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结合哈尔滨市城市步行街区建设实践,从分析步行街区的空间与功能构成入手,重点研究城市步行街区的功能构成要素及功能构成模式;分析城市步行街区空间涵义、特征和步行空间界面构成要素。通过研究城市步行街区的运行机制及功能与空间的构成,为塑造城市步行街区空间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由虎 《山西建筑》2009,35(34):23-24
研究了我国传统步行商业街区的现状,通过对传统步行商业街区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城市传统步行商业街区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指出要因时适宜地看待和解决问题,并不断更新和总结经验,以提高城市步行商业街区的总体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在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从增量规划逐步向存量规划转变。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脉的重要空间载体,各地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更新保护实践。随着大数据、云智能、虚拟技术的普及,智慧化、数字化的建设逐渐成为城市更新发展的新途径。智慧化城市建设在为城市更新、发展建设上提供了多元主体的数据共享平台,可以更好地在城市设计领域构建使用群体与空间的多维度互动。这种数字化建设模式将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与保护,形成城市更新发展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大城市中心区步行街区建设情况及其引发的交通矛盾,在分析步行街区交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步行街区交通组织基本策略,从内部交通网络、内部与周围道路交通衔接、静态交通等方面提出了步行街区的交通组织对策,并从步行街区的布局、道路规划、出入口规划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步行街区的交通规划与设计,最后结合福州市三坊七巷步行街区交通组织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现代化的建设时期,城市中的历史街区由于其独有的生存条件和潜在的巨大升值空间备受开发商的青睐。然而在商业开发过程中,对历史街区步行环境的更新与整治普遍存在着传统文化与城市原有特色的消失、风貌逐渐趋同走向"千街一面"的问题。如何营造商业历史街区独特的景观环境特色成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惑。该文以武汉天地商业步行街为例,通过对其步行环境构成元素的分析,分别从空间策略、文化策略、更新策略、人性化策略4个方面对提出了对商业型历史街区步行环境更新与整治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7,(2)
步行不仅在短距离出行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大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构建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文章以上海中心城区21个生活街区为研究对象,提取与居民步行通行活动相关的街区空间形态变量,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基础模型模拟和预测模型建立三种方法探索街区建设环境变量对各类步行通行活动的影响,并结合散点图分析进行适宜值估算,在此基础上从街区空间形态角度提出步行友好街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余颖  余辉 《建筑学报》2005,(2):35-37
本文对英国4个不同特质的步行街区进行从形态到神态的模式语言分析,进而对建筑师和规划师的角色归位思考,指出其在创造真实生活空间过程中与匠艺的本质相通之处,即游戏的本真精神;最后,完成对当下我们所处城市空间的影射般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我国大城市中心区步行街区建设情况及其引发的交通矛盾,在分析步行街区交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步行街区交通组织基本策略,从内部步行交通组织、内部与周围道路交通衔接、外围静态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步行街区的交通组织对策,最后结合福州市三坊七巷步行街区交通组织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17,(7)
开放与共享是城市的本质。文章在分析存量更新背景下山地城市中心区街区特征的基础上,以重庆时代天街项目为研究实例,论证了从街区开放到空间共享,进而实现社会共享和城市包容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规划理念和各相关主体角色的转变,说明了在山地城市中心区街区更新过程中需要树立城市共享理念,营造可参与的公共空间体系,使营建的新街区与周边老旧社区互为协调和补充,联动发展,以满足城市人群的多元需求,从而实现城市资源共享和社会包容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阐述城市中步行的特点及其对城市的意义:结合对昆明南屏步行街区进行的环境与行为学(EBS)研究.分析步行者对城市步行街区的环境需求,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如保护与旅游发展不协调、保护与居民生活不匹配、保护与政府管理不契合等。如何在开发中合理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已然成为矛盾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群体关系,同时对多方利益群体进行模型构建分析,寻求多方利益群体达到共赢的局面,探索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城市中以商务商业为主要功能的混合街区数量不断增加,其开放性的街区内部步行环境质量是衡量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选取南京河西CBD一期南部街区和日本品川国际城进行调查和研究,从效率和舒适两个维度,构建开放街区步行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指标对比分析及现场调查结果显示,品川国际城步行效率明显较高,两者舒适度相当。研究得出影响开放街区步行环境质量的4个主要空间形态因素:商业空间形态、步行系统结构、外部景观形态和建筑界面形式。此外,街区规模及开发强度对步行环境质量也存在一定影响,城市空间的紧凑策略是提升步行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商业步行街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霄奕 《规划师》2007,23(8):27-30
商业步行街区设计历来是城市建设的热点,消费时代的商业步行街区设计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应从消费文化这一视角出发,从空间形态、尺度选择和表皮结构三个方面探索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湿热地区夏季空气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太阳辐射强烈,人们在此种气候条件下的室外步行商业街区活动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是中暑。因此,高品质的室外热环境既对于步行商业街区在吸引人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活力。通过对南宁市典型步行商业街区夏季室外热环境变量进行测试,从而得出热环境与周围材质和建筑类型有关,遮阳形式是决定人在步行通道空间中是否感到舒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强调山地城市商业步行广场消防车道的重要意义,分析其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山地城市商业步行广场(街区)消防车道建设、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城市步行街区业态多元化是市场开放的必然结果,随着市场竞争激化,呈现出乱的"病态",科学合理的业态分布以赢得竞争优势变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区现状业态分析,从业态定位、业态策划、业态空间布局3个方面提出更新策略,探讨城市步行街区业态有机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绵阳市步行街区规划设计为例,着重探讨"人本主义"在步行街区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街区内部各项要素的布置分析,从城市人的行为心理及环境心理的角度出发,探讨步行街区应有的社会效盎价值,力图在设计实践中凸显人与人,人与街道的和谐共生理念.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城市街区的现状及街区尺度的重要性,通过探讨东西方街区的尺度,从功能、行为、经济三方面,研究了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街区尺度的影响因素,为街区尺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杭州典型街区居民步行活动数据,利用社群属性、物质环境、心理感知三组变量构建两水平泊松回归预测模型,探索街区复合环境对步行日常事务、独步健身、步行交友聚会三类活动的影响。结论为,三类步行活动呈现由低到高的街区异质性特征,反映了城市步行行为环境的演进规律;社群属性、物质环境与心理感知因素分别构成步行行为环境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与强化因素,并呈现交互作用;街区土地使用策略对步行行为选择的影响是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但更富效率的作用还有赖于体系化、协同化的精细管理与相关策略的配合。最后,从街区环境的规划定位、营造方法与管理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了可步行街区的建设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城市中步行街区的历史、形态、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体现出步行街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一些步行街案例的简单描述,提出步行街区规划设计的建议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