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两相混合烧结法制备Pb(Zn1/3Nb2/3)O陶瓷。结果表明:在一定烧结温度下起始两组元可以共存形成复相结构,从而改善材料了的温度特性,成功地获得了低烧,高介,具有X7S温度特性的温度稳定型PZN复相陶瓷。/  相似文献   

2.
卞建江  钟永贵 《材料导报》2000,(Z10):155-157
研究了B位分别掺杂Sn^4+、Zr^4+、Ce^4+对(Pb0.45Ca0.25)(Fe1/2Nb1/2)O3(PCFN)陶瓷的烧结行为、微观结构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样品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烧结(1200℃/2h),B位大半径离子的掺入使介电常数降低,适量的B位掺杂能不同程度的改进PCFN陶瓷的综合微波介电性能。用这种材料做成的带通滤波器在中心频率为928.4MHz下,插入损耗为2.469dB,满足插入损耗应小于3dB的要求,在移动通信中有着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石锋  孙玮 《功能材料》2007,38(A02):846-847
在Ba(Zn1/3Nb2/3)O3微波介质陶瓷的A位用K^+取代Ba^2+形成固溶体,研究其对于系统烧结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A位K^+的引入有效改善了系统的烧结特性,使烧结温度下降到1300℃以下。这是由于系统中产生了氧空位造成的,空位的生成增加了系统中的缺陷,促进了离子的相互扩散,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1-x)CaTi03-xLi1/2Sm1/2TiO3系列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研究了该体系的相组成、烧结性能和微波介电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x=0.1—0.9tool范围内,(1-x)CaTi03-x(Li1/2Sm1/2)TiO3体系均形成了单一的斜方钙钛矿结构;x=0.1—0.5和x=0.6—0.9组分的最佳烧结温度分别为1250和1300℃;介电常数εr、无载品质因数与谐振频率乘积Qf值、谐振频率温度系数Tf均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0.7时,1300℃下保温5h烧结得到的材料的微波介电性能为:εr=116.5,Qf=3254GHz,Tf=42.43×10^-6/℃.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添加过量PbO后的Pb(Zn1/3Nb2/3)O3-PbTiO3(PZN-PT)系陶瓷,并研究了其相结构及介电性能、在(1—x)PZN—xPT(0.1<X<0.2)系陶瓷体中,添加过量PbO提高了钙钛矿结构的稳定性,但过多地添加PbO不利于提高其介电性能,当PT的摩尔浓度为14—19mol%时,这些组分最大介电常数和温度的关系与频率无关,而其介电常数的温度特性仍随频率变化而弥散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掺杂Na2O-CaO-B2O3(NCB)氧化物的C(0.)(Li1/2Sm1/2)0.7TiO3(CLST)陶瓷,研究了NCB掺杂量与晶相组成、显微结构、烧结性能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NCB掺杂量在1wt%~15wt%范围内没有杂相生成,晶相仍呈斜方钙钛矿结构.随着NCB添加量的增加,陶瓷致密化温度和饱和体积密度降低,介电常数ε~r、无载品质因数与谐振频率乘积Qf值也呈下降趋势,频率温度系数Tf向正方向增大.NCB氧化物掺杂能有效地将CLST陶瓷的烧结温度由1300℃降低至900℃.添加12.5wt%NCB的CLST陶瓷在低温900℃烧结5h仍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εr=73.7,Qf=1583GHz,Tf=140.1×10^-6/℃,满足高介多层微波器件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_(1-x)Sr_xCoO_(3-y)导电陶瓷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烧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烧结体的致密度取决于预烧温度、烧成温度及保温时间,此外还与成型方法等因素有关。在1000~1300℃保温2~15h获得了高密度、导电性良好的立方钙钛矿型La_(1-x)Sr_xCoO_(3-y)(x=0.5,0.6)陶瓷材料。用X射线分析了材料的相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王莹邓超  孙克宁 《功能材料》2007,38(A04):1415-1418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均匀的N1/3Co1/3Mn1/3(OH)2前驱体,通过配锂煅烧制备出结晶良好的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讨论了反应条件(如pH值、氨水浓度及烧结温度)对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共沉淀反应合成工艺条件。应用XRD、SEM分析材料的组成及结构特点,采用电化学分析方法表征材料的性能。XRD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结晶良好的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且阳离子混排程度较小。SEM分析表明,合成的正极材料粒度均匀,形貌为球形。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首次放电容量为162.32mAh/g(2.8-4.3V),循环100次后的可逆容量保持率达到90.23%。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甲酸盐/柠檬酸盐溶液酒精脱水的方法制备出均匀的、结晶的、立方钙钛矿结构的(Sr1-xCax)TiO3微粉.借助于XRD、SEM、TEM及粒度分析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粉末的相结构、粒度、组成以及微观形态.研究表明,(Sr1-xCax)TiO3粉末的粒径和组成与溶液的pH值、焙烧温度、酒精与溶液的比例,以及酒精清洗、干燥步骤等因素有关.此外,还考察了粉末的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0.
Pb(Fe2/3W1/3)O3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半化学法,即硝酸铁代替传统氧化物混合法中的三氧化二铁与PbO和WO3浆料混合,经850℃,2h预烧,一步合成了钙钛矿单相的Pb(Fe2/3W1/3)O3(PFW)预烧粉体;再经870℃和2h烧结,得到了纯钙钛矿相的PFW陶瓷,其理论密度大于98%,在1kHz时的最大介电常数εmax为8000,高于二次合成法和传统氧化物法制备的PFW陶瓷,表明半化学法对制备PFW陶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12.
制备了纯钙钛矿相Pb(Fe1/2Nb1/2)O3(PFN)陶瓷,研究其介电性能表明,PFN陶瓷无论退火与否都存在弥散性相变(DPT)现象,未退火试样εmax对应的温度Tm不随测量频率变化,退火试样的Tm随频率变化,即表现出Tm频率色散现象,结合XRD分析,指出PFN应属弛豫铁电体。  相似文献   

13.
田雨霖 《功能材料》1992,23(1):44-49
目前,制备 Pb(Zn_(1/3)Nb_(2/3))O_3(PZN)基陶瓷电容器,最主要的问题是形成有害于介电性质的焦录石相。实验表明,固相反应法很难合成钙钛矿结构的 PZN 陶瓷,于1000℃经固相反应的产物是含立方焦录石的混合物。在 PZN 中添加0.53mol 的 Pb(Fe_(2/3)W_(1/3))O_3(PFW),试样中的钙钛矿相超过97%。通过对 PFW 结晶化学和烧结机理的分析,证明在 PZN 中添加 PFW 能减少或抑制焦录石的形成。本文报导了 PZN-PFW 二元系陶瓷的相关系和介电性质,探讨了钙钛矿相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氧化物一次合成法制得了纯钙钛矿相的 Pb(Fe_(1/2)Nb_(1/2))O_3陶瓷。经介电和热激发电流的测量,发现热激发电流峰温度和介电峰温度不一致。用过渡相区模型作了较好的解释。认为它仍为典型的弛豫型铁电体。本文对其介电弛豫不明显,即△T(0.1—100kHz)=0℃的原因以及 Nb~(5+),Fe~(3+)离子在氧八面体中所处的状态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Pb(Ni1/3Nb2/3O3-PbZrO3-PbTiO3,即xPb(Ni1/3Nb2/3)O3-(1-x)Pb(ZrδTi1-δ)O3(0.2≤x≤0.6,0.2≤δ≤0.5)三元系固溶体的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压电活性较高的配方位于准同型相界(MPB)附近,压电常数d31值可达260×10-12C/N.讨论了结构相变对压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Pb(Ni1/3Nb2/3O3-PbZrO3-PbTiO3,即xPb(Ni1/3Nb2/3)O3-(1-x)Pb(ZrδTi1-δ)O3(0.2≤x≤0.6,0.2≤δ≤0.5)三元系固溶体的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压电活性较高的配方位于准同型相界(MPB)附近,压电常数d31值可达260×10-12C/N.讨论了结构相变对压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测试了掺钛铌镁酸铅系列铁电陶瓷介电和热释电温度梯,观察到自发和场诱导正常铁电体-驰豫型铁电体-顺电体相互转变的现象,在分析这一相变的特点和相应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驰豫型铁电体钠米极性微区的动态结构模模型。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测度了铌锌酸铅基系列陶瓷PZN-BT-PT(85-10-5,80-10,75-10-15)的电致伸缩应变,电滞回线和介电性能,研究了它们的电诱应变同极化强度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选取居里温度不同的两组元,对其中一组元包覆PT,再与另一组元混合烧结,制备出满足X7R 温度稳定特性的复相陶瓷.用TEM观察了PT包覆前后粉末的颗粒形态,结果表明,PT较好地附着 在颗粒表面PT包覆层的存在抑制了两相的固溶反应,使材料保持复相结构,改善了材料的介电温度特 性分析了 PT包覆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法制备(Ba1-xSrx)(Zn1/3Nb2/3)O3微波介质陶瓷,研究微结构对介电性能的影响.随着系统中Sr2+含量的增多,介电常数和温度系数发生异常呈现非线性变化,这是由于氧八面体的畸变而导致的相转变造成的,相转变的发生相应影响了极化以及极化模式.相转变及氧八面体畸变对介质损耗没有明显的影响,介质损耗受到Sr2+含量及烧结温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