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文元  孙俊才  季士军 《化学工程》2004,32(6):44-46,56
利用分相法制备了Na2O B2O3 SiO2 Al2O3 TiO2系统的多孔玻璃微珠。研究发现: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分相温度从590℃到610℃,分相时间从24h到48h,玻璃微珠的平均孔径都在增大;当盐酸的浓度小于0.5mol/L时,玻璃微珠的孔径随着酸浓度由0.1mol/L到0.5mol/L的增加而增加;当盐酸的浓度在0.5mol/L到1mol/L时,玻璃微珠的孔径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反而减小。当Al2O3的质量分数由0.5%增加到1.5%,玻璃微珠孔径在减小;当TiO2的质量分数由0.5%增加到1.5%,孔径则反而在增大。当玻璃的质量分数为Na2O7.50%,B2O329.20%,SiO261.80%,Al2O31.5%和TiO20.5%时,分相温度590℃和时间为24h,酸浓度和处理时间为0.1mol/LHCl和48h时,可制备出孔径分布小于50nm的光催化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相法酸浸制备了Na2O-B2O3-SiO2-Al2O3-TiO2系统的多孔玻璃微珠.当玻璃的成分(质量分数)为Na2O7.50%,B2O3 29.20%,SiO2 61.80%,A12O3 1 5%和TiO2 0.5%时,分相温度590℃和时间为24h,酸浓度和处理时间为0.1 mol/LHCl和48 h时,可制备出孔径分布小于50 nm的光催化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钛微米球形颗粒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毅  张智丹  沈上越  李珍 《硅酸盐通报》2005,24(3):96-98,101
以硫酸钛为原料,尿素为均一沉淀剂,制备出单分散的二氧化钛微米球形颗粒,研究不同反应物浓度和溶剂对二氧化钛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出二氧化钛微米球形粒子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硫酸钛的浓度为0.2mol·L-1,尿素的浓度是2mol·L-1,表面活性剂(DBS)的浓度是0.005~0.01mol·L-1,溶剂为丙酮或乙醇。  相似文献   

4.
电解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全钒液流电池的储电能力。为了降低全钒液流电池的生产成本,在国内首次采用流动型电解槽电解还原法,研究了采用相对廉价的五氧化二钒(V2O5)代替价格昂贵的硫酸氧钒(VOSO4)为原料制备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制备技术;研究了阳极电极材料、电解电流密度等对制备电解液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充放电测试分析和比较由两种原料制备的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Ru Ir/Ti为阳极,多孔铅板为阴极,3 mol·L-1 H2SO4为阳极电解液,1.5 mol·L-1 V2O5+3 mol·L-1 H2SO4粉末混合溶液为阴极电解液,40 m A·cm-2恒流电解得到的电解液不但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可逆性,且电流效率高和电能损耗低,完全可以满足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硫酸对蜂巢石吸附材料改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改性蜂巢石对Mn~(2+)的吸附特性,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硫酸改性条件对蜂巢石比表面积、孔容、孔径的影响;对改性蜂巢石和未改性蜂巢石做了SEM和XRD对比分析;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硫酸改性蜂巢石对Mn~(2+)的最佳吸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为0.50mol/L,改性时间为30 min,温度为35℃时改性最佳,改性后蜂巢石比表面积、孔容分别达到21.15 m2/g、0.053cm3/g左右,平均孔径为5 nm;SEM和XRD对比分析发现,改性后蜂巢石表面变得粗糙蓬松,微孔增加,空隙率和孔道通透性提高,出现了Ca SO4·2H2O单斜晶体;改性蜂巢石投加量和溶液的p H值是影响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当溶液p H值为5,改性蜂巢石投加量为4 g/L,Mn~(2+)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时,对Mn~(2+)的去除率达85%以上,吸附量超过10.0 mg/g。  相似文献   

6.
卢斌  胡科  刘琪  孙俊艳  张丁日 《硅酸盐通报》2013,32(7):1443-1448
本文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作为混合硅源,通过两步溶胶-壤胶法和常压干燥工艺制备出轻质多孔的SiO2气凝胶,并采用凝胶时间的测定、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BET吸附等手段对SiO2气凝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和前驱比(物质的量)、乙醇(EtOH)和前驱体比(物质的量)、碱浓度对溶胶-凝胶过程和SiO2气凝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H2O∶ EtOH∶ HCl∶ HH4OH的物质的量为1∶4∶6∶1.8×10-3∶0.144时制备出的SiO2气凝胶性能最优,其密度、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为0.15 g·cm-3、944m2 ·g-1、2.264cm3·g-1和9.592 nm.  相似文献   

7.
以硅酸钠(Na_2O·3.27SiO_2)和硫酸为原料,酸性条件下,采用并流混合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考察老化搅拌时间,静置陈化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等条件对制备粉体的影响,以视比容值,吸油值,XRD,BET,SEM,TEM等方法对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条件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粉体形貌均匀,分散度较好;粉体与以往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为工业的扩大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基础。经表征,粉体比表面积577.022 m~2/g,孔容1.728 cm~3/g,平均孔径18.585 nm。  相似文献   

8.
以半乳糖为原料,常压下硫酸催化水解制备乙酰丙酸,探讨了半乳糖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等对乙酰丙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催化水解制乙酰丙酸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半乳糖浓度0.4 mol·L-1、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60 min、硫酸浓度3.5 mol·L-1,在此条件下,乙酰丙酸产率最高达到64.2%.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回收的废玻璃在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下短时间烧结制备出具有一定孔隙度和强度的过滤用多孔玻璃.废玻璃破碎成细颗粒后过筛,并在32 MPa的压力下模压成型,压坯在640℃到670℃的温度区间内烧结.实验结果表明,试样在670℃烧结30 min可以获得合适的抗弯强度(12.84 MPa)和开孔率(29.4%),此时的多孔玻璃具有明显的烧结颈,平均孔径为10 μm左右,平均氮气通量和水通量分别为13600 m3 m-2h-1bar-1和693.4 m3 m-2h-1 bar-1.  相似文献   

10.
《化学工程》2015,(12):1-5
以5种市售拟薄水铝石(PB)为氧化铝前驱体,硝酸为胶溶剂,采用海藻酸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球形氧化铝颗粒,采用静态氮气吸附-脱附仪与智能颗粒强度试验机进行表征,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拟薄水铝石的胶溶指数、酸处理浓度及恒温恒湿过程对球形氧化铝颗粒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拟薄水铝石的胶溶指数是其粘结性能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γ-Al_2O_3孔结构与强度的关键因素,随着胶溶指数的增大,γ-Al_2O_3比表面保留率逐渐减小,孔容与孔径保留率先减小后增大,强度值逐渐增大;酸处理浓度对γ-Al_2O_3物性的影响规律为随着酸处理浓度的提高,孔容、孔径减小,强度及比表面增大;经过恒温恒湿过程,在保证孔结构的同时能够极大地提高γ-Al_2O_3颗粒的强度,优化的恒温恒湿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11.
玻璃的脆性受玻璃成分和结构、玻璃的微观和宏观缺陷、表面环境影响。玻璃原子结构聚合程度的减少和各向异性结构(层、链)的形成,提供了剪切变形,降低了无机玻璃脆性。此外,较高的摩尔体积表示结构较开放,使形变容易,造成较小的脆性。  相似文献   

12.
贾厚富 《玻璃》2013,40(1):22-24
结合数十年的生产经验,论述夹胶、夹绢、强化玻璃制作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对常见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刘国粹 《玻璃与搪瓷》1994,22(4):42-49,53
薄板玻璃的用途、组成和成形工艺刘国粹(成都光明器材厂610051)CompositionanFormingProcessofThinSheetGlassanditsApplication¥LiuGocui(State-RunGuangmingMate...  相似文献   

15.
无铅磷酸盐封接玻璃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分析了传统铅基封接玻璃对环境的影响,综述了无铅磷酸盐封接玻璃的特点、组成和制备、基本结构与性能及其研究方法,讨论了组成对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对这类新型封接玻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陈双七  刘成雄 《玻璃》2011,38(12):15-17
“中国洛阳浮法工艺”经过了40年的自主创新,技术装备水平和品种、质量显著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对建材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冯明良  高炜  韩彤 《玻璃》2010,37(11):27-28
介绍了我国浮法特种玻璃和以浮法工艺生产或试生产的特种浮法玻璃的现状,并展望了特种玻璃及其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硅酸盐平板玻璃进行恒温恒湿培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玻璃的MgO和Na2O的析出量,采用荧光X-射线分光计法测定了玻璃风化后的表面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该玻璃的总析碱性能随恒温恒湿处理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的增加呈增加趋势,Na2O的析出量对温度敏感,MgO的析出对Na2O的析出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
钨酸盐玻璃的红外与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