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前言减压阀是用来降低液压系统中某一回路的压力,使其出口压力降低且恒定的减压阀为定值输出减压阀,简称为减压阀,对定值输出减压阀的要求是:不管入口压力如何变化,出口压力应维持恒定,且不受通过阀的流量变化的影响。二通比例减压阀广泛地应用在压力油单方向流经减压?..  相似文献   

2.
三通式比例减压阀因其较高的性价比和易维护性而成功应用于水下远程遥控机器人的螺旋桨推进器控制。然而三通比例减压阀内部压力反馈结构复杂,存在死区和液动力等非线性因素,易受螺旋桨负载特性影响而引起压力振荡。根据主阀力平衡方程、压力流量方程和螺旋桨负载特性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并在减压阀的稳态工作点附近进行模型线性化,通过开环伯德图和闭环频响曲线分析特征参数对阀稳定性的影响。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阀口流量压力系数和马达泄漏系数可有效提高负载环节阻尼比和稳定裕量,系统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音圈电机的数学模型,结合实验测试,对车用音圈式比例减压阀的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音圈式比例减压阀阶跃响应速度明显快于传统比例减压阀,阶跃上升阶段时间缩短53.3%,下降阶段时间缩短85%;音圈式比例减压阀的频率特性也优于传统比例减压阀,其压力能够很好的跟随电流且在5 Hz以下的低频区相位滞后较不明显,而传统比例减压阀存在30°的滞后。音圈式比例减压阀可以提高车辆电液系统压力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
该气源台由高压气源或气瓶供气,提供某舵机实验用气源。要求其输出压力在3MPa-4MPa之内,压力输出由电路控制,气路经两经减压阀输出。文章针对该气源台向外负载供气时,造成瞬间供气压力低于控制压力下限的现象,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具体设计结果,经实际应用,气源台实现了预期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大减压比高压气动比例减压阀,采用先导控制方式,通过调节比例电磁铁推力控制减压阀输出压力。通过进气阀芯与先导阀芯联动,调节进入控制腔气量,从而控制主阀芯开度,调整主阀芯节流作用,最终控制减压阀输出压力,达到输出压力与电磁铁推力动态平衡。控制腔的压力受控制腔进气阻尼孔大小、排气阻尼孔大小及进气阀开度影响。为此,建立了该比例减压阀的动力学及热力学数学模型,根据动力学及热力学数学模型搭建比例减压阀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主阀芯控制腔进气、排气阻尼孔参数与进气阀芯开度间耦合特性对该比例减压阀输出压力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该比例减压阀结构,提高减压阀输出压力控制精度及响应速度。本研究对同类型高压气动减压阀优化设计及输出压力控制性能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气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保证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必须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气压源.除了压缩空气发生装置(如压缩机)之外,还必须有空气减压阀,作为气动控制系统的稳定可靠的气压源,以保证系统的可靠工作.空气减压阀的流量特性和压力特性是反映系统气压源稳定可靠的两个主要质量指标,下面作简要的分析.一、质量指标分析空气减压阀的流量特性,是指其出口空气流量和出口压力之间的关系;压力特性是指其调定的出口压力随进口压力而变化的量值.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重物势能回收再利用,以蓄能器为储能元件,设计闭式液压系统的节能回路。引入电磁比例减压阀,研究以蓄能器压力、外负载及速度为判断参数的控制策略。建立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分析回路压力与流量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使节能回路中的压力与流量稳定,并满足外负载与速度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业控制系统对比例减压阀快速响应的需求,以直动式电液比例减压阀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推拉储能式功率驱动对其动稳态特性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功放电路,推拉储能式功率驱动在保证比例减压阀稳态性能的前提下,可有效加快其动态响应。针对某额定电流为0.7 A的比例减压阀,其电流阶跃响应速度较单管驱动式提升25%,相较于反接卸荷式提升19.2%,出口压力阶跃响应时间分别缩短16.1%与13.4%。推拉储能式功率驱动对比例减压阀具备较好的驱动效果,对提升比例减压阀工作性能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连续运输设备行走速度不够,设备行走回路实际流量比设计流量低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AMESim仿真和实验验证三种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液压元件原理和现场测试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了出现故障的原因,得出解决流量不足故障的理论依据;然后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对电液双控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控系统进行建模仿真,验证理论解决方案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电液双控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系统中,较长的先导管路沿程压力损失是造成该系统流量故障的主要原因。数字仿真和试验结果皆表明,增大长管道管径减小压损,或增加先导油源使长管道入口压力增大来补偿先导长管路造成的压力损失,将有效改善行走系统流量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回油节流调速回路活塞杆侧容易压力偏高,对液压密封件造成较大损害的情况,通过对有减压阀的回路与无减压阀的回路对比,发现使用减压阀来控制这个压力可延长该系统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由于石油等能源资源的短缺以及对保护地球环境的迫切需求,节能的诸多努力在各个领域付诸实施.对于液压设备,占据系统主要能耗的油源的节能成为关键.近年来,变量液压泵油源(VD油源)和变频液压泵油源(INV油源)已被广泛使用.提出了一种带有一个蓄能器的间歇性运行的液压泵油源(ACC油源).ACC油源的优势通过建模和简化负载模型已进行了实验论证.该研究比较VD油源、INV油源和ACC油源在某一稳定供油流量条件下的耗电、泵输出压力、转速和效率.同时,确定了蓄能器容积、上下界限压力比对ACC油源的效率和开关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液压系统工作时的压力,根据系统的工作要求,负载大小及变化形式,经常调节成一个或几个不同的值。几个不同工作压力当用溢流阀进行调节时,就要采用几个溢流阀,还要附加一定数量的换向阀才能实现。当然也可采用比例溢流阀,但成本较高。本文介绍的多级压力调节是利用“多级溢流阀”(中国“实用新型”专利88204763.9发明人丁万荣)来实现的。该阀有多种规格和不同压力级数,如二级溢流阀、三级溢流阀、四级溢流阀等。附图是三级溢流阀的原理图。该阀用板式联接,其操纵板或集成块联接的结构和尺寸均与相应规格的单级溢流阀相同,以便选用。P为进油口,O为回油口。主阀弹簧  相似文献   

13.
在测试带有外控口的液压阀,如图1所示支撑阀的过程中,当A腔通入63公斤力/厘米~2的压力油时,P腔需分别通大气和通入小于5支掌阀职能符号公斤力/厘米~2的压力油并测试各项目。一般P腔油路多采用减压阀加换向阀(一向通大气)来解决,而减压阀  相似文献   

14.
电液比例减压阀控换档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液比例减压阀控换档系统可灵活实现不同的换档过程要求,在车辆自动换档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多。然而该系统在离合缸的充油行程末端极易出现很大的液压冲击,影响换档品质和换档系统的可靠性。提出压力反馈四段式换档控制策略,结合渐近关闭缓冲器处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用电液伺服阀来控制伺服油缸或伺服油马达的液压系统,效率低是很突出的问题。其原因:1)电液伺服阀本身节流损失大;2)液压系统油源的压力和流量需按负载最大工况条件来考虑。而事实上,电液伺服系统负载工况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在最大工况条件下工作时间往往较短;不少电液伺服系统大部分时间在小负载工况条件下工作,此时液压系统油源仅小部分流量用来满足负载速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气动系统中气源压力不易改变的情况,运用减压阀设计出一种能满足不同冲击强度要求的可控气缸冲击回路。以气体热力学和牛顿运动定律等基本物理学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可控气缸冲击回路中主要元件减压阀和冲击气缸的数学模型。同时建立了基于AMESim软件的气缸冲击回路模型,对减压阀及气缸在冲击过程中的运动特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源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运用减压阀的可控气缸冲击回路中气缸的冲击强度具有较好的可控制性,在进口压力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减压阀的供气的气缸冲击特性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7.
国标GB12244—89关于减压阀的定义是:通过启闭件的节流,将进口压力降至某一个需要的出口压力,并能在进口压力及流量变动时,利用本身介质能量保持出口压力基本不变的阀门。就是说这样的一句话已经说明了减压阀的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减压,即将进口压力降至某一个需要的出口压力;二是稳压,即能在进口压力及流量变动时,利用本身介质能量保持出口压力基本不变。两个基本功能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油源动态特性与电液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间的关系展开实验研究,得出了负载变动与油源压力波动之间的耦合规律,并对阀前蓄能器进行不同初始充气压力和不同初始容积的负载实验,得出其初始充气压力和初始容积的影响规律,为根据系统控制精度要求选择充气压力和初始容积提供实践参考。

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应用于气动减压阀生产线的产品特性测试系统,自动测试气动减压阀的压力响应特性.通过高速比例电磁阀控制测试汽缸的排气来跟踪测试压力曲线,测试系统使用嵌人式系统控制测试流程,使用压力传感器采集测试汽缸压力和减压阀二次侧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由高压气瓶组和活塞式蓄能器组成的一种新型气驱油源,分析了气驱油源工作原理以及某起竖设备的变负载工况特性,提出了一种气驱油源在变负载工况下的参数匹配方法。以保证某起竖设备的起竖快速性、起竖过程平稳性为约束条件,对气驱油源中蓄能器、高压气瓶组等主要元件进行参数匹配。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的气驱油源起竖系统的仿真模型基础上对匹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行参数匹配后,气驱油源输出的压力、流量满足起竖设备的变负载工况要求,研究结果为气驱油源的研发和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