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大型电站锅炉广泛采用的尾部换热设备,空气预热器的性能对锅炉机组的效率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空气预热器整体性能的方案,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对提高空气预热器的性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正确安装是未来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锅炉配套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设备的安装要点,并对运行中常见问题进行了介绍分析,为电站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设备的安装和运行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形式及漏风对锅炉燃烧影响,结合具体运行实践,探索了治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螺旋槽管式空气预热器的节能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乐乎发电厂的F—130/39—P/I型锅炉因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和堵人严重,无法适应品质稍差的煤种,致使锅炉长期以来不能正常运行.1991年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了彻底改造,采用两级新型螺旋槽管式空气预热器取代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也相应地改为两级.投运后,锅炉运行工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良性循环,节能效果显著.图1表2参5.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回转式热管空气预热器在锅炉中的应用,叙述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及实际运行情况,从经济性方面对该预热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建造大容量锅炉要求增大辅机的容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就是辅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迄今为止苏联锅炉制造厂所生产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直径不超过7米。在30万瓩的锅炉上,这种直径的空气预热器要装4台。但这是指双炉体锅炉而言,单炉体锅炉装4台空气预热器从电厂布置和运行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合理的。50万和80万瓩的机组需要直径更大的空气预热器。近年来塔干罗克锅炉厂(ТКЗ)会同中央锅炉透平研究所(ЦКТИ)、电力建设研究院列宁格勒分院(ЛФОЭС)以及波多尔斯克机器制造厂一起为30万(一炉配2只)和50万瓩锅炉机组设计了9.6~9.8米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接着是为80万和120  相似文献   

7.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大中型电站锅炉上广泛采用的尾部换热设备,漏风率高是该类设备的致命缺点,降低了电厂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技术中,防止或降低漏风即密封技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中分析了其漏风因素及现行密封形式的优缺点,提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单密封”向“双密封”形式改进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研究。通过对发电厂实际改进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表明,此项措施是改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大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火力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锅炉单机的装机容量越来越大,因此配套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也随之增大,基于其结构特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的全部载荷完全由底部的支撑轴承承受并传递给预热器底部的支撑桁架。而部分空气预热器支撑轴承在运行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响,虽然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面此异响会直接导致轴承损坏,但使用户对设备的安全运行产生担忧,需探究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动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大型和中间再热锅炉的出现,管式预热器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锅炉发展的需要了,因此必须采用另一种传热型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就是大型锅炉的发展方向。我厂“125”机组所采用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具有风罩转动的特点,这是我国空气预热器制造史中的第一次尝试。经过三年多来的运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终  相似文献   

10.
1980年总目录     
整体贡料18 16期z斗55nU刁.10阳勺4 J.ll了0刁.二月.几刁.︸咬万上占.主6向Zn,0 9 0 1 22 ,1 J.孟J.上通.上辐射和对流受热面对燃煤锅炉可用率的影响再生式空气预热器的运行与维护大功率动力机组蒸汽锅炉的经济性协调电厂机组部件以适应带中间负荷运行超临界中间负荷蒸汽锅炉的设计回转式预热器启动力矩、摩擦力矩的测量和分析上海锅炉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技术进展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系数与漏风率保温系数功的计算及它在锅炉整体热平衡中的地位防止空气预热器的酸腐蚀膜式水冷屏的宽度、对角线差及鳍根熔合度的确定提高自然循环锅炉运…  相似文献   

11.
在锅炉系统中空气预热器是锅炉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其是否能正常运行决定了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经济性。宝钢电厂预热器已经连续使用30多年,长期存在上轴承渗油缺陷,对机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分析了其预热器上轴承缺陷的成因并制定相应的设备解体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在设备停用后对预热器上轴承进行解体检查后,通过在吊杆孔处加装内套筒的方法完全消除了渗油缺陷。该实施案例对电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设备维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VN技术在容克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引 言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近年来大中型电站锅炉普遍采用的空气预热器型式,与管式空气预热器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金属耗量少,结构紧凑等优点,利于锅炉尾部受热面得到比较合理的分开布置。但它也存在着漏风大的缺点,一般管式预热器漏风率约5%,而回转式预热器的漏风率,国外设备为5%~8%,国内设备为20~30%。漏风不仅使锅炉送、吸风机电耗增加,排烟损失增加,锅炉效率降低,而且由于缺风迫使锅炉降低出力运行。例如:胜利发电厂670t/h锅炉(配套200MW单元机组)配置容克式空气预热器(以下简称空预器)。空预器漏风率长期居高不下(30%左右),后虽经…  相似文献   

13.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的数值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机理,通过理论分析,把金属蓄热元件视为某一假想的流体,将非稳态传热与金属蓄热元件的机械运动等同于稳态换热过程,采用控制容积法建立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流体动力学传热微分方程组与对应的差分方程组,详细给出了数值解法的计算过程,并以某220 MW锅炉机组的三分仓冷、热分段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结合实际运行参数进行了校核热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数值解法合理、收敛快且具有合理的计算精度,可以得到空气预热器运行中金属蓄热元件、烟气与空气的温度分布;经与实际运行参数校核,与设计工况参数较吻合.  相似文献   

14.
配125MW机组锅炉技术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锅炉热风温度偏低 ,排烟温度偏高的原因 ,研究分析了各种可能的改造方案 ,介绍了黄岛发电厂锅炉管式空气预热器采用螺旋槽管及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波形板的改造方案 ,给出了改造后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空气预热器的可靠性对燃煤发电机组锅炉运行安全和节能至关重要,而传统的故障诊断主要依靠技术人员的生产经验,存在故障定位时效性差、事故防范措施不全面等问题。基于大量燃煤发电机组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故障案例分析,建立了空气预热器故障树模型,较为完整地揭示了空气预热器故障类型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最小割集分析得到20个最小割集,确定了空气预热器故障模式;通过结构重要度计算定量分析了25类故障对空气预热器故障的贡献大小,标识出了空气预热器故障的薄弱环节,实现了对各类故障危险等级的准确评估。在故障树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1起中心驱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停转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故障树分析(FTA)法的空气预热器故障模型不仅为采取突出重点、系统科学的防范措施提供了直接依据,还对故障的迅速定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段和冷段积灰分段监测的需求,基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模型,定义空气预热器利用系数作为清洁因子并建立积灰分段监测模型.通过分析空气预热器实时运行参数,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了清洁因子计算步骤.以某1 00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研究了热段、冷段清洁因子在空气预热器积灰和吹灰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根据所建模型计算出的分段清洁因子变化趋势在稳定负荷下能够反映此空气预热器的分段积灰情况,而在变负荷情况下虽有一定偏离,但由于电厂变负荷工况下很少吹灰故影响较小;该积灰监测模型可作为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冷分段积灰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任建兴 《节能》1997,(10):38-41
针对大型风罩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定子的热变形特点,提出了几种减少空气预热器漏风的方法,以利于提高锅炉机组整体运行的经济性,达到节省能源消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朱相利 《工业加热》2004,33(5):60-62
介绍锅炉B1601尾部受热面的改造,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改进为热管式空气预热器,并增设省煤器,以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  相似文献   

19.
空气预热器是良好的节能设备,用于锅炉和余热回收,可得很高的经济效益。目前电站锅炉中尚存在一部分较早生产的风罩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性能较差,漏风较大,效率较低。现有不少实例应用新一预热器去替换这些早期产品,以获得机组的安全运行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是对老机组更新换代改造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1前言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缺点是漏风率大,漏风使能量损耗,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效率由于漏风而降低,整个机组的效率也受到影响。在1963年,Frass和Ozisik指出[1],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量将影响锅炉效率和汽轮机的输出功率。Bejan等人提出漏风量直接影响的是空气预热器换热效率[2],对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