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彭然 《中国矿业》2021,30(8):161-165
为了研究多灾种链生灾害对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的影响,对煤矿事故的多种灾害如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顶板事故、水灾、火灾和煤尘爆炸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链生灾害的类型,并分析了链生灾害的发生原因,分析表明灾害发生区域重叠性和灾害间的诱发性是链生灾害发生的基础,使各灾害发生链生耦合。总结了现有的应急救援体系和针对单种灾害的救援模式,发现救援模式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多灾种链生灾害的事后救援工作,没有形成多灾种综合救援体系,相应增加了应急处置和救援的难度。详细阐述了链生灾害对灾害预防手段和防控主次关系变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对救援模式、应急预案、救援队伍、应急制度等整个救援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链生灾害是建立在多尺度、多时空、多诱发性的一种复杂的链生耦合过程中,给煤矿灾害防控和救援体系带来很大影响,亟需完善针对多灾种链生灾害的现代应急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2.
应急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动态持续过程,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及相关机构针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事前预防、事中应对处置、事后妥善应对管理)建立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机制。总结梳理了当前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进展,提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由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恢复与重建4个阶段组成。针对当前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细化各地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建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应急管理系统,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论矿井瓦斯突出防控体系的“四道防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发生,通过建立科学的煤矿瓦斯灾害防控体系,提出了由"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救援"组成的"四道防线"。运用合理的防治瓦斯灾害事故模型,分析论证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剖析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处理各类瓦斯灾害事故关键环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井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研究矿井灾害救援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矿井灾害应急救援系统,以及内容丰富的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数据库和知识库,实现了矿井地图的可视化管理,动态模拟演示各种事故的避灾路线,为灾害预防和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致因的分析,揭示了近年来大多数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并未发生在人人警惕的高瓦斯区域,而发生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低瓦斯"安全"区域的新特点,以及灾害应急救援的薄弱环节致灾的规律,论证了应急救援的重要性;基于权变理论对应急救援决策进行分析,提出及时了解、正确分析突发事件或原发性灾害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应对,控制其致灾隐患是应急救援的关键;分析了以往对应急救援事后评价的片面之处,提出在界定救灾决策者的责任时,不仅要评价救灾决策实施效果,而且应根据在当时仅能掌握的部分灾情条件下,决策者是否选择相对较优的救灾方案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有效的展开应急救援,利用对煤矿开采情况的全面了解,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煤矿灾害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以GIS与VB6.0为开发平台,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和GIS软件建立了可视化的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开发表明,该系统拥有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和技术库,能将煤矿井下的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灾害影响区域、通讯与救灾设备分布等与矿井救灾密切相关的信息都在地图上动态显示,并能实现远程互动救援.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煤矿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抗灾救灾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有效的展开应急救援,利用对煤矿开采情况的全面了解,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煤矿灾害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以GIS与VB6.0为开发平台,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和GIS软件建立了可视化的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开发表明,该系统拥有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和技术库,能将煤矿井下的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灾害影响区域、通讯与救灾设备分布等与矿井救灾密切相关的信息都在地图上动态显示,并能实现远程互动救援.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煤矿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抗灾救灾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有效的展开应急救援,利用对煤矿开采情况的全面了解,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煤矿灾害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以GIS与VB6.0为开发平台,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和GIS软件建立了可视化的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开发表明,该系统拥有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和技术库,能将煤矿井下的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灾害影响区域、通讯与救灾设备分布等与矿井救灾密切相关的信息都在地图上动态显示,并能实现远程互动救援.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煤矿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抗灾救灾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矿井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和ArcGis Engine技术,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矿井灾害应急救援系统,提供了平面矿图和三维矿图,使其救援目标更形象具体,还提供了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数据库和知识库,使其救援更加及时和准确。并能动态模拟演示各种事故的避灾路线和SMS短信服务功能,为灾害预防和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我国煤矿近几年来的安全现状,应急救援不力是我国煤矿事故后果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介绍了我国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的主要特点,阐述了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应急能力的内涵,其主要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4个阶段。最后构建了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应急救援任务、危险源监测、日常建设工作、培训与演练、通讯与报警系统、救援行动支持和恢复阶段等7个一级指标来评估全矿应急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11.
白领国  李源汇 《钻探工程》2021,48(S1):216-220
目前,大直径钻孔救援技术多用在矿井发生事故后的快速紧急救援,属于“事后”被动等待救援,为实现传统的被动等待救援向积极自主逃生转变,将大直径救援钻孔与矿井避难硐室结合,提前构建灾害应急逃生系统。结合大直径单人救援钻孔在某煤矿避难硐室应急逃生系统中应用实例,分析了救援钻孔的布置、结构设计原则,重点研究了救援钻孔的成孔方法选择、分级扩孔工序、钻进参数、钻井液工艺、成井设备等钻探技术,并对大直径救援钻孔的适用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实施大直径单人救援钻孔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是规避灾害发生和降低灾害危害的有效措施。建设羊拉铜矿变形区智能监测系统,对矿区变形区域及周边山体、井下巷道进行变形观测,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对山体和井巷变形监测数据的智能化在线采集及分析,可以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是规避灾害发生和降低灾害危害的有效措施,通过羊拉铜矿变形区智能监测系统建设,对矿区变形区域及周边山体、井下巷道进行变形观测,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对山体和井巷变形监测数据的智能化在线采集及分析,可以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有时一种灾害可以导致其他灾害的连带发生,煤矿井下灾害的发生往往是多种灾害并发,对煤矿安全生产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此,在研究自然灾害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井下突发状态与人员紧急救援协同系统。对一种或者多种灾害的发生进行检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紧急救援。结合现场的实际应用与应急演练情况分析,该综合系统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降低自然灾害发生对煤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煤业公司煤层顶板较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近距离煤层下煤层顶板破碎等因素,巷道支护困难,易发生冒顶.通过生产实践,探索设计出一套预防煤巷掘进巷道冒顶事故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工艺技术,为今后复杂煤层地质环境条件下,煤巷掘进工作面的冒顶预防及处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煤矿热动力重大灾害中的几个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煤矿发生的重特大事故进行统计表明,热动力灾害(火灾与爆炸)是煤矿重特大事故中占比最高、致灾最严重的灾害。当前对其成灾原因、致灾作用和救灾风险等还认识不足,导致对热动力重大灾害的预防和处理仍缺少有效方法与技术,造成热动力重特大事故至今时有发生、救援处理常面临困境。针对防范与遏制煤矿热动力重大灾害的迫切需求,通过系统的国内外案例统计分析、亲历的事故救援经验总结和长期的深入研究与思考,凝练提出了煤矿热动力重特大事故防治需要解决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采场中气、固相可燃物(瓦斯与煤)复合燃烧及点火特性,热动力灾害致灾因素与通风系统耦合的致灾作用,热动力灾害救援的不确定性风险特性与应对。为解决这些科学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完善瓦斯抽采与顶板控制技术,预防含瓦斯混合空气的形成,减少和控制矿井顶板周期来压造成的压电效应,消除瓦斯燃烧或爆炸的最初点火源,提高矿井的防灾能力;掌握冲击波与烟流在通风系统中传播范围及致灾程度的规律,构建可靠通风系统和有效避险系统,提高矿井的减灾能力;开发发现和处理不确定性风险的方法与技术,提高矿井的救灾能力。这些科学问题的研究解决,可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提高预防煤矿热动力灾害、防止事故扩大和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为防范与遏制热动力重大灾害事故、保障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兖矿新疆硫磺沟煤矿针对矿井受水、火、瓦斯、冲击地压四大灾害影响的实际,在深入分析人、机、物、环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牢一个观念、落实三项制度、严把三个关口、形成全员合力"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新模式,从源头防范隐患,在过程中根治隐患,实现了由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变,确保了矿井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质量控制必须贯穿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杜绝施工质量事故,确保工程质量创优。  相似文献   

19.
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救援成功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2月25日,平邑某石膏矿发生垮塌事故,多人被埋井下。救援人员经过共同努力,将被困井下36天的4名幸存矿工成功救出,创造了中国矿山救援史上第一个通过地面打孔救援的案例。针对该案例,对矿山事故救援、矿山地质灾害预防及治理、地面钻进大口径钻孔应急救援技术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矿井灾害可视化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河北金牛能源集团东庞煤矿为例,通过对矿井情况的全面了解和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控件mapx建立了可视化的矿井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系统拥有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将井下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灾害影响区域、通讯设备分部等与矿井救灾密切相关的信息在地图上动态显示,并且将其属性信息与图形信息紧密结合,图文并茂,为矿井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