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低渗油藏注水井压裂增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的高速开发中,注水井为地层能量的补充、稳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鄯善油田低渗油藏,从注水井地层现状评估、影响注水井注水量的原因、以及注水井增注的针对性措施这三个方面,论证注水井的压裂增注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元回归方法确定井组配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水开发是保证水驱油田高产、稳产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在注水时机、注水方式一定的情况下,注水强度,尤其是各注水井的注水量配置显得非常重要。合理的单井配注量,可以有效缓解平面矛盾、层间矛盾、层内矛盾和提高水驱油田开发效果、水驱采收率。在对目前存在的配注方法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之后,提出以水驱油田注水井井组为研究单元,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来确定注水井井组配注量,并基于多元回归方法的回归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分别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Ⅰ、Ⅱ。实例分析表明,本方法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3.
根据海上油田完善注采井网需要,超大斜度井、水平井转注后需上返射孔防砂完井,实现2个层段分层注水。目前常用的钢丝投捞式注水工艺受井斜影响大,无法实现水平井的有效配注,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实现超大井斜注水井分层注水的工艺。对水平注水井2层分注工艺管柱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配水工作筒和配水器芯子,明确了水平注水井两层分注工艺施工步骤。以渤海中部某油田AXX水平注水井为例,介绍了工艺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水平注水井2层分注工艺可以实现超大井斜注水井分层注水,提高了水平井注水驱油效能,为渤海油田注水开发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注水井污染堵塞和欠注现象越来越严重,注水井酸化增注越来越被重视。如何解除注水井伤害,以及延长注水井酸化周期是目前国内油田开发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注水井伤害的主要原因,通过室内实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注水井酸化增注的酸液体系。  相似文献   

5.
注水井定量注水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注水井定量注水器王尊策,郭俊忠,王永信,王清发(大庆石油学院,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九厂)前言实现油田分层定量配注是调整注水结构,合理开发油田,增加原油产量的有效措施,而提高注水井的注水合格率是保证实施这一措施的关键。传统的配注方法是根据各油层需要的注水...  相似文献   

6.
渤海K油田主力产层为沙河街组薄互层,1~2.7 m厚度的油层占总油层厚度的90%,采用定向井合采分注开发模式,针对开发初期已暴露出注水井层间、层内干扰较大,约70%注水井达不到配注要求的问题,采用油藏工程方法与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机理模型以及复合油藏模型进行注水井最大注入压力优化研究,使注水井最大注水压力值得到有效提升,K油田注水井最大注水压力由15 MPa提高至25 MPa,且提压后注水井附近地层不会出现破裂,能确保安全生产。目前已在K油田23口注水井按最大注入压力25 MPa实施注水,全油田增加注水量为2 580 m~3/d,能满足油田高效开发需求。这表明,该研究结果对相似油田注水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注水是保持鄯善油田地层能量的主要手段。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注水井欠注问题日益突出,增注措施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注采矛盾加剧。文章通过对欠注井的油藏特征、措施状况及注水历史等的有机结合,研究分析了鄯善油田欠注井欠注的主要原因,为油田实施增注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渤海油田完善注采井网需要,部分采油井转注后需上返射孔防砂完井,实现2个层段的分层注水,但由于两注水层层间压差较大,层间干扰大,实际操作调配难度大,常规注水工具无法满足配注要求。基于渤海油田高压差注水井两层分注要求,设计了配水工作筒及配套的配水器芯子,提出了高压差注水井两层分注工艺。渤海中部某油田A井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高压差注水井两层分注工艺可以实现较大压差注水井的两层分注,提高注水驱油效能,能够成为渤海油田注水井提质增效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灰色关联方法确定井组配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注水时机、注水方式一定的情况下,注水强度尤其是各注水井的注水量配置显得非常重要。在对目前国内存在的配注方法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之后,提出了以水驱油田注水井井组为研究单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中的关联度经归一化处理得到的关联系数作为井组内油井的动态劈分系数,从而对油井产液量劈分,进一步确定井组内注水井的配注量。经实例试算,说明本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常规配注方法,该方法摒弃传统方法对注采井层段大量数据统计的烦琐性,方法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注水井合理配注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更精确地分析油水井在地下的注采关系,应该确立注水井合理地层压力,确立注水井各层水量劈分系数,以及确定生产井产液量来源于各注水井的方向比例系数。通过研究提出了合理配注预测的方法,并建立了合理配注优化数学模型,为新老注水井之间的水量劈分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为油田调整方案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实现了区块注水井在各层系上的“动态合理配注”。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高含水后期的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满足了油田稳产和“稳油控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运用劈分系数法确定注水井单井配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实现注水井的科学、合理配注是注水开发油藏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分析注、采系统的基础上,运用劈分系数法分别建立了注水井的注水量及劈分量计算模型、采油井的产液量及方向比例计算模型,并结合某一油藏,给出了单井定量配注的计算方法和步骤,编制出了计算软件,通过在该油田的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注水时机、注水方式一定的情况下,注水强度尤其是各注水井的注水量配置显得非常重要。在对目前国内存在的配注方法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之后,提出了以水驱油田注水井井组为研究单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中的关联度经归一化处理得到的关联系数作为井组内油井的动态劈分系数,从而对油井产液量劈分,进一步确定井组内注水井的配注量。经实例试算,说明本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常规配注方法,该方法摒弃传统方法对注采井层段大量数据统计的烦琐性,方法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田开发建设中庞大的地面集输系统和注水系统效率比较低,循环输送量大,能源浪费大,维护成本高,进行了地面系统的优化调整。注水井流量自动控制技术成为地面系统优化调整改造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解决了注水井配注调整工作量大的难题,提高了注水系统的运行效率。论述了注水井流量实时自动控制技术在油田平稳注水中的作用,注水井流量实时自动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功能研究,分析了注水井流量自动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注水井流量实时自动控制技术能够满足油田平稳注水的需要,提高了油田注水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胡尖山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部分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在常规压力范围内完不成配注量的要求。为进一步挖掘剩余潜力,提高区块注水效果,分析了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原因,进行了注水井增注治理措施。在地面增注工艺方面,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系统提压增注、注水管网局部提压增注等治理措施,开展了微弱酸在线酸化降压增注实验,提出了各地面增注工艺措施的适用性,介绍了微弱酸在线酸化降压增注实验进展。  相似文献   

15.
绥中36-1油田注水井注入压力普遍偏高,导致注水量下降,地层能量亏空,油田开发受到影响。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地层受到堵塞,此文从注水水质、储层敏感性和工艺措施三个方面分析了绥中36-1油田注水井堵塞的原因,提出了解除注水井堵塞的对策,并以D17井和E7井为例论述了氟硼酸体系对绥中36-1油田注水井解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流线模拟的水井配注量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地下无效水循环严重,导致含水率居高不下。为了降低含水率,常采用传统的生产动态方法优化水井配注量,但此方法忽略了注采井之间的对应关系。文中应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BY-1油田生产状况下的可视化流动井网,提出了水井"瞬时存水率"的概念;以工区平均瞬时存水率为基准,增加瞬时存水率高于区块平均值水井的注水量,减少瞬时存水率低于区块平均值水井的注水量,形成了一套优化水井配注量的技术方法。对BY-1油田生产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注水量后,产油量递减速率明显变缓,模拟3 a累计增油1.1×10~4t,增产效果显著,在改善地下无效水循环的同时,达到了油田降水稳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注水井微弱酸在线酸化增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部分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达不到地质配注要求。为提高区块注水效果,注水井降压增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常规酸化、压裂等增注措施,停注、放喷泄压造成地层能量损失严重,为减少措施欠注,节约措施成本,提出了一种新型酸化降压增注思路—微弱酸在线酸化增注技术。针对胡尖山油田三叠系长2油藏压力高欠注井,通过室内试验研发了一套微弱酸酸化液体系、研制了一套微弱酸加药设备;完成了对元167-12注水井的现场试验,达到一定的降压增注效果,为后期该区块注水井降压增注提供了技术支持,初步配套形成了微弱酸在线酸化增注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日益加重,油层非均质严重,水淹不均衡,通过对注水井合理配注,改变液流方向,在油层中造成新的压力场,使注入水进入波及较差地区和井网未控制地区,从而使动用较低的相对富集的剩余油推向井底而被采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文中动静结合,既考虑储层本身物性差异,又考虑长期注水开发带来的平面和层间矛盾,以数模为手段,通过层间渗透率和注水强度的改变来确定垂向合理配注;然后以油井为中心,根据注采平衡,确定平面配注;综合垂向配注和平面配注,最终确定注水井在每个层上的合理注水量。  相似文献   

19.
注水井合理配注方法研究——以双河区块Ⅵ油组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日益加重,油层非均质严重,水淹不均衡,通过对注水井合理配注,改变液流方向,在油层中造成新的压力场,使注入水进入波及较差地区和井网未控制地区,从而使动用较低的相对富集的剩余油推向井底而被采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文中动静结合,既考虑储层本身物性差异,又考虑长期注水开发带来的平面和层间矛盾,以数模为手段,通过层间渗透率和注水强度的改变来确定垂向合理配注;然后以油井为中心,根据注采平衡,确定平面配注;综合垂向配注和平面配注,最终确定注水井在每个层上的合理注水量。  相似文献   

20.
目前,采油厂注配间的注水阀组采用手动调节阀门与变频器控制来调节注水井的注水量.岗位员工需根据注水量变化经常手动调节阀门,实注水量小于配水水量会导致欠注井的发生,因而增加无效水循环,频繁调节阀门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通过在茂801地区14口注水井上试验应用注水井流量测控装置,不仅可以减少欠注井、降低耗电量、提高驱油效果,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