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选择1,1,1,-三氯乙烷为糠醛和水萃取分离的溶剂,建立错流和逆流模拟计算框图,采用试差法模拟错,逆流分离结果,模拟结果表明,1,1,1-三氯乙烷是糠醛和水分离的有效溶剂,在N=3时,萃取分离后糠醛含量达99%以上,萃余液中糠醛含量可降至0.07%以下,模拟结果为进一步工业化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用70%和80%乙醇的已烷液(v/v)作为萃取剂,对酸值为28.60%的米糠混合油进行多级错流和逆流液—液萃取脱酸研究.分析讨论了脂肪酸萃取因子与脂肪酸含量、萃取溶剂比(即:萃取剂/混合油)的关系以及理论级数与脂肪酸萃余率、萃取剂的乙醇体积浓度与萃取效果等之间的关系,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氧化-萃取耦合模拟油品深度脱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别溶有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的正辛烷溶液为模拟油品(硫含量均为1 540μg/g),以WO3/ZrO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萃取溶剂,考察氧化-萃取耦合工艺参数对BT和DBT脱除率的影响,确定模拟油品氧化-萃取耦合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氧化-萃取耦合脱硫机理。结果表明,在氧化-萃取耦合脱硫优化条件下,即耦合脱硫温度60℃,耦合脱硫时间90 min,氧化剂用量V(油)∶V(H2O2)=33.3∶1,催化剂用量0.02 g/mL油,萃取溶剂用量V(溶剂)∶V(油)=1∶1,此时BT和DBT脱除率分别达到92.40%和97.46%。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有机溶剂、萃取次数、萃取温度、料液比四个因素对米糠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得到最佳米糠油提取工艺条件。实验表明,米糠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 B2 C3,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萃取次数为3次,萃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5,在次工艺条件下,米糠油提取率达到18.84%。  相似文献   

5.
新型促渗剂噻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分别对相转移催化剂法和DMF(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法合成新型促渗剂1,2-苯并异噻唑-3(2H)-2-丁基-1,1-二氧化物(噻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改进了原始DMF溶剂法的生产工艺,当温度为100 ℃,糖精钠、溴代正丁烷和DMF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10时,产率超过88%.经减压精馏,溶剂DMF可回收循环使用,回收率达99%以上.实验中使用醇析法分离提纯产品,纯度(质量分数)达99%以上.改进的DMF溶剂法是一种更加经济、更适合工业化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6.
加盐萃取精馏分离苯中低含量正庚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高纯度苯,须除去粗苯中正庚烷等杂质,在正庚烷质量分数较低时,苯与正庚烷之间的相对挥发度趋近于1,采用萃取精馏进行分离存在萃取剂耗量过大等缺点,溶剂加盐萃取精馏克服了萃取精馏的缺点,该技术是目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方法,其在分离醇—水、酯—水等极性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技术应用于非极性体系的研究刚刚起步.这里采用加盐萃取精馏方法对苯-正庚烷非极性体系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盐的类型、盐的质量分数、溶剂体积比等因素对分离苯-正庚烷两组分的分离效果影响,并分析了上述因素对其相对挥发度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采用DMF为溶剂(溶剂与原料液体积比为1∶1)加KSCN(质量分数为13%)分离苯中低含量正庚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其相对挥发度在全组成范围内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初步萃取了甲胺磷原油中的精胺,并测定了相同条件下甲胺磷原油在不同萃取剂中的分配系数、分离系数等,同时研究了相比、萃取温度、萃取级数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剂和适宜的工艺条件:用混合溶剂A(Va1.Va2=4:1)做为萃取剂,相比为1:1,萃取温度为55℃,经十级萃取,甲胺磷原油总萃取率≥85%,萃余相中精胺含量降至1.710%.  相似文献   

8.
乳状液膜处理低浓度含酚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pan80 煤油 NaOH乳液液膜体系处理低浓度含酚废水的实验方法和最佳操作条.分析了乳水比、油水性、Span80的用量、NaOH浓度、萃取时间等对除酚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低浓度含酚废水处理最佳工作参数为:Span80含量3%,乳水比1∶4油内比1∶1,萃取时间9~12 min,内水相NaOH浓度为1%~1.5%,除酚效率达95%以上,达到国家对工业废水中酚的最高允许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流程软件对甲苯-乙醇共沸体系进行了萃取精馏模拟分离研究。应用Flash 2模块来筛选出萃取精馏的适宜溶剂为正丁苯。确定了萃取精馏的工艺流程,并且通过灵敏度分析模块分别考查了萃取精馏塔和溶剂回收塔的进料板位置、回流比以及溶剂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当溶剂质量比为2.2时,产品乙醇的质量分数可达99.9%,甲苯可达99.5%,溶剂回收率约为99.5%。  相似文献   

10.
超声辅助作用柴油深度氧化脱硫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催化氧化脱硫是降低柴油硫含量的非加氢脱硫工艺,在催化氧化溶剂抽提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波为反应提供能量。采用H2O2-甲酸作为氧化剂将辽河直馏柴油中的硫化物氧化成相应的砜,考察了氧化反应时间、温度、剂油体积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为28 kHz,超声功率为200 W,H2O2和甲酸体积比为1∶1,萃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一次萃取10 min,萃取剂与油体积比为1∶2的条件下,反应氧化剂与油的体积比为1∶10,温度为50 ℃,氧化反应时间为10 min为较适宜的条件,其脱硫率达到87.8%。  相似文献   

11.
以某炼厂高粘度润滑油馏分油为原料,进行了NMP溶剂精制的小试研究.首先进行单级抽提试验,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并借助数学手段,确定了NMP精制的适宜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NMP的假三段抽提试验及脱蜡试验.结果表明,无水抽提适宜操作条件为:抽提温度87℃,剂油体积比为0.75,在相同条件下,NMP单级抽提精制油收率为9...  相似文献   

12.
焦化柴油非加氢精制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自行研制的FS化学精制剂和FS01络合捕集剂对两种焦化柴油进行精制,以改善焦化柴油的质量和储存安定性。该方法精制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是缓解目前无加氢能力的炼厂精制焦化柴油的良好途径。结果表明,在剂油质量比为1:350时,焦化柴油色度降低,两种焦化柴油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从7.9.8.7 mg/100mL降低到1.5,2.4mg/100mL,柴油收率在99.5%以上。精制后柴油储存安定性显著提高,储存3个月后,其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仍小于2.5 mg/100 mL。精制后的焦化柴油,直馏柴油和催化裂化柴油按体积比1:1:1调和后,各项指标均达到-10#轻柴油国家标准要求,且调和油的储存安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大庆涠洲混合减二线脱蜡油为原料,先后进行了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标定、多级静态及中试规模的糠醛溶剂精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为2块。剂油体积比为5.47∶1的假二段实验与剂油体积比为3.2∶1的假四段实验精制油的黏度指数均可达到100,收率分别为64.07%与66.01%。具有4块理论板数的中试装置在剂油体积比为3.27∶1条件下得到的精制油黏度指数为101,收率为70.5%。精制油产品质量能够满足HVI150SN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沈北减二线馏分油NMP和糠醛精制小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沈北混合的减二线馏分油为原料,分别进行NMP和糠醛溶剂精制的对比。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式回归了精制油收率及质量与操作条件的关系,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分别确定出NMP和糠醛精制的操作条件,使NMP精制油与糠醛精制油的质量相近,即60℃折光率为1.450,脱蜡油的粘度指数为95。NMP精制的操作条件是剂油质量比为1.41,抽提温度为70℃,NMP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0%,精制油收率为91.8%。糠醛精制的操作条件是剂油质量比为1.93,抽提温度为95℃,精制油收率为85.3%。试验结果表明,在精制深度相当的条件下,NMP精制和糠醛精制相比,剂油质量比下降了近40%,精制油收率提高了近7%,充分说明NMP精制要明显优于糠醛精制。  相似文献   

15.
催化裂化油浆综合利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石化总厂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糠醛为萃取溶剂,有效地将油浆的可裂化组分与稠环芳烃分 离。考察了抽提温度,剂油质量比和停留时间对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抽提温度为60 ℃ ,质量剂油比为 2∶1,停留时间30min时,油浆的分离效果较好。产品中精制油饱和烃的质量分数达80%,具有良好的催化裂化性 能,抽出油可作为芳香型橡胶填充油的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16.
微波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党参中的黄酮,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中黄酮的质量浓度。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黄酮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党参中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为1:30,萃取温度85℃,萃取时间15min。在最优条件下测得党参中黄酮的提取率为2.87%,相对标准偏差为0.878%(n=5),回收率在99%~102%。  相似文献   

17.
微波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党参中的黄酮,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中黄酮的质量浓度。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黄酮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党参中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为1:30,萃取温度85℃,萃取时间15min。在最优条件下测得党参中黄酮的提取率为2.87%,相对标准偏差为0.878%(n=5),回收率在99%~102%。  相似文献   

18.
Theseparationofgermaniumfromacidicleachliquors,especiallyinzincproduction ,hasattractedgreatattentionbecauseofits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in dustry,suchasinfraredandfiberoptics ,catalystsandsemiconductordevices.Atpresent,thebestwaytoreco vergermaniumist…  相似文献   

19.
润滑油馏分油加助剂NMP溶剂精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物理抽提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润滑油精制过程中氮化物脱除率,即在润滑油NMP精制过程中加入助剂,使其与氮化物进行反应,从而脱除油中的氮化物,使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好。考察了NMP溶剂加助剂精制的碱氮脱除效果及对精制油性质和收率的影响。经过NMP溶剂加助剂单级抽提试验及假三段试验表明,NMP溶剂加助剂精制可有效脱除馏分油中的碱性氮化物,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对精制油收率及折光率无显著影响。单级抽提适宜操作条件:剂油体积比为1.0,抽提温度为80℃,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7%。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87%,60℃折光率为1.4598,碱氮的质量分数为67μg/g。假三段试验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剂油体积比为0.75,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5%,上段温度为80℃,中段温度为70℃,下段温度为60℃,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88%,在60℃时折光率为1.4601,精制油碱氮的质量分数为57μg/g。  相似文献   

20.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mass cut-offs were used to treat oil/water emulsion, and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cluding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on permeate flux and removal rate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c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meate flux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is influenced by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practical pressure is chosen to be 0.3 - 0.7 MPa for the PEG with molecular mass cut-offs of 8 000 and 0.7 - 1.0 MPa for the PEG with molecular mass cut-offs of 2500 ; and the practical temperature is chosen to be 25 - 32℃.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of ultrafiltration also influence the permeate flux and removal rate of CODCr. Th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of intermittent cross-flow operating mode is easier to be influenced by blocky polarization and contamination than that of sequential cross-flow operating mode. Removal rate of CODCr in intermittent cross-flow and sequential cross-flow condition can be maintained at about 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