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籽仁水浆静置发酵分层生产茶叶籽油及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籽油贮藏在茶叶籽油脂体内,茶叶籽油脂体具有明显的边界膜,因此将茶叶籽油脂体从茶叶籽仁水浆中分离出来是完全可能的,利用茶叶籽仁水浆静置发酵分层现象可以实现茶叶籽油脂体的有效分离。茶叶籽仁水浆静置发酵分层现象表现为:茶叶籽仁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充分自然发酵后,发酵液自然分离为3层;上层为茶叶籽油脂体、中层为茶皂甙溶液、底层为茶叶籽淀粉;经过两次发酵,上层茶叶籽油脂体的纯度可达到95%。将纯化的茶叶籽油脂体进行加热处理,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茶叶籽毛油。利用茶叶籽仁水浆静置发酵分层现象可使茶叶籽毛油产率达16%、淀粉产率达8%;并且有效避免了茶叶籽中其他成分对茶叶籽油的污染与吸附作用,大幅度简化了茶叶籽毛油的后续精炼工作。  相似文献   

2.
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3.4万吨,增长了38.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亿元,增长了72.2%,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在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实现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茶叶籽仁为原料,进行水代提油研究.通过试验考察了茶叶籽仁粉碎细度、提取温度、水料比、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茶叶籽仁提油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的茶叶籽油提取工艺条件为:茶叶籽仁粉碎细度60~80目,提取温度90℃,水料比3.5∶1,提取时间3h.在最佳条件下,茶叶籽油提取率达90.2%.  相似文献   

4.
依据广州市茶叶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茶叶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调查显示,广州市茶叶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消费倾向,同时又呈现出对茶叶品牌消费的偏好性及对茶类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特征,茶叶消费者对茶叶品质及健康因子较关注。要提高广州茶叶消费,需积极推广茶科普知识、提升茶叶品质,同时加强茶叶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5.
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成都一茶厂茶叶中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并与其他省的部分茶叶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茶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微量元素。但不同种类的茶叶所含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作者从事茶叶工作和生活习惯经验,阐述饮茶的好处和富硒茶、绞股兰的优点及茶叶拼配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建设茶叶集散市场网络、发展无公害茶叶、加快茶树良种化进程、搞好茶叶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四川省通江县在茶叶生产上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建设,茶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有茶叶生产基地乡镇9个,同比增长50%;新植茶叶1.5万亩,全县茶叶面积达到13万亩,同比增长13%。其中无公害茶叶基地15000亩、A级绿色茶叶基地10000亩、有机茶叶基地2000亩,全县基地认证面积达到27000亩。全年生产成品茶叶2000吨,同比增长33.3%,实现产值2.2亿元,  相似文献   

9.
微波与远、近红外技术在茶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国内外微波技术与远、近红外技术在茶叶上应用情况的阐述,以及在茶叶应用上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微波、远红外技术在某种程度上相比传统茶叶加工方式有着自身的优势,可提高茶叶品质和加工效率。近红外技术在茶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在线检测上有很大前景,是茶叶加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九华山佛教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佛与荼的关系。佛教与茶叶栽培、加工、饮用及茶叶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茶禅一味”、“茶禅一体”、茶叶交流、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茶叶茸毛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采用标准和常规方法,对茶叶茸毛和同批次茶叶的化学成分进行较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茶叶茸毛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水浸出物、叶绿素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茶叶(P<0.01);茶叶茸毛中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茶叶(P<0.05);茶叶茸毛中总灰分含量低于茶叶,但不显著(P>0.05);茶叶茸毛的粗纤维含量极显著高于茶叶(P<0.01)。  相似文献   

12.
以铁观音茶叶为原料,经75℃、15分钟萃取得铁观音茶叶萃取液,辅配以铁观音茶叶香精、维生素C、去离子水等原料,经UHT137℃、15秒杀菌制得具有天然铁观音风味的茶饮料。  相似文献   

13.
茶叶籽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茶叶籽和茶叶籽油的组成及其利用价值。茶叶籽油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占总脂肪酸的80%以上。其脂肪酸组成合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健康食用油。由于茶叶籽油中富含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生育酚(VE),因此茶叶籽油有着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分析了茶叶籽的综合利用途径和潜力,为茶叶籽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茶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叶既是食品,又是一味传统医药用的中药,药食同源。茶叶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现代茶叶有多元化的茶叶消费方式,如现泡热茶、冰茶、泡沫茶、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茶叶含片、茶叶菜肴、茶叶面、茶叶糖、茶叶饼干、茶叶糕点等。通过不同茶叶消费方式,进入人体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籽油是我国新批准的新型可食用植物油,目前人们对其了解和研究还比较有限.为丰富茶叶籽及茶叶籽油的研究数据,选用了我国9个地区的茶叶籽及其所制得的茶叶籽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茶叶籽的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范围在22.6% ~ 33.1%之间,淀粉含量也与地域有关;不同地区茶叶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两个评价植物油品质最为重要的指标差异较大,而相对密度、碘值和皂化值差异不大;茶叶籽油中共检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酸6种脂肪酸,且不同地区含量存在差异,湖北和湖南的茶叶籽油中不合花生酸,福建的不合硬脂酸,茶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各地区之间差异不大,福建的含量最高,为84.47%,但各地区间茶叶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四川的最高,为29.92%.  相似文献   

16.
赵晶 《中国食品》1995,(4):7-28
近年来,在日本流行一种变“饮茶”为“吃茶”的风气,方法是将乌龙茶、红茶或绿茶的茶末混入各种食品内,创造出一批全新的食品,如茶叶挂面、茶叶汤面、茶叶馒头、茶叶巧克力等.据说茶末食品最早出现  相似文献   

17.
第七届科博会上透露,宣武区重点功能区之一的马连道采购中心区将建设一座以国际茶叶拍卖中心为龙头的中国茶叶大厦,在实行茶叶拍卖制度中逐渐建立起标准化交易制度。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作为北京地区三大茶叶批发市场之一,云集了全国各地茶  相似文献   

18.
黄梦怡 《茶苑》2005,(1):11-12
遂昌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产茶类众多,所制作的“遂昌银猴”、“三井毛峰”、“龙谷丽人”等名优茶在全国和国际茶叶质量评比会上屡屡获奖。2003年,全县有茶园4247公顷,产茶叶2745吨,茶叶产值1.1亿元。茶叶生产已成为该县农业的主导产业。面对入世,遂昌县茶叶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又是茶叶主要消费国,近几年我国茶叶生产持续发展,出口稳步增长,茶叶消费日益普及,茶叶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较好的营养和保健作用。我国的茶叶种类非常丰富,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黑茶、白茶以及紧压茶、花茶等等。其中绿茶、乌龙茶和茉莉花茶的产量约占茶叶总产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茶叶作为主要饮品之一, 对茶叶品质评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茶叶的品质除了感官评定其色、香、味, 还可通过测定其茶多酚、氨基酸、矿物质、蛋白质、生物碱等活性成分的综合含量来评定。生物碱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不仅决定着茶叶的品质, 对人体也具有一定的有益作用。生物碱的快速、高效检测方法是茶叶品质评估和茶叶中生物碱提取及含量检测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参考了国内及国外对茶叶中生物碱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 对茶叶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最主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茶叶中生物碱及测定其含量, 评估茶叶的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