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鲁法增 《非金属矿》1995,(2):27-29,26
本研究以某低品位萤石矿石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萤石浮选效果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作者认为,对于矿物组成较简单的低品位萤石矿石,可用氧化石蜡皂为捕收剂剂进行浮选提纯,能够实现较高的回收率,并得到较高品位的萤石精矿。  相似文献   

2.
萤石选矿研究现状及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国智  甘经超 《矿冶》1995,4(1):37-44
本文概述了世界萤石资源和各种萤石矿床的特点;介绍了萤石浮选使用的各种捕收剂、调整剂;归纳了萤石与其它盐类矿物浮选分离困难的原因;综述了萤石浮选的理论研究成果。文中以典型萤石矿床生产实践为例,介绍了萤石生产的工艺流程、药剂制度和生产指标;并指出了萤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萤石浮选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括了我们15年在或石浮试验与生产实践中针对药剂制度和流程结构进行改进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由于“H系列改性玻璃复合调整剂”的研制成功和中矿“双回路”在流程中的合理运用,有效地解决了萤石与含硅矿物(微细石英、片状云母等),萤石与含硫矿物(重晶石、黄铁矿等),萤石与其它含钙矿物(方解石、白钨矿等)的浮选分离以及萤石浮选地温度及水质的适应性,使我国萤石浮选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萤石矿床分为单一型萤石矿床和共伴生萤石矿床两大类,一直以来,我国萤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多以单一型萤石资源为主,现己面临紧缺.共伴生型萤石资源中萤石含量较低,矿石性质复杂,主要脉石矿物除石英外,还含有方解石、天青石、重晶石等碱土金属盐类矿物.这几种矿物表面阳离子质点均为钙离子、锶离子和钡离子,晶体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相似,浮选...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白云鄂博的稀土尾矿中的萤石资源,对该矿的稀土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化学分析、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该矿石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稀土尾矿中萤石含量为26.6%,铁矿物含量高达16.4%,硅酸盐矿物霓辉石、钠闪石和黑云母含量共计19.9%,碳酸盐矿物白云石、方解石含量共计15.7%,稀土矿物含量有3.9%。稀土尾矿原矿中萤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为76.50%,萤石矿物与铁矿物、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以及稀土矿物大量连生,经过磨矿后稀土尾矿中萤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92.38%。此研究结果为该矿的稀土尾矿中的萤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分析糊精在萤石、方解石和金红石表面吸附特性、作用形式及键合机理等方面的差异,发现在不同pH值区间上述矿物与糊精作用行为不同。在加入糊精时,通过控制矿浆pH值,能进行萤石/方解石、萤石/金红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7.
井山冚萤石矿于1958年为当地群众发现,并由当地村民开采,矿石主要供作“炉料,和提供出口,根据矿床地质条件、矿物的共生组合、围岩蚀变与萤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本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一高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其工业类型属于石英—萤石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萤石浮选中捕收剂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了在不同pH下不同盐和捕收剂存在时萤石和方解石的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萤石的零电点为pH3.6。CaCl2降低了萤石和方解石的Zeta电位,而增大了它们的零电点值。NaCl对萤石和方解石的零电点和Zeta电位影响不大。在碱性介质中,Na2Si03和Na2CO3增大了萤石和方解石表面负电荷。红外光谱测定表明,阴离子捕收剂(如油酸和油酸钠)以化学吸附方式吸附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上。磺酸盐特效吸附在矿物表面上,阳离子捕收剂以物理吸附方式吸附在矿物表面上。油酸和油酸钠在不同pH值下以不同吸附量吸附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矿业》2004,13(9):71-71
湖南柿竹园的萤石占全国伴生萤石矿的 76 % ,储量在 4 5 0 0万t左右。由于该萤石矿与其他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共生 ,且呈星状分布 ,嵌布粒度细 ,平均粒度为 0 0 1~ 0 0 3mm ,矿物的选别回收非常困难。经多方攻关 ,萤石的选别技术有了突破 ,其回收率近 4 0 % ,萤石精矿的主品位氟化钙达 97%以上 ,有害杂质氧化硅、碳酸钙的含量分别降到 1%以下 ,达到生产氯化盐的原料标准。该公司计划在 3~ 5年内 ,建成我国最大的萤石原料产地和氟化盐化工基地湖南建设大型萤石原料产地…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中国萤石资源的特点、现状以及萤石目前的应用领域。概述了萤石矿物的特性以及浮选分离的基本技术。综述了近年来萤石矿物选矿的一些新技术以及创新点。最后,展望了萤石资源的发展战略与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腐殖酸钠、单宁酸和六偏磷酸钠对方解石和萤石浮选的影响。单矿物试验结果表明,以单宁酸为抑制剂的浮选体系下,萤石和方解石浮选差异最大。人工混合矿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单宁酸能够实现萤石和方解石浮选分离。吸附量测试表明,单宁酸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量要多于在萤石表面吸附量,这是单宁酸对方解石抑制作用强而对萤石抑制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萤石型矿物是萤石矿产资源最主要的赋存形式之一,其中与萤石具有相似晶体结构的方解石往往作为主要脉石矿物,二者在浮选体系中具有相近的表面化学性质,难以有效分离。通过对阴离子预处理后的矿样进行浮选试验,探讨萤石及方解石阴离子对浮选行为的影响,基于溶液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计算、接触角及吸附量分析,结果表明:方解石表面生成了萤石,萤石表面生成了方解石,两种矿物存在同质转化效应,揭示了方解石与萤石浮选分离困难的原因。此外,在方解石与萤石共存的浮选体系下,F-对方解石表面的药剂吸附具有促进作用,CO23-对萤石表面的药剂吸附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含钙矿物的高效浮选分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无机化学、配位化学和溶液化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典型的复杂盐类矿物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为研究对象,研究矿物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和基本化学行为。从理论上探讨复杂盐类矿物共存体系中,矿物相互作用方式及表面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萤石产销现状及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源和储量萤石在世界上分布广泛,矿床遍布世界各地,欧洲和亚洲较为集中,其次为非洲和北美洲。世界萤石储量约2.18亿t,储量基础约为3.71亿t(表1)。据网上资料显示,世界上氟的潜在资源量远大于以上数字。一些发达国家还从磷块岩中回收氟,世界磷块岩中可回收的氟相当于3.3亿t。我国萤石资源丰富,截止到1994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储量为:矿物量14381.8万t,矿石量3612.7万t;保有储量:以矿物量计198个矿区,储量11399.6万t,其中A+B+C级2362.9万t。我国萤石储量占世界总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RO-X系列捕收剂浮选白钨矿、萤石、方解石等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试验结果表明RO-X系列药剂对萤石、白钨矿有较强的捕收能力,而对方解石捕收能力较弱,对石英不浮.用RO-16为捕收剂从萤石-石英和萤石-白钨矿(1:1)混合矿中浮出萤石得到好结果。用ξ电位测定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RO-X浮选萤石和白钨矿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复杂低品位伴生萤石高效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伴生萤石资源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发出了适用于复杂低品位伴生萤石高效回收的萤石活化剂Z-C1、耐低温萤石捕收剂CYP-01以及复杂脉石矿物分步抑制剂Z-C2,有效解决了我国伴生萤石资源回收问题。该技术在柿竹园、郴氟公司等矿山企业已获得工业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CaF2品位30.32%、CaCO3品位35.42%的某高钙萤石矿,以油酸钠为萤石捕收剂、新型药剂SS-1为抑制剂,通过单矿物试验研究了抑制剂SS-1对萤石和方解石浮选性能的影响,采用接触角和吸附测试对抑制剂SS-1的抑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SS-1大量吸附在方解石表面,抑制了方解石的上浮,方解石回收率从66.93%降低到9.88%;同时,抑制剂SS-1少量吸附在萤石表面,对萤石浮选起到了促进作用,萤石回收率从96.03%提高到96.56%。根据单矿物试验分析结果,对高钙萤石实际矿进行了多段浮选试验研究,确定了粗精矿再磨、一粗八精一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CaF2品位97.86%、回收率89.59%的萤石精矿。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微波对萤石浮选的影响机理,本文研究了微波预处理前后萤石浮选回收率、吸附量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不同微波预处理方式下的浮选动力学计算。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与微波处理前相比,微波预处理纯矿物、去离子水、加捕收剂的矿浆后,萤石的浮选回收率均有所提高,而微波预处理矿浆,萤石的浮选回收率显著降低。油酸钠吸附量计算结果与萤石浮选回收率的大小顺序一致。而萤石的浮选动力学计算结果发现,微波预处理前后,萤石浮选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微波预处理萤石纯矿物、去离子水、加捕收剂的矿浆不仅提高了萤石的浮选回收率,还加快了浮选速率,而微波处理矿浆则降低了萤石的浮选回收率和浮选速率。  相似文献   

19.
萤石型稀土矿浮选通常采用抑制剂抑制萤石及其它脉石矿物,羟肟酸类捕收剂优先浮选稀土矿物,浮选得到的稀土精矿再磁选提纯得到最终稀土精矿,再从稀土浮选尾矿中回收萤石工艺流程,该工艺和药剂虽然高效回收了萤石型稀土矿中的稀土矿物,但肟类捕收剂有一定毒性,且在优先浮选稀土作业萤石有用矿物的可浮性被强烈抑制,不利于萤石的再次浮选回收。因此,本文采用无毒药剂及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稀土萤石混合精矿分离工艺技术,针对复杂难选萤石型稀土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选矿原则工艺流程为:原矿磨矿-浮硫除杂-浮硫尾矿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稀土萤石混合精矿浮磁分离。由于稀土萤石混合精矿分离浮选作业消除了稀土萤石混合精矿中不同矿物颗粒与捕收剂作用后形成无选择性杂凝聚团对磁选作业的不利影响,明显提高稀土精矿指标。对REO品位1.51%,CaF2品位16.13%的萤石型稀土矿原矿,磨矿细度-0.074 mm 含量占85%,采用预先浮硫,浮硫尾矿一次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粗选、六次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精选、稀土萤石混合精矿四次浮选分离和两次磁选分离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稀土精矿REO品位53.81%,REO回收率52.56%,萤石精矿CaF2品位92.03%,CaF2回收率67.77%,实现了萤石型稀土矿中稀土和萤石的绿色同步回收,也为稀土萤石混合精矿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新疆某低品位萤石矿主要由萤石(28.85%)、方解石(43.26%)、石英(12.01%)和长石(10.28%)四种矿物组成。通过详细的选矿实验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65%时,以酸化水玻璃和改性碳水化合物EM-318为方解石抑制剂,植物基脂肪酸皂EM-OL3为萤石捕收剂,采用“两次粗选一次扫选八次精选”的工艺流程,浮选闭路实验获得了CaF2品位97.59%,CaF2回收率90.98%的萤石精矿。该实验研究表明,改性碳水化合物EM-318为方解石抑制剂,与植物基脂肪酸皂EM-OL3为萤石捕收剂配合使用,能够高效地实现萤石与方解石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