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是指为提高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兼顾河流生态环境而开展的以堤防加固和新建、河道清淤疏浚、护岸护坡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治理项目。金沟河流域处于新疆北天山经济带,流域内水资源总量3.94亿m3,对地区经济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金沟河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依据批准的《金沟河流域规划》及《防洪规划》开展,建设资金来源为国家财政投资及地方自筹。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洛南县中沙河古城页山重点段防洪治理工程的建设过程,从工程概况、设计选型、主要建设过程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出发,就坡式护岸堤防工程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为坡式护岸工程建设在山区中小河流治理中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张平莉 《陕西水利》2013,(6):145-146
在大江大河防洪治理高峰之后,进入了中小河流重点段防洪治理时期.为减少陕西省中小河流洪水给沿岸城镇、耕地带来的灾害损失,解决中小河流突出的防洪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措施的基础上,针对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思路存在的问题,提出重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荟颖 《人民长江》2012,43(18):65-68
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河流的防洪问题日益凸显。以重庆市巫山县某山区小流域治理工程为例,阐述了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和主要措施,即依据河段的发展现状及河道自身特点,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恢复天然河道功能;以工程护岸、自然护岸和疏浚为主要措施。通过采取路肩式重力挡墙、格宾网护坡、水生植物护岸等技术手段,使河道得到了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利》2011,(19):12-12
1.加快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一是迅速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十二五”期间,威海市要完成列入国家、省规划的22个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项目.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9条100km^2以上中小河流的治理任务。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小河流防洪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十二五"期间我国在中小河流治理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实施以来,基本完成了全国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防洪治理任务。安徽省滁州市中小河流近期治理主要是围绕防洪保安进行的,所治理河段主要位于河道中、下游,两岸均建有防洪堤防,具有平原区河道的一般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做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保障工作,对防洪保安、水资源保  相似文献   

7.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是指为提高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兼顾改善河流生态环境而开展的以堤防加固、河道清淤疏浚、护岸护坡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治理项目。其项目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松源河存在的自然河坎未形成有效合围及防洪标准低等安全问题,国家将松源河堤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项目。本文结合工程建设的实施情况,对河堤整治工程措施进行专门论述,供从事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小型河流治理的快速发展对宜居环境和河道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型河流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依据各河段的治理情况和防洪标准要求,从河段形式、护岸功能及适用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自然型、工程生态型和原生态型中小河流治理的技术要点。此类护岸不仅可改善水环境和河流水质状况,满足人们对宜居环境、人文景观的近水和亲水要求,而且能够达到防洪排涝设计标准,保障城市可持续安全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利》2013,(24):146-147
<正>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流域面积在2003000km2的中小河流多达262条,大多数分布在重点经济发展区域,防洪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每年汛期,中小河流的灾害损失占到河流洪水灾害损失的70%3000km2的中小河流多达262条,大多数分布在重点经济发展区域,防洪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每年汛期,中小河流的灾害损失占到河流洪水灾害损失的70%80%。"十二五"以来,陕西省将156条中小河流的33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治理规划,总投资达71.4亿元,涉及全省11个市(区)94个县(区),规划治理河段长2081km。目前25个试点项目全部如期竣工验收,经过治理的中小河流成为陕西江河安澜的屏障。  相似文献   

11.
重点阐述了重庆市黔江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即依据河道发展现状及河道自身特点,通过采取浆砌块石镇脚、浆砌块石挡墙、格宾网护坡、水生植物护岸、河道疏浚等技术手段,提高防洪能力,有效治理河道。总结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宁河洪水特性、河道自然条件,结合"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要求,以大宁河流经的巫溪县防洪护岸综合工程治理设计为例,针对采取工程措施后仍不能达到防洪标准的城镇,提出了采取非防洪工程措施的设计理念。巫溪县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采取了河道疏浚、卡口切坡、修建护岸挡土墙等工程措施,结合非防洪工程措施,有效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可为山区中小河流治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某市山区中小河流密布,频发山洪灾害,根据该地区河流情况及治理工程内容,经由现场勘查,对河流现状予以分析,探析山区河道治理问题,提出治理中小河流的原则,根据工程实例,提出治理措施.文章主要对比了常见护岸适用、优劣情况,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提出治理山区中小河流的新型护岸形式,优化其治理内容、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小河流不仅承担着地域防洪、排水、供水及调节生态等功能,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投入的增大,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逐渐成为水利工程的工作重点。在规划时,必须明确治理目标、标准、内容及措施等;必须处理好中小河流的上下游与左右岸之间的治理关系,促进中小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仕望河为例对宜川县中小河流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具体分析,并对中小河流防洪及治理的主要做法与实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今后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区中小河流不仅要满足防洪抗涝需求,还要考虑绿化生态的要求。文章结合金华市浦阳江流域的治理情况,对城市中小河流功能进行剖析,整理了其他地区治理工程常见问题,提出了城市河流规划理念。希望对城市中小河流治理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水土保持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科学统筹规划工程、确定需要治理的防洪标准、加强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合理设计河流横断面、注重生态护坡护岸设计和材料的选择,是水土保持的关键,在具体治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高强  李正琼 《人民长江》2012,43(18):59-61
重庆市中小河流属于山区和丘陵区河流,受暴雨洪水和河道坡降大、泄洪不畅等基本因素影响,洪灾破坏损失严重。重点介绍了重庆市中小河道治理规划的思想、治理项目的布局原则以及主要的治理方案和工程措施。针对进一步解决防洪保安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问题,提出了动态管理规划治理项目、优化项目治理方案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建设投资的加大,一大批水利工程项目陆续上马,其中也包涵小河流治理项目。相对于传统水利枢纽或大型水工建筑物而言中小河流治理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但受到政策限制、资金来源等影响,该类项目存在着诸多实施难点。尤其对于山区河流,耕地宝贵、民居临河而建、跨河机耕桥未经系统规划建设等现象不可避免,要做到确保沿线居民防洪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房屋拆迁和耕地占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着实需要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对河道护岸结构型式不断优化。本文以笔者参与设计的绩溪县西津河金沙段河道治理工程为例,尝试探讨条件受限段山区河流治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广东省中小河流生态治理经验,按照不同类型河道生态治理需求,归纳提炼出缓坡型、陡坡型自然护岸以及垂直式、斜坡式、复合式人工护岸等生态景观护岸断面形式,并结合七拱河综合整治工程,详细说明断面形式的设计过程。提出的断面形式能满足河道防洪排涝、引水灌溉、景观生态、休闲娱乐等多功能需求,对于各种不同类型中小河流治理的生态景观护岸断面形式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师文鑫 《陕西水利》2022,(10):55-57
中小河流常由于前期规划不足、基础设施缺失和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而造成防洪治理不到位。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乡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周边中小河流的防洪压力骤增,水生态防护体系的构建也异常紧迫。以山西省沁河晋城段河道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技术,从堤防断面选型、设计、主槽防护工程、水源蓄水及河段改线重建等方面入手,本着“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三位一体全过程导入生态治理理念,对河道进行防洪治理,努力建成集“防洪、蓄水、生态”为一体的生态水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