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志君 《水电站设计》1999,15(1):59-62,65
二滩水电站边坡可分为散体结构的边坡,受某些特定软弱面控制的边坡和节理岩体边坡,文中结合8号公路边坡和泄洪洞进口边坡,阐述了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和工程问题的处理,通过处理,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2.
柴石滩水库溢洪道进口引渠段边坡,原设计为分台阶、宽马道的垂直边坡,但在开挖过程中发生较大规模坍滑。在其上面还出现张开裂缝,边坡的稳定危及水库的安全,为保证边坡的稳定,重新对边坡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在查清边坡失稳的主要地质原因的基础上,设计人员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修改设计,采用了放缓边坡,增设抗滑桩、锚索及加强排水等综合处理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经较长时间观测表明,边坡是稳定的,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江垭电站进水口边坡存在不稳,通过边坡稳定分析,边坡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级爆破,边坡轮廓面采用预裂爆破,并加强支护和观测,从而保证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露天采石场的实际环境,采用FLAC建立边坡的三维模型,选取边坡的力学指标,将其输入至RBF神经网络中,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开挖过程中,边坡岩土体的压应力逐渐减小,拉应力区出现在边坡的中部,容易导致边坡坍塌;边坡内各岩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变形,边坡坡脚处的应力演化条件较为复杂,会出现最大的膨胀变形。  相似文献   

5.
柴石滩水库左岸趾板边坡范围为:左岸高线公路以下,大坝左岸趾板与发电洞进水塔之间区域,边坡最大高达93m。水库运行期,边坡的大部分都处在正常水位以下,而边坡的部分岩层抗风化能力低,容易泥化,当库水位降落时容易引起边坡的失稳。设计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封闭边坡,增设错索及加强排水等综合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宁波奉化市浒溪线边坡“灿鸿”台风水毁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种抗滑桩加固边坡有限元模型,探讨了桩长、桩间距、桩截面等因素对边坡加固效果的影响;基于矢量和法推导了边坡安全系数的理论解析解,编写了求解矢量和法边坡安全系数的程序,研究了节理面性质对含节理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桩长越长,加固效果越好,但桩长增加到一定长度时,加固效果增强不明显;桩间距越大,边坡加固效果越差;桩截面对边坡加固效果最为明显,随着桩截面增大,边坡安全系数明显提高;节理面黏聚力、内摩擦角参数越大,边坡安全系数越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边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选取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石家庄段不同下垫面的开挖边坡为对象,采用原位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下垫面开挖边坡在4种不同降雨强度下的产流产沙特征,揭示了土质边坡和岩土边坡水土流失量与降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粉质土壤边坡、岩土边坡和沙质土壤边坡产流量随雨强增大而增大,黏质土壤边坡产流量随雨强增大而减小。小雨强(0.43 mm/min)时黏质土壤边坡产沙量最大,随着雨强增大,岩土边坡产沙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下垫面边坡。黏质土壤边坡产沙量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其余3种下垫面边坡产沙量随雨强增大而减小。不同的下垫面,在相同雨强下的产流时间是不同的,且边坡产流产沙规律亦不同。可见,裸露开挖边坡水土流失是受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下垫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水电站建设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些高边坡,而这些边坡的稳定性又是影响水电站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之一。某水电站边坡地质条件和影响因素复杂,依据地质资料和边坡基本特征,对边坡的稳定性作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边坡治理措施,为其边坡的治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主要利用洪江水电站左岸边坡施工期实测监测资料,结合边坡的地形、地质、开挖以及支护结构,对照边坡稳定性理论计算,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全面分析,并由此建立了边坡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10.
区间有限元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虑边坡工程的不确定性,将材料参数和荷载用区间数表示,用区间有限元方法计算边坡内任一点应力应变,根据应力水平定义边坡的安全系数,用于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工程实例表明,用该方法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与常规有限元相比,具有使用简便,计算量小的特点,适合计算边坡工程。  相似文献   

11.
以宜昭B4取料场边坡为实例,选取边坡单级坡高、开挖坡度、支护方式等3个典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ABAQUS建立边坡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边坡开挖、支护施工过程,计算出各开挖支护方案下坡体的水平及竖向位移随开挖时步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强度折减法,将安全系数作为边坡稳定性评判标准。结果表明:同一边坡在工况相同时,支护方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边坡坡度,单级坡高影响最小。经优化后降低单级坡高(10m)、减缓边坡坡度(1∶1)、采用喷锚联合支护,此方案下边坡支护结构面上最大竖向位移为3.67mm,最大拉应力为0.73MPa,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边坡坡脚与平台上,为1mm;边坡开挖支护后的安全系数为1.46,大于规范中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35。  相似文献   

12.
李家峡水电站高边坡加固实施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君弼  黄福德 《水力发电》1995,(5):24-27,38
李家峡水电站地质条件复杂,边坡稳定问题突出,边坡稳定核算及治理设计一直在本工程重要技术问题之一,坝址区开挖边坡中,以双曲拱坝在拱端下游坝肩边坡的稳定尤为突出,是边坡稳定核算和治理的重点区域,在该区域边坡治理实施过程中通过预测资料分析和复核计算,不断地完善,及时修正设计和施工方案,有效地控制了施工期的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3.
雷泉龙  张腾  宋健  侯回位 《红水河》2023,(1):118-121+149
目前在边坡的抗震稳定性分析中,大多仅考虑了主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而忽视了余震的作用。为更深入地了解主余震对边坡抗滑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笔者以我国西南某水电站边坡为研究对象,假定该边坡为均质边坡,建立动力分析模型,基于强度折减法,以塑性应变能突变和塑性区贯通为失稳判据,对该边坡在单主震以及主余震作用下的抗滑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主震作用,主余震作用下边坡的塑性应变能更大以及塑性区更深;单主震及主余震作用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分别为1.35和1.32,说明仅考虑主震而忽视余震的作用会夸大边坡的安全裕度,在边坡抗震稳定性分析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一般水电站料场具有边坡高度大、坡度陡的特点,料场边坡支护设计已引起各方的特别重视。据此,以去学水电站纽巴雪Ⅳ区料场为例,开展料场边坡支护设计的实践与探讨。根据料场前期勘探的地形、地质资料条件,分析结构面组合情况,进行料场边坡开挖设计;分析边坡失稳模式,选择典型剖面,利用边坡稳定分析的能量法EMU,计算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并提出料场开采边坡的治理措施。根据现场开采揭示的地质条件,动态跟踪分析,及时复核优化支护措施。既保证了施工期料场边坡的稳定,也满足了经济可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翟才旺 《水利水电技术》2002,33(9):12-13,16
小浪底工程出口边坡包括消力塘上游侧边坡、左侧边坡和右侧边坡.消力塘上游侧边坡为顺向坡,边坡高60~85m;消力塘左侧边坡地层产状近水平,略向坡内倾,最大坡高约60m;消力塘右侧边坡,地层产状倾向坡外,最大坡高约45m.小浪底工程出口高边坡特指消力塘上游侧边坡,其稳定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加固处理方案的形成伴随边坡施工的全过程,经历了4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作了大量的稳定分析和研究工作,并根据施工开挖所揭露的地质情况,以及现场监测结果,不断对处理方案做出调整,从而形成最终的较为安全、合理的综合加固处…  相似文献   

16.
周建平  陈观福  赵全胜 《水力发电》2007,33(2):81-83,90
水电工程高陡边坡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受施工干扰较大。当边坡规模较大、稳定安全性较差时.往往对项目决策、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影响很大。为此,论述了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对边坡稳定安全性的影响,阐明了确定边坡设计安全标准的原则,归纳了边坡常见的变形破坏模式及其分析计算方法,明确了边坡的开挖和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要求,并指出边坡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是目前边坡工程领域的热点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爆破筑坝引起的边坡稳定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爆破筑坝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与爆炸能量和边坡性质有关,边坡性质由坡体地质条件所决定。本文主要从坡体地质条件出发,提出了定向爆破筑坝引起边坡失稳的4种类型及其力学机制,并分析了各类边坡问题的危害程度,可为进一步定量评估爆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提供理论模型依据,另外根据此理论还通过实例分析了柴石滩试验爆破时两岸边坡稳定性情况,对今后柴石滩爆破筑坝引起的边坡问题作了定性的预测。最后总结了爆破筑坝对边坡稳定性影  相似文献   

18.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奔流沟料场边坡开挖高度468 m,开挖量巨大,岩层陡倾坡外,快速开挖卸荷过程中边坡安全稳定问题突出。在边坡破坏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层状岩体各项异性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边坡开挖过程中应力、位移、塑性区和锚固受力演化特征,并评价边坡稳定性。研究表明,边坡整体稳定性主要受控于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层间错动带和岩层层面的抗剪强度等因素。总体上,开挖完成后边坡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提出并定义了边坡滑动模式的概念,将其与边坡安全监测资料分析结合起来,建立了监测信息与边坡滑动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建立了一个边坡实时安全监测模式识别器,根据监测资料实时判断边坡所处的安全状态模式,结合边坡的其他基本资料判断边坡的稳定性。作为实例,应用此模式识别器分析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出水口高边坡某一段时间的监测资料。实例表明该方法和工具的应用效果是值得信赖的,可满足边坡实时安全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山区输电塔边坡与铁塔的空间位置关系、边坡变形对铁塔的作用机制及典型失效案例的调查与分析,厘清输电塔位边坡的4种典型成灾模式,即:塔基上部边坡失稳,使铁塔因超覆荷载冲击产生倾覆;塔基跨越不稳定边坡,因边坡变形,使塔基因沉降差或倾斜量偏大导致铁塔倾斜;塔基下部边坡变形,削弱塔基侧向约束,诱发塔位边坡松动变形危及塔基安全;塔基位于边坡体内,因边坡变形破坏诱发塔基整体移位;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3种塔基失效类型:斜坡变形引起塔基沉降;斜坡滑移诱发杆塔移位;斜坡失稳冲击杆塔倾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