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采用气流磨处理工业级Cu2O,可有效减小颗粒粒径和分布范围,得到平均粒径约为0.98μm的微纳米Cu2O;通过抑菌、抑藻、铜离子渗出速率、浅海浸泡等试验探讨了微纳米Cu2O防污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工业级Cu2O,微纳米Cu2O的24 h抑菌、抑藻率可分别提升约28.82%和21.82%,使防污涂料具有更优异的实海综合应用性能和防污性能;相对于纳米级Cu2O,基于微纳米Cu2O的防污涂层具有更稳定、可控的铜离子渗出性能,避免了因纳米Cu2O引起的前期铜离子"暴释"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以及后期铜离子渗出率不足而导致的防污效果欠佳等缺陷。  相似文献   

2.
船底防污涂料用氧化亚铜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溶液电解工艺制备出了船底防污涂料用的氧化亚铜粉末。研究了电解液组成及其浓度、电解温度以及电流密度等因素对氧化亚铜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到了电解法制备氧化亚铜的优化工艺条件:[NaCl]=250g/L,[NaOH]=0.1~1.0g/L(pH=11.1~12.1),电解温度:80~85℃,电流密度:500~1500A/m2,[Na2CrO4]=0.03~0.05g/L。在此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Cu2O≥97%以上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氧化亚铜在防污涂料中的应用及法律法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霁  朱思彧  王健 《中国涂料》2012,27(5):26-28,32
主要阐述了氧化亚铜在防污涂料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了氧化亚铜作为杀虫剂对生物界和环境的影响等,并对世界各国针对含铜防污涂料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无氧化亚铜自抛光防污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丙烯酸锌树脂,对无氧化亚铜自抛光防污涂料的配方及防污性能、电化学性能、配套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工作,表明该无氧化亚铜自抛光防污涂料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底面漆配套性能等。  相似文献   

5.
6.
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其在防污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氧化亚铜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防污剂,具有低毒、价廉等优点,同时存在易沉降、释放速率不稳定等缺点。而纳米氧化亚铜的释放速率稳定,可改善涂料的防污性能。就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海洋防污涂料中的应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宫慧勇  蒋晶晶  刘韶泽  郭永  李作鹏 《化工进展》2015,34(11):3915-3925
回顾了近年来不同形貌Cu2O纳米晶体、Cu2O纳米笼和纳米骨架的合成及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一维Cu2O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比较了不同形貌Cu2O的制备方法并指出了合成的关键步骤。比较了不同形貌Cu2O晶体的光催化性能,总结指出具有更多高活性{110}晶面或高指数晶面的Cu2O晶体有显著的光催化性能。最后总结了不同形貌Cu2O的控制合成方法,指出Cu2O的可控合成机理研究、非传统多晶面的Cu2O及具有完整晶面Cu2O纳米笼的合成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提出Cu2O在光催化领域的主要问题是稳定性较差且光催化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8.
肖雪红  徐凯  潘哲 《化学与粘合》2020,42(4):245-248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粒径约为4μm的二十六面体氧化亚铜(Cu2O)结构,采用Cu2O还原三氯化金(AuCl3),使金(Au)纳米颗粒负载至其表面,形成Cu2O-Au异质结构型光催化剂,进一步利用XRD、SEM对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运用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对上述样品进行性能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了Cu2O-Au异质结构材料,与Cu2O二十六面体相比,Cu2O-Au异质结构型材料的催化降解性能显著提升,在实验进行390min时,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了62.4%。  相似文献   

9.
以硝酸铜为原料,乙二胺和氢氧化钠为络合剂,葡萄糖为还原剂,通过缓慢释放还原法制备纳米氧化亚铜。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组织结构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纳米氧化亚铜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硝酸铜浓度为0.35 mol/L、硝酸铜与葡萄糖物质的量比为1∶0.54条件下,可制得纳米氧化亚铜,平均粒径约29 nm。在纳米氧化亚铜投入量为0.4 g/L时,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确定了电解法制取氧化亚铜的最佳条件:氯化钠浓度300g/L;氢氧化钠浓度0.4-6g/L:重铬酸钾浓度0.1g/L;温度大于80℃;电流密度500-1000A/M ̄2。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纯度为95%以上的一级产品。  相似文献   

11.
溶剂热法制备铜与氧化亚铜纳米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溶剂热法,以五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无水乙醇为原料,在无水条件下通过乙醇还原氧化铜制得了形状均一、分散性较好的纳米铜颗粒;在有水条件下通过乙醇还原氧化铜合成出了一维氧化亚铜纳米棒。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物相与形貌分析。在实验中还发现反应温度与溶剂中水的加入量是影响乙醇还原性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决定了最终产物的相组成。  相似文献   

12.
氧化亚铜(Cu2O)因具有合适的带隙、光响应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光电化学(PEC)分解水和还原CO2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是最重要的PEC光电极材料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基于Cu2O光电极的制备方法,如电化学法、物理沉积法、滴涂法、热氧化法、化学浴沉积法等,同时对不同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本文对基于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来制备PEC光电极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由于Cu2O材料本身在电解液中易发生光腐蚀,光稳定性差,使得Cu2O光电极在PEC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本文综述了表面修饰、半导体复合等改性手段来提高Cu2O光电极的光稳定性,改善其PEC性能。最后指出Cu2O光电极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新的电极制备方法、开拓新的改性手段以及多种改性手段的综合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其PEC性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任郑玲  卢晨阳  王安杰  王瑶 《化工学报》2017,68(6):2611-2617
采用T型微混合器通过沉淀法,以氯化铜为铜源,氢氧化钠为沉淀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出了立方体氧化亚铜纳米颗粒。考察了进料流量、氢氧化钠浓度、抗坏血酸浓度和温度对产物氧化亚铜的形貌、粒度及其分布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进料流量的增大、氢氧化钠浓度的减小、抗坏血酸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提高,所制备的氧化亚铜颗粒的平均粒径减小、粒度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14.
可见光响应的"Cu核- Cu2O壳"型光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性染料结晶紫为目标污染物,金属卤化物灯为可见光光源,研究了自制的"Cu核-Cu20壳"微粒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可见光有良好的响应,当固液比为1500,光照120min,质量浓度为60mg/L的结晶紫溶液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8%和92%.检测结果表明,光催化过程中有氢氧自由基产生,染料发生了彻底的降解.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化学恒电位沉积方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和在ZnO薄膜上沉积氧化亚铜(Cu2O),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晶体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在ZnO基底上沉积得到了纳米级的Cu2O粒子并且具有明显择优取向,而在ITO导电玻璃上仅得到粒径为2—5胛的Cu2O粒子,没有明显的择优取向,对薄膜的生长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Performance of Cu2O/ZnO Solar Cell Prepared By Two-Step Electrodeposi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u2O/ZnO solar cell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were fabricated by an inexpensive two-step process. The process involves potentiostatic deposition of ZnO on NESA glass (tin-oxide-coated glass) followed by galvanostatic deposition of Cu2O to form Cu2O/ZnO/NESA solar cells with a short-circuit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2.08 mA cm−2,an open-circuit voltage of 0.19 V, a fill factor of 0.295 and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0.117%.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lar cells thus prepared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laminated 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heterojunction, and the crystallinity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each semiconductor.  相似文献   

17.
共聚醚酯的热失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热失重分析法(TG),研究了所合成的一系列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二乙二酯-5-磺酸钠(SIPE)、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和不同聚乙二醇(PEG)添加量的共聚醚酯(COPEET)在N2和空气气氛下,受热发生分解释放出小分子而失重的规律。结果表明:随聚乙二醇质量分数的增加,COPEET的热失重起始温度提前,且失重速率加快;在N2气氛下,COPEET的热失重起始温度均为350℃左右,而在空气气氛下的起始分解温度比在N2气氛下提前许多;在N2气氛下的热失重曲线只显示出一次分解现象,留下部分残留物,聚乙二醇添加量越多则残留物越少;而在空气气氛下会出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分解,且残留物极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