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柳林泉域是山西省19大岩溶泉域之一,同时也是吕梁市及柳林县、中阳县、方山县1市3县饮用水水源和区域内多数大型企业的供水水源。沙曲矿位于柳林泉泉域内,矿区内下组煤与柳林泉关系密切,下组煤带压开采过程中对柳林泉域水资源存在水质、水量两方面的影响。本文通过突水分析法,确定了矿区内下组煤突水系数及突水性分区情况,并计算分析了带压开采在正常情况下及突水情况下对泉域水资源量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2.
梵王寺煤矿位于神头泉域西南部深部埋藏径流区,下部主采9号煤层均带压开采,且突水危险性较大,开采后一旦底板突水,会影响神头泉域奥灰岩溶水环境,且会造成重大淹矿事故。本文在分析梵王寺煤矿开采9号煤层底板隔水层特征、底板奥灰水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突水系数法及五图双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从补给、径流、排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为保护神头泉奥灰水环境及煤矿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柳林泉域的周边界线、地层和含水特征,地质构造控水特征,水动力流场,探讨了煤炭开发对柳林泉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河东煤田中段煤炭开采对柳林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柳林泉域的周边界线、地层和含水特征,地质构造控水特征,水动力流场,探讨了煤炭开发对柳林泉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神头泉域地层构造受华北地质沉积构造背景控制。根据区域构造运动背景及勘探资料分析,提出对神头泉域含水层岩溶发育规律和富水性的认识:神头泉域奥陶系灰岩岩溶较发育、富水性较强,且其发育很不均匀,山前补给区以垂向岩溶裂隙为主,煤系地层下及排泄区灰岩以顺层岩溶裂隙或岩溶洞穴为主。根据区内钻孔资料统计,神头泉域内奥陶系灰岩顶界有厚度11~24 m的不透水段(奥灰顶部隔水段),对防治底板奥灰突水有利,但在断裂构造带、陷落柱发育处可能缺失。朔州矿区陷落柱很发育,目前的4个矿共揭露26个,绝大多数陷落柱有充填密实、不导水等特点;但也有个别陷落柱富水、导水,分析认为这与构造断裂有关。  相似文献   

6.
刘生优 《煤矿安全》2011,42(6):53-55
分析了桌子山煤田棋盘井矿区奥灰水特征和突水机理,认为对突水通道的探查与治理,是矿区防治奥灰水的关键技术。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采区(盘区)精细勘探技术;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奥灰水防治;奥灰水上掘进巷道的防治水技术;奥灰水上采煤工作面的防治水技术;实施防治水应急救援等6个方面,杜绝奥灰水害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建立潞安矿区3~#煤底板防治水质量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潞安矿区水文地质分析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3^#煤层底板太灰水和奥灰水的高压突水威胁进行了评价,阐明了潞安矿区在今后的深部煤层开采过程中,防治高突水威胁的奥灰水和太灰水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对矿井奥灰水水害防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焦易娥 《陕西煤炭》2012,31(6):105-107
对长期以来制约着澄合矿区中深部煤炭资源开发的奥灰岩溶水,从矿区奥灰岩的埋藏分布特征、岩溶发育特征及奥灰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矿井防治水工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帅 《煤》2015,(7)
对制约潞安矿区中深部煤炭资源开发的奥灰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梳理,从矿区奥灰岩的埋藏分布特征、岩溶发育特征及奥灰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几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奥灰水是晋东南地区煤矿安全开采主要的水害威胁之一,但由于以往水文地质勘查程度不够及系统性研究较少,奥灰水对煤矿安全开采威胁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通过调查洪山泉域范围内东南部10座矿井施工的深水井,绘制了洪山泉域范围内东南部奥灰水水位,并确定了流向,修订了其范围内10座矿井9+10号煤层奥灰水带压的范围,重新计算了突水系数。调查对比发现,区内奥灰水水位标高比煤矿预计的要低,流向与煤矿推测的有较大出入,实际9+10号煤层奥灰水带压的矿井较少。推测洪山泉域范围内9+10号煤层奥灰水带压的矿井由南至北将增多,面临的威胁将加大。研究成果对洪山泉域范围内煤矿乃至晋东南地区煤矿奥灰水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收集潞安矿区司马煤矿及周边矿井以往水文、地质资料,对司马煤矿15号煤层进行了带压开采分区划分,重新确定了井田内的奥灰水水位标高为635 m^638 m,并绘制了司马煤矿奥灰水等水位线图;计算了15号煤层突水系数为0.010 MPa/m^0.181 MPa/m,根据突水系数和底板完整性将司马煤矿全井田划分为非突水危险区、突水威胁区和突水危险区,并绘制了司马煤矿15号煤层带压开采分区图.针对突水威胁区、突水危险区分别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司马煤矿未来开采15号煤层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肥城矿区下组煤距离五灰和奥灰含水层较近,如何在不改变目前矿井排水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将这些煤层安全、高效地开采出来,不仅关系到煤矿的生产接续问题,而且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该文针对肥城矿区下组煤五灰和奥灰水的防治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五灰和奥灰的防治水措施,对类似条件下水害防治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奥灰水是汾源井田5号煤层开采的主要水害威胁。采用突水系数法对汾源井田5号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研究。分析了5号煤层底板奥灰水压、开采对底板的扰动破坏,隔水层阻水能力、承压水导升高度、奥灰顶部相对隔水层厚度等因素。结合井田钻孔资料,计算了突水系数,绘制了奥灰突水系数等值线图,划分了井田带压开采安全区、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和危险区。井田带压开采危安区的划分可为汾源矿井带压开采区采掘方案和矿井防治水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毛向阳 《中州煤炭》2016,(12):31-34
华北众多矿区,奥陶系灰岩承压水是构成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常因突水造成采面或采区,甚至矿井被淹。但由于地理、地质背景的差异影响,不同矿区奥陶系灰岩赋存特征、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及导、富水性,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承压开采危险性及危害程度也不尽一致。针对晋城矿区3号煤层开采受煤层底板奥陶系灰岩承压水威胁的实际,在对奥陶系峰峰组与马家沟组灰岩含水层岩性、裂隙发育程度与富水性、地下水赋存特征等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矿区3号煤层承压开采可行性,为矿井安全生产及承压水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奥灰水是鲍店煤矿石炭系太原组下组煤开采的主要水害威胁和重点防治对象。在水文地质勘探和深入分析、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推荐了下组煤首采区位置,并精细模拟了鲍店煤矿下组煤首采区奥灰疏降水量。模拟结果为:奥灰最大疏降水量为540m~3/h,降至安全水头的时间约30d。综合分析认为,该疏降水量符合模拟区的实际水文地质条件,该疏降水量可以作为下组煤开采水平或采区防排水能力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摘要:山西省离柳矿区是我国最大的主焦煤基地,双柳煤矿地处离柳矿区西部。双柳煤矿下组煤开采过程中,主要面临上部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和下部高压奥灰含水层的突水威胁,底板承受奥灰水最高水压达5--6Mpa。本文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和隔水层以及矿井充水因素,提出了双柳煤矿开采下组煤的主要防治水措施,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梁绍宾  毛向阳 《中州煤炭》2016,(5):110-112,115
针对晋城矿区煤矿开采3号、15号煤层承压开采水害受构造影响较大的实际,采用综合分析与影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区构造发育特征、形成机理和力学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煤层底板奥陶系灰岩地下水赋存特征及富水性,对断层发育特征及导、富水性对煤层承压开采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其结果为3号与15号煤层虽承压开采,但断层基本构不成与奥陶系灰岩地下水联系的直接通道,该研究成果对矿区承压区断层水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煤炭开采对水循环、水资源量及水环境影响较大。矿坑大量排水改变了地下水的运移规律,损害了矿区生态环境。在采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小含水层结构破坏程度,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是矿井建设面临的难题。以三交河煤矿煤炭开采为例,通过分析各煤层及其覆(伏)岩结构特征,计算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和采煤破坏的水资源量,认为上组煤开采对上覆含水岩组破坏较大,造成矿区水位超常下降,甚至疏干;下组煤开采对奥灰水影响较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实施保水采煤以减少对覆岩含水层的破坏、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任亚峰 《陕西煤炭》2020,39(1):65-69,50
煤层底板承压水突出是发生水害事故的原因之一,要减少该类事故的发生,需对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准确评价。为保障里必井田承压水带压开采的安全进行,基于煤层底板突水研究理论分析,采用常规突水系数法和等效厚度突水系数法,分别对里必井田内3#煤和15#煤的奥灰水突水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奥灰水对于3#煤的开采影响不大,但在局部构造及陷落柱发育地段及采区东北部区域仍存在一定的突水可能性;奥灰水对15#煤开采具有较大威胁,大部分区域具有较大突水危险性。等效岩层厚度法计算的突水系数考虑了不同性质岩层的岩石强度和阻水能力,计算更接近生产实际,结果更可靠;且在对突水系数法进一步优化后,其评价的结果可以更精确。  相似文献   

20.
采煤活动会影响天然水化学环境,改变地下水中的无机及有机水化学成分。以保德煤矿为研究区,采集地表水、地下水及矿井水,综合利用Piper图、Schoeller图、三维荧光光谱图,从无机与有机2个方面分析矿区水化学特征及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德煤矿地表水、泉水和奥陶系灰岩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和HCO3-Ca,但位于滞留区的钻孔新鲜水化学类型为SO4-Na和SO4-Mg;位于弱径流区或滞留区的奥陶系灰岩水样K++Na+浓度大于径流区水样,而Ca2+(Mg2+)浓度则相反,主要受离子交换作用和采煤活动的影响。地表水和泉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殖酸类物质,奥陶系灰岩水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色氨酸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主要是通过微生物产生的,而矿井水有机质类型为色氨酸、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及腐殖酸,这是受采矿活动影响,奥陶系灰岩水流经煤层,将煤中的腐殖酸类物质溶滤形成矿井水。地表水中UV254和TOC值较其他水样高,与地表河流中树叶等植物的腐化溶解有关,矿井水中UV254和TOC较奥陶系灰岩水较高,与煤层中腐殖酸类物质的溶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