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城镇住宅节能空调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节能空调器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对我国主要城市住宅空调器寿命周期费用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目前我国城镇住宅空调器平均能耗水平较低,而节能空调器的价格比普通空调器高50%以上,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住户,采用节能空调器可节省运行能耗,但并不省钱,这是造成我国节能空调器市场占有率低的重要原因,为此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促进我国节能空调器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住宅空调方案寿命周期能耗和资源消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某高层住宅为例,按北京市和上海市两地的气候和建筑热工条件,对5种常见住宅空调设计方案的生产能耗和资源消耗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运行能耗调查数据,对3种常见住宅空调方案的寿命周期能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户式空调和集中空调方案的生产能耗、寿命周期能耗和资源消耗均显著高于分体空调方案。对于所研究的情况,水冷式集中空调方案的寿命周期能耗是分体空调方案的6.6倍,认为分散式空调仍然是目前最节能环保的住宅空调方式,盲目推广集中式空调会使我国住宅空调能耗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北京市住宅空调开机行为和能耗的真实状况和特点,2011年夏季通过在每台空调器上单独设置电表采用实测调查法对北京市某住宅小区中69台分体空调器的开机率和能耗状况进行了实测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住户空调能耗的最小值为6kW·h,最大值为596kW·h,平均值为161kW·h,最大值比最小值大了98倍。单台空调器的平均能耗为63kW·h,空调季空调器平均每天的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约为0.61h。单位建筑面积平均空调能耗指标仅为2.0kW·h/m2。空调器最大用户开机率为31.9%,最大日平均用户开机率为13.3%,空调季空调器平均用户开机率仅为6.0%。绝大部分住户自觉采取了空调行为节能措施,空调器为短期间歇运行,因此住宅分体空调方式的平均能耗水平很低,但不同住户的空调能耗差异很大,住户空调行为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某住宅楼夏季空调能耗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北京市1栋普通住宅楼夏季空调能耗进行逐周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住宅空调器装得多、用得少,平均能耗水平较低,并且各住户空调能耗的差异很大、集中度很高,20%的空调能耗大户消耗了全楼约70%的空调能量。该楼空调能耗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64,因此空调运行模式是影响住宅空调能耗的最重要因素,住宅空调行为节能的潜力和“耗能”潜力均很大。  相似文献   

5.
住宅空调方式的夏季能耗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兆坚  江亿 《暖通空调》2008,38(2):37-43
对北京市5栋住宅楼2006年夏季空调能耗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住宅空调方式的能耗特点,结果表明:住宅分体空调能耗特点是空调器装得多、用得少,平均能耗水平低,不同住户空调能耗差异大;同一个高档住宅区内,采用分体空调、户式空调(多联机)和集中空调的3栋高层住宅,夏季空调能耗指标之比为1∶1.8∶6.7;在住宅建筑中推广户式空调尤其是集中空调方式会使住宅空调能耗大幅度增加.认为我国住宅空调应坚持走分散式空调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空调能耗的现状,并结合现在国内空调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出现的节能新技术,提出了空调器的几种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住宅空调负荷和能耗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李兆坚  江亿 《暖通空调》2006,36(8):1-6,11
采用调查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城镇住宅间歇空调的冷负荷和能耗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住宅间歇空调的冷负荷和能耗特性与连续空调大不相同,现有的逐时空调冷负荷设计算法的误差较大;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对减少空调负荷和能耗的效果不明显,并可能起到相反作用;提高空调室温可以使空调能耗显著减少,空调室温提高1℃,一个空调季空调耗电量(按建筑面积计算)约减少1.4 kWh/m2;按照目前北京市的电价和空调器价格,节能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寿命周期的综合费用要比普通空调器多1 000多元。  相似文献   

8.
新型绿色空调-Genius(R)湿能空调器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种采用模块结构设计的新型绿色空调器进行了简介。它是一种具有独特除湿器和再生器的液体险湿空调器。本文结合该空调器的特点,并针对空调制冷目前面临的问题,如节能、空气品质及环保等,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篇论文通过一个点式住宅建筑模型,对住宅建筑空调方案的设计选择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以Energyplus动态软件作为模拟工具,分析了在满负荷及各种部分负荷状况下,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与住宅常用分体式空调器两种空调方案的能耗特性。通过定量分析,提出对于给定住宅建筑如何确定其空调系统形式更为节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徐米甘 《暖通空调》2000,30(2):79-79
目 ① 前城乡安装空调器的住宅比率飞速增长 ,但是 ,空调设备的安装方式未引起住户和建筑物设计师的足够重视 ,带来不少问题。外形各不相同的分体空调室外机 ,拖着电缆、管道 ,突出悬挂于建筑物外墙 ,既难看 ,又不安全 ,也不便于安装维护。虽然有少数新建住宅 ,已为室外机预留了较隐蔽的安装位置 ,但由于未妥善考虑冷凝器的排风散热问题 ,导致空调器运行状况不良。鉴于上述情况 ,提出以下几点看法。①新建住宅的设计中 ,建筑设计师一定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住户使用空调的可能比率 ,结合建筑物外观装饰设计 ,每户预留了一个或数个空调设备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住宅建筑节能潜力分析——除供暖外的住宅建筑能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镇民用建筑能源消耗分为北方地区供暖能耗、除供暖外的住宅能耗、除供暖外的一般性非住宅民用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四部分,着重分析了其中的除供暖外的住宅能耗。首先,阐述了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住宅建筑能耗水平较低,但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其次,针对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的刚性增长趋势,提出了住宅建筑节能的重点——住宅空调器升级与更新、降低照明能耗和减少家电待机损失。并分析计算了三个方面的节能措施所能达到的实际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赵丽 《暖通空调》2012,42(1):40-42
从不同方面比较了风冷式和水冷式单元空调机组的优缺点,包括机组能效比、名义工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机房面积以及对总体建筑环境的影响.指出了对于大型会展建筑中冷热负荷具有临时性的空调区域,分散式风冷单元空调机组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晰长江流域住宅居民采用分体式空调供暖供冷的行为特性,选取了4个典型城市的19户住户(均为新建住宅小区,家庭结构相似,采用一级能效房间空调器),对其空调房间全年温湿度和耗电量进行了连续一年的监测.结果 显示:住户采用空调供暖多集中在12月,夏季供冷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上旬,空调开启比例高于50%,且多发生在20...  相似文献   

14.
寿青云  裴晓梅 《住宅科技》2010,30(11):29-31
本文通过建立房间空调器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对不同能效比产品的EUAC值与使用年限、电价和耗能量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对长沙市70户居住建筑住户的能耗进行为期1年跟踪调查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了2户具有代表性的住户,从2006年12月19日至2007年2月27日进行了总能耗及各终端能耗的实测,将总能耗分解成照明、供暖空调、炊事热水、其他家用电器能耗4项终端能耗。居住建筑总能耗主要为供暖空调能耗与炊事热水能耗。导致住户终端能耗分布不同的原因主要为娱乐功能进入居住建筑,其次为住户的能耗设备种类及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Buildings in cities and the activities carried out therein use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a nation'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duce substantial quantities of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process. Residential buildings are a large contributor, partially as a result of the transport and housing activities of households. In this study, life cycle analysis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total transport and housing energy and emissions from a sample of 41 households in apartment buildings in the city centre of Adelaide, Australia and compare them with suburban households. The purpose of this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urban density option of higher rise dwellings offers a lower environmental impact than conventional housing. The analysis includes delivered energy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generated by motorised travel and activities within the dwellings, and the energy and emissions embodied in household motor vehicles and the apartment buildings. The total delivered energy consumption of apartment households was found to be lower than suburban households due mainly to higher car usage, particularly in the outer suburbs. However, the analysis of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provided a somewhat different comparison especially when they were considered on a per capita basis. The total per capita emissions for apartment households varied considerably but, on average, exceeded those of both the inner and outer suburban households. This resulted from lower occupancy rates and higher emissions arising from higher dwelling operational and embodied energy consumption. Overall, it cannot be assumed that centralised, higher density living will deliver per capita emission reductions for residents, once the combined per capita life cycle emissions from housing and transport have been accounted for. A more vigorous educational, promotional and regulatory approach is required to achieve greater operational and embodied energy efficiency in apartment buildings to fully realise the emissions-reducing potential of such buildings in centralised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7.
家用变频空调冷负荷分析与节能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宏亮  刘金平 《暖通空调》2003,33(6):119-122
通过实例对夏季不同朝向房间的冷负荷进行了计算,并对家用变频空调、定速空调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家用变频空调、定速空调夏季运行耗电量,将计算值与实际调查情况相比较,二者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