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始写通讯实属无奈. 2002年,刚参加工作的我被分配到车间从事车工工作.车工工作是枯燥无聊的,每天都不得不在旋转的卡盘前无奈地站8个小时,日复一日的地拷贝生活,那叫一个寂寞.为了打发旺盛的精力,填塞内心的空虚,工作之余我顺手涂鸦了几篇"豆腐块"投到矿上的广播站,没想到马上就被播发了.第二  相似文献   

2.
王星 《当代矿工》2007,(10):30-30
"该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希望以后大胆些,与同学打成一片."这是老师在我学生时代期末评语栏中写得最多的一段话.我从小就特别胆小,不善与人交往,在人多的场合说话都会满脸通红,甚至语无伦次.这一性格一直伴我到参加工作,常常困扰着我.可如今,熟悉我的朋友都说我上进心强,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是怎么转变的呢?这还得从我平生仅有的那两次演讲经历说起.  相似文献   

3.
当阅读着还散发着淡淡墨香的2019年第11期《当代矿工》杂志,看着自己撰写的《游走于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的文章,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岁月如梭,蓦然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不得不感谢《当代矿工》杂志,她是我走向写作成长的沃土,促进了我写作能力乃至事业的进步和改变。在人生事业的成长道路上,如果能遇到工作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那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我庆幸自己遇到了这样这位良师益友——《当代矿工》。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的尴尬场面,而我那一次遇到的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堪境地,幸亏我"好汉不吃眼前亏",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5.
曾在中学课本里读过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志愿军战士的确是最可爱的人。或许是我生活在煤矿的缘故,我始终觉得矿工兄弟同样是最可爱的人。由于煤矿特殊的工作环境,造就了矿工们粗犷、豁达、乐观、坚韧、吃苦耐劳的品性与精神。在百米井下,这些铁汉们用有力的臂膀和大自然进行着搏斗,把沉睡千万年的乌金捧出地层深处,为人们带来光和热,帮助人们驱散了黑暗与严冬。善于满足的矿工们面对着艰苦的工作环境和不太丰厚的收入,却也知足常乐。有时在井下紧张工作的间隙,矿工乐观的性格便显露出来,大家开着无伤大雅的“荤”…  相似文献   

6.
蓦然 《当代矿工》2001,(4):58-58
有一天,上井后洗澡,在澡塘内我趁班长的头脸上涂满洗头膏时偷了班长的一串钥匙.钥匙偷到手,我一阵激动兴奋,迅速离开澡塘.回家路上,我想象着班长找不到钥匙后那抓耳挠腮的着急相;想象着班长因开不了换衣箱光着身子猫一样蹲在澡塘等待救援的悲惨劲儿;想象着他把自己所有的锁一把把费力地砸掉再更换上新锁的懊恼样儿,我越想越高兴……哼起了"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路过小河时,我瞧那黑乎乎的河水挺顺眼,便把偷来的那串钥匙扔进了河里.  相似文献   

7.
我钟情老歌     
我是一个老歌迷,这个"老"有两层意思:一是已年过花甲;二是喜欢的多是几十年前传唱的老歌,特别是前苏联老歌曲.尽管当前风靡歌坛好歌、新歌不绝于耳,可我却仍对那些老歌情有独钟.不管是抒情的民歌还是战斗的进行曲,一听到那轻柔、那激昂的旋律,我的精神会立刻为之一振,浮想联翩,我的魂、我的梦就被牵回共和国初创时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  相似文献   

8.
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光辉旗帜,不断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群众积极攻坚克难勇于奋进.在我参加工作多年来,身边总有一位位鲜活的普普通通党员身影,时常演绎着一幕幕感动人心的画卷,激励着我更好的工作,积极向鲜艳的党旗靠拢,举起右手,屈指成拳,从心底里发出铮铮誓言. 1988年6月,我参加工作,来到峰峰矿务局牛儿庄矿掘进区04队工作.时任班长宋春峰是一位二十四五岁的棒小伙,工作中,他总是干在先,抢先干,向掘进面迎头运料时,2.2米、2.4米、2.6米的工字钢,别人刚扛了两趟,他却用同样的时间扛了三趟,对班组里年老体弱的职工如常安排干些体力较轻的活儿;别的班组前进两架棚子,而我们班却经常出现前进三架棚子的现象,有人背地里喊宋春峰"二杆子",而我却由衷地佩服他这种积极奉献、勇于攻坚、努力进取的精神,我积极向他学习,学着他的样子干.  相似文献   

9.
我是你爸     
雪歌 《当代矿工》2001,(2):49-49
虽然经过再三的努力和争取,我还是下岗了。 下岗的我很无奈。首先遭遇的是妻子让人难以忍受的冷嘲热讽。而且,时间不长这种嘲讽又很快像流感一样传到了女儿身上,动不动她就会对我说,你有钱吗?那语气和神态和妻子如出一辙。一时间,我真正成了家庭中的一  相似文献   

10.
"何书记,你看这次我也是不小心的,处罚就免了吧。""我是书记,也有责任,我先把我自己罚了再说。"在双龙煤业机运队,职工苏智奇因违反劳动纪律要接受处罚,正在向该队支部书记何修才求情。处理工作"严"字当先在该矿,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铁面秀才"何修才,工作中以"严"著称,自担任机运队支部书记以来,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将基层党务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带领支部成员认真学习,率先开展"一周一会议,一周一总结,一周一汇报"的工作方式。在他的办公桌上,有厚厚的一摞笔记本,认真记录着他入党6年来的工作日记。  相似文献   

11.
正家书,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很多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安全帮教方式。微信,如今"互联网+"时代通讯的新宠,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结合在一块时,会产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呢?"亲爱的老公,你好,还记得嫁给你时我说自己最在意你说的是一句话是什么吗?现在告诉你,不是那句‘我养你’,更不是那句‘我爱你’,而是那句‘陪你一辈子’。作为妻子,我并不在乎你挣钱多少,只在  相似文献   

12.
每当用指甲刀修剪指甲时,一抹阴影总会划过脑际。左手小指那歪曲的指甲如针刺一般,醒眼而刺目,让我时时警记,井下工作要喊醒了干,在工作时和工友的配合是如何的重要。我是重庆煤炭集团石壕煤矿的一名掘进工,主要负责在后方搞运输,装支架。2003年3月10日的那个早班,我和一名工友负责拉车,顺便装装金属梁子,这是班长在安排工作交代的。在掘进队,把金属梁子捆绑在矿车上运进掘进碛头,是减轻劳动强度的一种省力的方法,也是掘进队常用的。当我们将矿车拉到堆码金属梁子的地方,看着这些堆砌着的12号工字钢梁子,工友有点犹豫,“我看我是甩不上去的,…  相似文献   

13.
多年过去了,我仍然珍藏着一套《峰峰孙庄矿志》,打开那烫金的墨绿色封面,一股油墨清香扑面而来。翻开这本凝结着我的心血和汗水的矿志,字里行间充溢的编写组的集体智慧和热忱不由得让我回想起编修矿志的点点滴滴,一幅幅昔日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放。一、紧急受命编修矿志2009年初,正在紧张工作的我接到领导下达的命令,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参与到编修《峰峰孙庄矿志》的工作中去,为《峰峰煤矿志》第二版编修做好前期准备。从全矿各单位  相似文献   

14.
一个周末,我在公园游玩时,微风中突然飘来一股淡淡的清香,寻着花香,看到了花园中粉色的玫瑰花,突然我的心被重重刺痛了,平时忙于工作、学习,竟把陪伴我长大的那棵小桃树淡忘了,看到玫瑰花才想起了它。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6月,我到孔庄煤矿宣传科学习,正是这一契机,让我与《当代矿工》结缘。在没进宣传科之前,我是一名"偏科"的文学爱好者,也是名副其实的散兵游勇,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我喜欢阅读。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还有过作家梦。那正是我迷恋小说的时期,每到周五,我都要抱着一本或几本借来的武侠小说回家,吃完晚饭,锁好房门,兴致盎然地埋头苦读,常常熬一个通宵还不过瘾,那真是废寝  相似文献   

16.
陈丹萌 《当代矿工》2005,(10):32-32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爱,而父母的爱却是最无私、最博大宽广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我二十多年的生活中,父母就像一缕清晨的阳光,时刻给予我温暖和关爱。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哥哥和我在农村老家,父亲在煤矿当工人。在八十年代,谁家要是有一名工人,是一件很光荣的  相似文献   

17.
"四年内经历了两次瓦斯爆炸事故。""在那里凡是有积水的地方都能看到瓦斯冒泡。""那时候到县城买东西,他们听说我是干煤矿的就不跟我说话了,也不知道该怎么接着往下聊。"提起过去的煤矿生活,陕北矿业韩家湾煤炭有限公司综采队张增彦有着感慨,也有说不完的话,在煤矿工作近25年的时光,让他经历了煤炭市场从萧条到黄金十年再到"寒冬"的转变,也让他见证了煤矿工人一步步的华丽转身。"说起安全管理,现在年轻的职工或许都不能理解,觉得  相似文献   

18.
开始写通讯实属无奈。2002年,刚参加工作的我被分配到车间从事车工工作。车工工作是枯燥无聊的,每天都不得不在旋转的卡盘前无奈地站8个小时,日复一日的地拷贝生活,那叫一个寂寞。为了打发旺盛的精力,填塞内心的空虚,工作之余我顺手涂鸦了几篇“豆腐块”投到矿上的广播站,没想到马上就被播发了。第二天,就有工友向我道喜,  相似文献   

19.
故事发生在三年前的一个冬天.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凌晨,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从梦中惊醒,睡眼朦胧地看了看表,才四点多钟.是谁这么早打来电话?我摸起话筒."喂,你好,哪里……""是……是德杰吗?你快回来一趟,你娘突然病了……"我一听就明白:准是打错了,打电话也不看看号码,吓人一跳,还搅了我的好梦.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     
父亲从小生活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可我母亲并不争光,连续生了三胎女娃。父亲整天愁眉苦脸、心事重重,结婚十几年,连个传宗接代的人也没有,心里着急啊! 父亲40岁那年,我出世了。我出世那一天,父亲激动得彻夜难眠,并且一改常态对母亲百般恩爱。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