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鍛工下料是不是准确,对节約原材料有很大的作用。現在介紹一种簡单、准确的計算方法如下: (工件直徑~2÷材料直徑~2)×工件长度=下料长度 [例1]齿輪的下料材料直徑是φ50公厘。工件直徑加加工余量、火耗是105公厘。工件厚(长)度加加工余量、火耗是25公厘。下料长度=(105~2÷50~2)×25=(11025÷2500)×25  相似文献   

2.
我厂所处理的小鑽头,是厶18高速鋼制成的,直徑2.5公厘,全长110公厘,刃部长80公厘;要求处理后变形量不超过1/10公厘,硬度达到Rc59~60。为了校直回火后弯曲了的小鑽头,我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先用热电偶把爐子(小型箱式煤气爐)的温度控制在500℃左右。在爐膛里放一个平盘(图1)。平盘的大小要根据小鑽头的长短而定,它的边长最好要比小鑽头长些。平盘的两边要往上弯些,以免  相似文献   

3.
我們使用的熔爐是新改裝的座爐,爐子的內徑550公厘,有四个进風口,風口的直徑是50公厘,斜度是10°,風压是250公厘水柱高。每批加入爐料的配料比是:鑄铁屑100公斤;二級回爐铁100公斤;硅鉄2.4公斤;錳铁2.7公斤。按照以上配料比计算,铁水的化学成分应为含碳量3.15%、含硅量1.6%、含錳量0.9%。熔化时爐料的加入次序如下:  相似文献   

4.
喷砂校直法     
噴砂校直法是我厂工人鄒錦均同志采用成功的。这种方法很簡便,适用于1)淬火硬度在Rc45以上的工件(硬度低效果小),2)直徑40公厘以下的棒形工件和厚度15公匣以下的板形工件。所用的設备主要是噴砂机,压縮空气压力3.0~3.5气压(也可以用4.0~4.5气压),砂粒大小0.8~1.0公厘。噴砂咀內徑是6公厘。  相似文献   

5.
我厂车制的6-6-3锡青铜摩擦圈零件(图1),加工后变形很利害,280公厘内径变形达0.20~0.30公厘;因此我们便研究採用再结晶退火方法,来减少工件变形。退火时是在焦碳爐中把工件加热到650~750℃,一般以650~700℃为宜,750℃以上有局部有色金属蒸发的现象,而且结晶粗大。保温时间还没有具体数据,我们以20公厘厚度试用保温1小时;保温后把工件放在空气中冷却(图2)。经过再结晶退火后的工件,车削后变形下降至0.02~0.05公厘。我  相似文献   

6.
在热处理工作中,經常会碰到一些形状虽然簡单,但表面并不对称的工件。这种工件淬火时很容易变形,校直十分困难;虎鉗鉗口板就是其中的一种。我們处理的鉗口板形状如图1所示,用45号鋼制造,要求硬度达到Rc40~45,全长弯曲不超过0.20公厘。起先采用的热处理方法是:830~840℃盐浴中加热8分鐘后,淬入8%盐水中  相似文献   

7.
試样:已經摩損的元器,Y13碳工钢。设备:电爐1个,1.5千瓦;300℃温度計1支;铁桶1个;机器油(或錠子油)5公斤。处理规范:加热温度200~230℃;保温时間1.5~2小时。 結果:尺寸变化范圍是5~40公忽(=′0.001公厘);硬度降低Rc1~2个单位。  相似文献   

8.
盐浴爐一般是用电阻发热器来启动的,从开始启动到可以开始工作,至少要五个小时。我厂改用一种特殊輔助电极来启动盐浴,启动的时間可以縮短2/3以上:启动中温盐浴只要一小时三十分鐘到两小时,启动高温盐浴只要三小时。这种輔助电极的构造很簡单。如图1,把一根直徑18~22公厘、长250~350公厘的低碳鋼圆捧1,紧紧地鉚在一根直徑22~27公厘、长300~350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答     
[问]我们想把碳工具钢制成的冷冲模,采用快速加热法进行热处理,但不知具体加热规范如何。 (南京潘春官) [答]如果冷冲模材料是(?)7(?)、(?)8(?)、(?)12(?),快速加热可以采用这样的规范: 1.把炉温升到950~980℃转炉。装炉数量不宜太多。工件不允许靠近炉门处,因为这地方温度偏低。工件在炉里的加热时间要根据工件的直径和厚度来决定,一般中小型工件可以按每公厘18~20秒计算。  相似文献   

10.
我厂生产的机床普遍采用六角螺帽、六角开槽螺帽和管形开槽螺帽。这三种螺帽都用35号钢制成,热处理后要求硬度达Rc30~35,并要求发蓝;螺孔规定是三级精度。过去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有两种: 一、螺孔12公厘以下螺帽的热处理工艺:在盐浴炉中加热到830~840℃,保温2~5分钟(根据工件有效厚度而定),淬入2号柴油中冷却,结果硬度是Rc29~48。  相似文献   

11.
锭杆又叫做锭子(如图1),是精纺机上的主要零件,用高碳高铬合金钢制成。为了适合应用时各种不同的机械性能,锭杆需要经过四次热处理的手续。热处理后,它下端20公厘长的轴承接触面,硬度要达到Rc 60~63,其余部分要达到Rc48~52。热处理的四次手续是:第一次把工件加热到1550°F,在鹽炉中保温6分钟,然后淬入油中,使工件整体硬化,硬度达Rc 62以上;第二次是在580~600°F温度下回火,使硬度回到Rc 48~52;第三次是把尖端部分加硬,使硬度恢复到Rc  相似文献   

12.
用水玻璃同石棉粉末調成糊狀膏剂,在工件不需要滲碳部分涂一层4~5公厘厚,并且在200~250℃烘干,使它干燥成硬狀,然后才裝箱进行渗碳处理。渗碳处理結束后,最好先把滲碳箱放在空气里冷却。随后再把工件取出加热到780~800℃淬火。淬火后检查:渗碳部分的硬度是Rc62~64,涂膏  相似文献   

13.
托板是无心磨床上的一个重要零件,尺寸150×15×0.14公厘,用旧发条制造。这个工件技术要求很严格,除了磨削是个关键外,热处理、特别是淬火变形也是个关键。旧发条截断后用夹具夹紧进行退火。淬火的时候,先是用平板压着淬,结果工件弯成2~5公厘的弧形;用夹具夹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们接到一批处理克拉子片(如图1,主要尺寸:φ100~180公厘,厚1~2公厘)的任务。这个工件要求耐磨,表面硬度達Rc50~55,同时要有相当的韧性。材料是用含磷0.5%的中碳鋼。起初我们对这批任务不那么重视,用一般的方法来处理;就是把工件在炉中加热到810~820℃,淬入水中。淬后的结果,硬度当然逹到要求,但工件弯曲在1公厘左右,根本不能磨平,因而这批克拉子片全报废了。后来材料改用含碳1%的高碳鋼,工件仍在炉中加热到780℃,淬入静止的油中,硬度照样也逹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厂學習了蘇聯先進經驗熱處理快速加熱法,在生產上獲得了很大的成績。應用這種方法所處理出來的幾種模具,無論在質量和使用壽命方面都有顯著的提高。在採用這種方法加熱時,我們所用的爐子是反焰箱式柴油爐,爐溫是960~980℃,加熱時間是按每公厘18~20秒計算。工件不經預熱就放進爐子裏加熱;加熱時用一個鐵棍作的支架把工件支起來,使它受熱均勻。下面是我們所處理的幾種模具的具體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温盐爐是热处理車間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加热設备之一。但它的温度一般要靠工人的經驗來控制,因而容易产生偏差,以致于影响工件的加热質量。我厂热处理工人計凤光同志苦心鑽研,在技术人員的协助下,在中温盐炉上試驗成功自动控制爐温的装置。經过生产上正式应用,証明这种装置性能可靠,所控制的温度准确度达±20℃。这样就在大地发揮了爐子的效能,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保証了工件的加热質量。  相似文献   

17.
我们制造的剪刀片曾经用过两种料材,一种是合金钢,一种是高碳工具钢。前一种材料热处理问题不大,工件的变形也不严重;后一种材料热处理很成问题,特别是工件的变形。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高碳工具钢剪刀片的热处理也摸索到一些经验。这篇文章介绍的,就是10钢制成的剪刀片的热处理方法。一、工件规格——轮廊尺寸是:长900公厘,宽130公厘,厚40公厘;要求硬度R_c50~55;变形不得超过1公厘。  相似文献   

18.
有一批φ3×200mm的细长杆件,材料为40Cr,要求热处理后硬度为HRC40~45,弯曲度小于0.2mm。以前,几次采用盐炉加热,在HJ-20机械油中冷却淬火,变形量根根超过要求,校直非常困难。后来,我们采用交流电焊机通电加热淬火,得到了满意效果。具体方法是:先用50和20mm厚的钢板,做成如图1所示的夹具,把工件平放在里面,再用规格1.0×2.5×200mm的云母片绝缘,然后将零件用导线首尾相接,其两端分别接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厂生产的龙门床上有一个大型蜗杆,原来的热处理要求是渗炭淬火。但是蜗杆在淬火之后会有变形,当时我厂无法磨齿,我们便根据以往生产中采用的浸液淬火经验,也把蜗杆用浸液淬火的方法处理。 从我们的试验和生产中的情况看来,说明浸液淬火可以将零件进行表面硬化,而且减少了零件的变形。 蜗杆的规格是中φ14×300公厘。净重约50公斤。12M,9齿,螺旋角55°,要求硬度Rc 50~55。 一、第一次试验 蜗杆材料成份: C 0.69%, Mn 0, 98%, Si 0.15%,P 0.024%。 热处理进程: 1.预先处理(调质):零件粗加工之后进行。 ①淬火:在840℃加热,保温2.5-3小…  相似文献   

20.
图1是整形凹模的镶块,材料是10,要求淬火后的硬度RC54~58。我們是按以下步驟进行处理:1.在500~550℃的电爐内預热(按1~0.2分/公厘); 2.在780~800℃的盐浴爐内最后加熱,加热时間按0.30~0.35分/公厘计算; 3.在25~30℃、含有15%氯化鈉的水溶液中冷却,冷却至200℃左右轉入油中冷却,淬火后硬度为Rc60~62; 4.在260~280℃的温度下回火,回火后的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