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针对在优化高维函数时,细菌觅食优化算法性能不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细菌觅食优化算法.将固定的趋化步长改进为非线性递减的自适应游动步长,提高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引入维度自适应学习算法,对每个趋化周期内得到的当前最优细菌进行维度自适应学习一次,提高了解的精度和搜索效率;将精英细菌作为Tent混沌映射的初始点对符合迁徙条件的细菌进行位置初始化,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在解的精度和收敛速度等方面均表现更优,具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K-means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及簇数K的选择敏感,导致聚类结果不稳定,会对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的检测结果产生重要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细菌觅食优化算法(bacterial forag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FOA)和K-means相复合的入侵检测算法(HIDS)。HIDS算法首先基于距离阈值方法动态确定簇数K,再利用BFOA优化生成初始聚类中心,使得选择的初始聚类中心达到全局最优,从而解决了K-means算法的聚类结果不稳定的问题,进而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率。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测试算法性能,将HIDS在KDD99数据集上进行试验测试,入侵检测率可达98.33%。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率并且降低误检率。  相似文献   

3.
细菌觅食算法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传统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 网络,提出一种结合细菌觅食算法(bacterial foraging algorithm,BFA) 的改进型BP网络(BFA-BP),并将其用于图像压缩.为克服传统BP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算法引入BFA特有的复制和驱散操作,以提高网络收敛速度,加强全局寻优能力.对标准测试图像进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重建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基于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用于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路径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并导致收敛速度慢.为此,在路径长度、有效景点区域数量、路径平滑性和路径障碍距离等约束条件下,构造一种适应度函数模型,以评价漫游路径的质量.提出混合细菌觅食优化思想的改进蚁群优化(bacterial foraging optimization an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BFO-ACO)算法,采用禁忌表优化策略解决传统蚁群算法的死锁问题,提高算法初期的路径多样性,通过引入细菌觅食算法的复制和驱散机制,提高收敛速度,跳出局部最优值.实验结果表明,BFO-ACO算法可在多约束环境下以较少的迭代次数获得高质量的漫游路径,为漫游路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细菌觅食算法趋化、复制、迁徙操作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云模型和遗传算法相关理论引入,对细菌觅食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在趋化操作中运用X条件云发生器自适应调整细菌灵敏度,控制游动步长,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在复制操作中利用遗传算法交叉编译原理,设计交叉算子和遗传算子对算法的复制操作改进,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和种群的多样性;在迁徙操作中,利用正向正态云发生器,修正非线性自适应的迁移概率,增强了算法全局寻优能力。最后将改进后的算法应用于自动组卷系统,并与遗传算法进行实验结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改进的细菌觅食算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一些仿生算法应用于图像分割时其搜索速度缓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细菌觅食算法,并将其应用到图像分割领域。首先,把传统细菌觅食算法的趋化算子的固定步长替换为动态步长,把其迁徙算子的固定迁徙概率替换为动态迁徙概率;然后,利用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作为特征,并使用改进的细菌觅食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改进细菌觅食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在准确率和速度方面都优于其他传统仿生算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图像增强的自适应性,首先将细菌的自适应趋向因子引入到细菌觅食算法中,然后将提升的细菌觅食算法和非完全Beta函数结合而去获得最佳的灰度变换参数,最终实现对降质图像的最大程度的自适应增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升的优化算法可以更好的优化Beta函数的参数,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图像整体对比度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密度带有“噪声”的空间聚类应用(DBSCAN)聚类算法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 输入参数敏感、对内存要求高、数据分布不均匀时影响聚类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方法的DBSCAN算法改进方案数据分区中使用遗传思想的DBSCAN算法(DPDGA)来提高聚类质量.利用遗传算法改进K-means算法来获取初始聚类中心;对数据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划分的每一部分使用DBSCAN算法进行聚类;合并聚类的结果.仿真实验表明,新方法较好解决了传统DBSCAN聚类算法存在的问题,在聚类效率和聚类效果方面均优于传统DBSCAN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监督信息指导聚类过程,提出自适应半监督邻域聚类算法(adaptive semi-supervised neighborhood clustering algorithm, SSCAN)。引入监督矩阵与距离度量结合,构造合理的相似矩阵;充分利用监督信息,通过标签信息矩阵与流形正则项结合调整模型,改善聚类效果。在多种数据集进行试验,并与其他聚类算法作对比,结果表明,SSCAN可以充分利用监督信息,提高聚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模型参数人工凭经验和需要反复实验才能确定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PCNN模型.以最大类间方差函数作为细菌觅食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采用细菌觅食优化算法搜索最优参数的图像分割算法,避免了人工实验设定参数的盲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实现文本图像分割,并且分割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和细菌觅食算法的温度控制器,重点研究了菌群优化粒子群(BFO-PSO)算法的性能,包括突变、交叉、步长变化、趋化步骤和细菌的生命周期等。利用MATLAB仿真平台将其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算法(PID)及粒子群算法(PSO)进行控制效果对比,发现该方法效率高。与传统PID和PSO调节的PID相比,细菌觅食优化算法的智能PID在系统响应速度和系统稳定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提出了固定电压和自适应变步长电导增量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固定电压法将光伏阵列的工作点调整到最大功率点附近,然后启动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实现精确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证明,该自适应变步长电导增量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最大功率点,避免了最大功率点处的振荡,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能量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易受摩擦力、端部效应和测量扰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PD型迭代学习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根据误差的大小在线智能地调整学习增益,从而抑制扰动,并在控制器的微分系数上引入指数学习增益,实现收敛速度与跟踪精度之间的折衷;从理论上证明了自适应PD型ILC的收敛性,分析了该控制算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与传统PD型ILC相比,自适应PD型ILC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大大地减小了跟踪误差.  相似文献   

14.
由于适应度比例选择法在进化过程中使得蜜源的多样性受限和早熟收敛.因此,按照蜜源当前的性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选择策略的蜂群算法(SABC)来动态地调节选择压力,使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能力达到平衡.从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很大地提高了蜂群算法的寻优能力,在收敛速度和精度上优于基本蜂群算法.  相似文献   

15.
电液振动台加速度波形再现控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电液振动台的控制精度,在三状态控制器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加速度随机波再现实时自适应控制方法.介绍三状态控制器的作用及实现方式,利用RLS自适应滤波器实时辨识系统的逆模型,并基于自适应逆控制原理利用逆模型辨识结果对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修正,使系统的响应信号能够高精度再现参考信号.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自适应变步长的功率控制技术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移动通信系统中一种自适应变步长的功率控制算法。在此算法中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功率控制比特格式自动调整功率控制步长,然后与固定步长功率控制进行比较,可以更好的克服信道衰落所带来的影响。由于对接收功率测量的精确程度决定了功率控制的效果,因此在功率控制机制中功率测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在单站无源定位中滤波的性能容易受到初始值和系统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的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观测信息和新息,引入自适应因子,对在滤波过程中的误差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合理自适应调整,保证得到较稳定和高精度的滤波值,从而提高算法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AUKF算法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及其衍生算法中的修正协方差滤波算法(MVEKF)和UKF算法相比,对系统噪声的鲁棒性更好,体现在滤波的收敛速度和滤波精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是一种性能更加优越的算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个针对麻醉术中血容量不足的实时智能监测告警算法:统计告警算法.该算法综合了血压、心率、脉量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能够提供足够的诊断支持信息,并可随时调节告警灵敏度,通过Kappa分析,在线状态下新算法与麻醉师的诊断结果一致性为76%;并基于LabVIEW平台设计了算法的系统框图和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