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渣处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冶金渣的产生、分类,以及渣处理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渣处理工艺的关键因素.简要介绍高炉渣处理技术及应用,重点介绍转炉渣处理技术的几种典型工艺及其特点.针对转炉熔渣的性质和传统工艺所面临的技术困境,阐述了宝钢BSSF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和技术优势.最后就冶金渣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渣处理技术的发展与钢铁行业的环境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冶金渣的产生、分类及其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渣处理工艺的关键因素,简要介绍高炉渣处理技术及应用,重点介绍了转炉渣处理技术的几种典型工艺及其特点,针对转炉熔渣的性质和传统工艺所面临的技术困境,阐述了宝钢BSSF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和技术优势,最后就冶金渣处理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对BSSF钢渣处理技术原理与工艺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江西长力转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BSSF滚筒法渣处理机组进行的工艺优化和设备改造,通过优化和改造,钢渣的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同时采用处理后炉渣返回转炉利用,取得了替代(部分)石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炉熔渣含有大量的热,将其回收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传统的水淬工艺对熔渣显热基本没有回收,干式显热回收技术得到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分析了熔渣显热回收的基本问题和技术难点;列举了已研究的各种干式显热回收典型工艺;介绍了旋转杯熔渣粒化技术、水蒸汽 甲烷重整渣热回收技术等最新研究进展,对不同回收工艺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展望了熔渣显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高炉熔渣干式显热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炉熔渣含有大量的热,将其回收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传统的水淬工艺对熔渣显热基本没有回收,干式显热回收技术得到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分析了熔渣显热回收的基本问题和技术难点;列举了已研究的各种干式显热回收典型工艺;介绍了旋转杯熔渣粒化技术、水蒸汽 甲烷重整渣热回收技术等最新研究进展,对不同回收工艺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展望了熔渣显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唐钢150 t转炉双渣冶炼技术工艺试验的研究分析,结合不同吹炼时期冶炼特点,确立了操作控制的关键措施,对倒炉温度、碱度、炉渣中的FeO和MgO含量及熔渣流动性等因素的合理控制,是取得良好脱磷效果的重要保证,运用控制轻烧白云石加入造渣的双渣生产试验使唐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熔融钢渣余热资源,元素资源高效利用及回收,针对熔渣转运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引起的温降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渣-包界面二维传热模型,研究了熔渣转运过程中通过改变渣包壁保温结构和烘烤渣包温度对熔渣温降及保温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对保温包壁结构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渣包的温降情况,采用保温包壁结构可以明显减小熔渣温降,熔渣温降减少42~75℃;渣包工作层以镁铝尖晶石浇注料组合较镁碳砖组合保温效果更加明显,温降幅度减少30℃;采用烘烤渣包预热工艺处理后,熔渣边缘平均温降速率由14.11℃/min降低到4.26℃/min;不同壁面结构保温效果经济性分析结果显示,渣包包壁采用镁铝尖晶石浇注料120 mm、高铝浇注料110 mm、轻质保温砖20 mm时,保温效果的经济性最优,可节省195 kW·h的电加热,有利于实现渣热高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比较的方法,论述了高炉炉渣处理新方法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实用价值,为冶金渣处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从原理上有所突破,采用粒化轮机械破碎熔渣、再喷水冷却渣粒,然后脱水的工艺。与传统渣处理方法相比,新方法生产更安全、能耗更低、更环保,生产出来的粒化渣经济利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熔炼渣的显热回收、降低钢铁冶炼能耗,提高熔炼渣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通过分析钢铁厂熔渣的处理和利用难点,提出了熔渣调质及泡沫化处理的干法粒化方法,通过引入金属铁提高熔渣的导热系数、熔渣泡沫化改善粒化效果,为解决干法粒化及熔渣利用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思路,并对干法粒化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炼铁》2014,(1)
通过对高炉水冲渣不同熔渣粒化工艺、渣水分离工艺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环保底滤法水渣工艺的新没汁实践表明,环保底滤法水渣工艺结合粒化塔熔渣粒化与过滤池渣水分离设施的优点,具有熔渣粒化效果好、渣水分离好、占地面积小、系统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系统故障率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