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秀梅  吴凡  徐殿成  陶陶 《计算机科学》2012,39(103):563-565
随着三维地图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三维建模技术也日趋成熟。借助于校园三维可视化的研究,详细阐述了基于ArcGIS平台的校园图书馆三维建模技术,包括基于符号建模、基于插件建模和基于DEM建模;讨论了每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并在ArcGIS平台上实现了校园图书馆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肖静 《软件》2013,(11):152-152,160
本文对虚拟校园的三维建模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介绍了三维建模的数据获取方法,分析比较了常用三维建模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研究三维数字校园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数字校园是数字城市的缩影,是虚拟校园建设的支撑平台。在综合分析现 有三维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上,以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为例,引入ArcGlobe 软件,讨论 了数字校园建设的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三维校园仿真的技术流程、不同起伏度的地面三维 模型的构建方法、地物景观模型的构建技术等。给出了三维校园仿真的具体实现方法,采用 LOD 和动态纹理匹配技术提高了三维建筑物加载和绘制的速度。论文给出的数字校园仿真 与建模的方法对正在开展的数字校园与数字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应用领域广泛。虚拟校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真实、直观地展现交互式三维校园场景。以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为例,探讨了基于三维建模、图像处理及数据库等技术建立虚拟校园的方法。用SketchUp软件创建三维模型,模型表面贴上纹理图片,利用ArcScene软件的三维可视化,实现了校园场景的建立,用户可以观看校园场景的各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校园虚拟漫游系统场景创建过程中,针对虚拟地形和复杂景观建模所遇到的地形面积大、形态复杂、建模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笔者在VR校园部分模型构建中使用AgisoftPhotoscan多视点3D建模技术。相比传统的三维建模软件,AgisoftPhotoscan软件易上手、简单,数据收集快速、高效,能快速自动完成3D模型构建。以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所建立的校园虚拟漫游系统为例,介绍Agisoft Photoscan多视点三维建模技术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ArcScene和SketchUp的虚拟校园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应用领域广泛.虚拟校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真实、直观地展现交互式三维校园场景.以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为例,探讨了基于三维建模、图像处理及数据库等技术建立虚拟校园的方法.用SketchUp软件创建三维模型,模型表面贴上纹理图片,利用ArcScene软件的三维可视化,实现了校园场景的建立,用户可以观看校园场景的各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园为例首先应用Auto CAD 2007对校园内建筑物、场地、草坪及附属设施进行三维建模,通过操作和研究使Auto CAD 2007三维建模技术和方法更加成熟和灵活,之后研究AUTO CAD 2007三维模型的应用,将建好的三维模型分类添加好图层以后加载到Arc GIS 9.2软件中,在Arc GIS 9.2软件中实现三维数字校园。最后通过三维建模的操作和研究及在Arc GIS 9.2软件三维数字校园的实现把Auto CAD 2007三维建模与3DS MAX建模做详细对比找出Auto CAD 2007三维建模比其他3D软件更加适合应用于GIS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三维建模是虚拟仿真系统设计的基础,本文以校园场景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基于校园的三维建模流程,并从如何提高三维建模中的逼真度和建模效率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杨旻  ;阮秋琦 《微机发展》2008,(9):177-179
虚拟校园是数字城市的缩影。以北京交通大学的真实校园场景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化、层次结构和纹理映射技术相融合的方法,通过运用实时可视化三维建模软件系统MultiGen Creator进行建模,创建了较为逼真的校园虚拟场景模型,并从数据库结构和组成模型的面片数两方面对其进行了优化,最后利用仿真系统Vega实现了校园虚拟场景的驱动显示。对于校园虚拟现实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成为完成逼真合理的大规模虚拟场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MultiGen Creator建模技术的优化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视景仿真系统的实时性能,降低系统资源开销,研究了MultiGen Creator三维虚拟场景建模关键技术,给出了Creator建模的详细实施过程,在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开发中采用了三维虚拟场景建模的综合优化技术和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渲染响应速度。项目运行结果表明,优化建模技术使得三维模型数据读取迅速,仿真效果真实流畅。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随机Petri网的协同服务事务处理模型与分析方法,分析企业协同服务中几个最具代表性的事务处理流程。以电子商务系统中的物流系统为例,分别对加入事务处理前后的流程应用模型进行等价化简,从而得到2类流程模型,并利用随机Petri网的性能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加入事务处理前后系统业务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角色模型的行政事务处理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对政府行政事务处理系统的特征和现状做一简要分析。然后在借鉴了相关企业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行政业务中角色的定义和角色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角色模型的政府行政事务处理系统的建模方法。最后探讨了这种建模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灰色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数据处理比较,对灰色模型预测能力、几个数据便可建立一个动态模型之说、拟合精度、数据处理方式、适用范围及灰色建模的理论基础提出质疑。认为灰色模型不是一个优良的模型,相反,却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基于MOST模型的移动对象全轨迹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以往建模方法的不足,在移动对象时空(MOST)模型基础上结合离散建模的思想提出支持过去、现在、未来信息处理的全轨迹模型。MOST模型不能处理历史信息,可以在基于点的建模方法之上采用线性插值的思想来解决。它可以处理当前、短暂的未来信息,可采用速度预测方法处理较长未来信息。给出全轨迹模型上3种速度预测方法及2种位置更新策略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three-node queueing network model of human multitask performance to account for interferences between concurrent spatial and verbal tasks. The model integrates considerations of single-channel queuing theoretic models of selective attention and parallel processing, multiple-resource models of divided attention, and provides a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modeling both the serial processing and the concurrent execution aspects of human multitask performance. The single-channel and the multiple-resource concep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models are reviewed. Experimental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queueing network model is summarized. The potential value of using queueing network methods to integrate currently isolated concepts of human multitask performance and in modeling 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 in general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对雷达信号处理的仿真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利用SystemVue仿真平台中专用的雷达模型库构建雷达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杂波环境下的雷达信号处理过程进行雷达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实现。首先,分析雷达回波生成过程及雷达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其次,研究雷达仿真模型库中目标模型、杂波/噪声模型、脉冲压缩模型、MTD模型、CFAR模型的功能作用及参数设置;最后,利用SystemVue仿真平台搭建杂波环境下雷达系统仿真模型,并基于矩阵类型的数据对雷达信号处理过程进行仿真。经过仿真,雷达系统模型的信号处理结果与理论相符,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人在阅读过程中的眼球运动具有一定规律,阅读眼动模型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知这些规律。针对现有阅读眼动模型建模方法复杂的问题,突破传统阅读眼动模型注视粒度处理和回视处理模式,提出了基于单词的阅读眼动注视粒度处理模式和基于熟练读者的阅读眼动回视处理模式,利用阅读眼动注视序列标注与自然语言序列标注的高度相似性,形成了阅读眼动注视序列标注方法,从而把复杂的阅读眼动建模过程转化成了简单的语言序列标注过程,并使用最大熵马尔可夫模型实现了所提出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描述阅读眼动任务,并且较易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实现。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不同型号簧片结构分析需重复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等工作的问题,基于Python对Abaqus的前后处理模块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增设特定的窗口和命令,形成专门针对空间可展单簧片结构分析的仿真模块和后处理程序.建立一套由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直接生成模型,可进行空间可展单簧片结构弯曲过程力学性能分析的系统.该系统为用户提供简单、快速的建模途径和自动化的后处理功能,使得空间可展单簧片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变得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9.
聂乾鑫  朱婷 《计算机仿真》2007,24(10):63-65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气动热力系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是发动机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中运用并行计算方法,根据涡扇发动机的各个部件特性进行建模和仿真,对发动机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进行计算和分析.在发动机模型非线性平衡方程中,运用块Broyden广义最小余数迭代法(GMRES(m))算法对非线性方程分块并行求解.并将具体模型的计算结果其他算法下的模型对比,显示了并行计算在速度上优于传统模型,可以用于发动机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20.
佟平  王英林 《计算机仿真》2006,23(2):232-235,244
介绍了知识管理对其工具可重构性的要求,展示了一个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对本体概念进行了介绍,将本体引用到知识管理工具之中,构建一个可重构知识管理系统,并对知识本体建模进行了论述。讨论了可重构知识管理系统对客户化定制的需求,其中包括知识结构的定制即企业本体建模和知识处理(录入、检索、显示等)界面的客户化定制。阐述了可重构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处理模板的应用模型;简要介绍了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最后结合本体定义,给出了基于XML实现的几种知识处理模板定制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