,吸附后可增重55%。用3mol/L NaOH溶液对吸附后的结核进行再生,再生率可达99%,所得再生母液中的Na2SO4质量浓度可达120g/L,再生后的结核矿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8.
共沉淀法制备Sb2O3—Al(OH)3复合阻燃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用共沉淀法获得了Sb2O3-Al(OH)3的超细粉末,比表面达69m^2/g,换算粒径为0.023μm。粉末X-R的衍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中Sb2O3以斜方晶型存在,Al(OH)3以无定型结构存在。研究了温度、洗涤方法、pH值等因素对比表面及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铅及Pb-PbO2在硫酸溶液中作为析氧阳极的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b-PbO2阳极在2.5mol/LH2SO4中电解使用寿命,测定了铅和Pb-PbO2阳极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动力学参数(a、b和i0),结果表明Pb-PbO2电极比铅电极的电催化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0.
硫酸中Pb—PbO2阳极的电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镇海  王森 《有色金属》1996,48(1):61-63
本文对铅及Pb-PbO2在硫酸溶液中作为析氧阳极的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b-PbO2阳极在2.5mol/LH2SO4中电解使用寿命,测定了铅和Pb-PbO2阳极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动力学参数(a、b和i0),结果表明Pb-PbO2电极比铅电极的电催化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