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站油田整体调剖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大庆长垣西部新站油田由于储层裂缝发育,油井见水早、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裂缝没有明显主方向,且见水井没有明显的方向性,油田调整难度大。为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优选矛盾突出的区块进行整体堵缝调剖试验,探索治理水淹井和含水上升井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整体调剖在新站油田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国外许多实例研究表明,油藏内流体非均质性特征可作为判断油藏连通性的主要依据,但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导致油层内流体性质非均质性现象也更加复杂化、多样化。该文以松辽盆地新站油田为例,分析了油层内原油在族组成、饱和烃色谱指纹特征和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存在的非均质性现象和分布特征,讨论了油源、油气运移、油层岩性、油藏内次生变化及油层连通性等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对造成油层内流体非均质性和油藏内原油组成混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油层内流体非均质性的因素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地根据油层流体非均质性判断油层的连通性,必须在原油族群划分对比、在对影响流体非均质性诸因素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3.
敖南油田开发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属于滨浅湖相沉积,以含泥细砂质粉砂岩为主,薄层或薄互层发育,储层物性差,是一个典型的岩性油藏.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部分储层表现为低阻油层特征的问题,应用黏土分析、扫描电镜、压汞、重矿物分析等岩心分析资料,从岩石导电机理分析入手,对敖南油田葡萄花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认为高束缚水、高矿化度是该油田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黏土附加导电性、导电自生矿物和砂泥岩薄互层对低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其根本原因是敖南油田的滨湖相沉积环境.依据研究结果,结合敖南油田实际,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低阻油层成因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凝析气藏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葡西油田开发试验区的钻井、生产动态和实验分析资料,探讨了葡西油田产凝析油的问题,通过解剖葡西试验区单砂体分布,在搞清油气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和PVT实验资料进一步分析认为葡西试验区局部存在的小气顶为凝析气藏,且以产气为主,仅产极少量凝析油。挥发性黑油类型的存在说明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油藏和凝析气藏是同源的,凝析气藏为原生油藏压力下降至饱和压力脱出溶解气后再次运移、集聚而成。葡西油田葡萄花油藏类型以油水同层油藏为主,局部存在凝析气藏。  相似文献   

5.
闵桥地区阜三段油层因其电阻率较低而难以识别,制约了该区的勘探开发。从低电阻油层的成因入手进行研究,认为该地区较高的泥质含量、束缚水及导电矿物的存在,是低电阻油层形成的原因。采用测井精测反演技术及电阻率—声波时差交汇图版,可以有效解决闵桥油田低电阻油层的识别问题,其准确性与方便性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6.
根据井点信息,结合数字化沉积相研究成果,建立了新站油田相控地质模型。应用CMG软件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开发指标历史拟合精度在5%以内,较好地适应新站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和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原因,以挖掘剩余油为目标,设计了不同的井网加密和注水方式调整方案,分别预测了各方案的开发指标,对比了不同方案的开发效果,结合油田实际,确定了合理的井网加密调整方案为:原井网注水井排加密注水井,新老水井交替周期注水。  相似文献   

7.
我国特超稠油油藏一般采用注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等热力开发方式,室内测试获取的岩石热物理参数是数值模拟优化井网、井距和注采参数的重要依据。以前对春光油田的热力采油区块岩石热物理参数平面变化规律缺乏全面认识,影响了开发方案优化设计结果,因此详细开展了对春光油田岩石热物理参数测试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春10区块S1Ⅱ3小层导热系数与声波时差曲线在剖面上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建立了测井与热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声波时差值可以快速计算岩石密度、导热系数、比热和热扩散系数,为不同井区优化开发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加华 《断块油气田》2013,20(4):430-434
Toson-Uul油田属于复杂断陷盆地,查干组油层为一套近岸水下扇沉积背景下的含凝灰质储层,油藏具有断块构造破碎、储层发育不稳定、岩性复杂、物性差等特点。文中应用油藏描述方法,分析了该油田的油水分布主控因素。研究认为,断层、不整合面及砂体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构造、断层对成藏和油气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沉积相对油气平面和纵向分布范围和油层发育程度起到一定控制作用,储层物性直接控制油气储量及产能。通过油水分布主控因素研究,为该油田各类地质方案编制提供了可靠依据,对认识同类油田油水分布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肇地区葡萄花油层构造裂缝特征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肇油田为研究区,通过岩芯孔隙度、渗透率和室内岩芯水驱油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岩芯孔隙的复杂性;通过对水驱油压力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研究,可以确定天然裂缝的存在。同时应用岩芯资料和测井技术,对葡萄花油层裂缝的基本特征、发育规律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研究结论可对油田开发中措施井的选取和措施地质方案设计的优化、井网调整以及井网布局等多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鸭儿峡志留系是一个以千枚岩为储层的变质岩潜山油藏,该潜山高、中、低部位相差近千米,但各处都有油和水产出,其油水分布违反常态。本文研究认为:该潜山油气分布具窝团状特征,显示物性油藏特点;在各含油窝团内部,平面的中间部位和剖面的高部位油多水少,而边部和钻进潜山较深的部位,则含油变差、含水及产水较多。出现这种油水分布的原因,在于储层发育尤其裂缝发育具含油窝团中间和上部较好、向下向外逐渐变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头台油田扶、杨油层裂缝系统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依据头台油田岩心,测井等资料,综合描述了储层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的系统基本特征,并对其分布规律,方向性及成因类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了储层内部天然垂直裂缝是晚白垩世以来,松辽盆地受远场近东西向挤压作用的产物,属区域性裂缝。该成果对头台及周边油田加深储层裂缝认识,指导裂缝性油田注水开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延长油田郑庄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庄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部,长6油层为本区的主要勘探开发目的层,根据钻井岩心资料分析发现,该储层的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以自生矿物为主,主要有绿泥石、方解石、石英及钠长石等;主要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以及少量铸模孔、微裂隙等;属于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的致密砂岩储集层。  相似文献   

13.
油气藏形成过程中油气的再次运移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由烃源岩中排出的油气,经过初次运移、聚集和二次运移、聚集而形成的油气藏,当区域构造格局因受构造运动而发生改变或由于断裂的活动而使构造面貌发生变化时,已形成的油气聚集的相对平衡就被打破,油气沿区域不整合面或断裂向低势能方向发生再次运移,并在适宜的圈闭中再次聚集成藏。由于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的多旋回性,因此油气的再次运移和再次聚集现象十分明显,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研究这一问题时,要结合烃源岩热演化史、构造发展史和沉积史,确定烃源岩的分布、生储盖组合类型,恢复各期的构造格局和构造面貌,以确定油气再次运移的方向和再次聚集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新疆油田污水处理后净化水回注跟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法处理技术是对油田污水的离子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水质净化和稳定,因此处理前污水和处理后净化水中的离子成分和浓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考察处理水回注油田对地层的影响、管道的结垢、腐蚀趋势,我们开展了处理水回注油田的水质跟踪评价工作。鉴于六九区稠油污水处理厂、81#原油污水处理站是目前新疆油田最大的两个污水处理站,六九区厂约2/5处理水和81#站全部处理水供采油二厂油田注水,且采油二厂油田辖区有34个开发油藏,其地层特性基本涵盖了新疆油田所有开发油藏的地层特性,因此将采油二厂油田辖区油田的回注作为跟踪评价对象。  相似文献   

15.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是一个复杂的构造断阶带,288断块处于九区推覆体前缘,属克百大逆掩断裂带中段的三级构造单元,其四周被426井断裂、克百断裂与古42井断裂挟持。288断块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油藏1985年申报探明地质储量,由于探井试油产量低,储层物性差,长期未被动用。2000年以来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利用探井、取心井钻井、测井、取心资料进一步研究油藏地质特征及储层敏感性,同时开展注水开发可行性实验,实现油藏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6.
根据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西的新站的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分布特性,分析了影响油水分布特征的构造,岩性,压力、断层等4种因素,综合测试压力,钻 深度等资料,应用压-深交会法,静压测试法预测了新站构造-岩性油藏的油水界面,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采油中微生物对原油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武平仓  巨全义 《油田化学》1998,15(4):362-365
长庆油田采用美国NPC公司的商品微生物,分两次在32口井上进行了116井次的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试验,效果显著。通过测定微生物处理前后油井产出的原油组成(含蜡量和烃组成)和物性(凝固点、粘度)、原油伴生水中有机酸含量和水的表面张力等的变化,以及在室内将油井产出的含水原油与微生物混合培养后测定生成气体的组成,研究了微生物对原油的作用:产生C6以下气态烃、少量CO2、N2和H2,使原油轻质化,产生有机酸和其他表面活性物质。本文报告了此项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雁翎油田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翎油田注氮井组试验是一项与TOTAL法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展的针对碳酸盐岩底水油藏注水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现场试验.在进行了大量油藏地质再研究及开采历史再认识的基础上编制了试验方案,1994年10月开始正式注氮气试验.注气试验过程中,重点监测了油气、油水界面和注气井、观察井的井口压力变化,根据油气、油水界面的变化特点及试验进展要求,开展了界面运动规律、气驱效果和试生产方案等油藏工程方面的研究.通过注气及开井生产动态变化的研究,认识了注气和开井生产时各项动态指标的变化规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继续开展注气、采油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与生产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当今石油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论述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与生产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建设思路,重点阐述了数据中心和专业数据库的建设方案,为分公司信息化制定了建设蓝图,明确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