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湾坞隧道右线进洞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全进洞是实现整座隧道顺利施工的前提,尤其是地质条件差的隧道,往往进洞十分困难。从隧道支护机理出发,介绍了湾坞隧道右线进洞方案,内容包括隧道支护机理认识、进洞总体方案、进洞具体方案、进洞的施工工序、技术措施和相应的技术参数确定等。经过施工实践,获得成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潘学东 《山西建筑》2003,29(5):227-228
以涪陵隧道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隧道施工的进洞方案和施工方法,提出了在施工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指出保证隧道进洞时的安全及进洞后洞口段初期支护质量,是整个隧道安全施工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贵州省织金至纳雍高速公路徐家寨隧道出口右线为依托,具体阐述隧道的设计进洞方案和变更后的进洞方案,并结合施工监控量测结果,阐述隧道进洞方案结合现场监控量测对隧道进洞的重要作用,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立波 《山西建筑》2012,38(3):180-181
通过对向莆铁路尤溪隧道出口浅埋、偏压、软弱围岩及进洞跨线施工的总结研讨,详细介绍了隧道进洞施工组织措施和技术方案,为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进洞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樊振东 《山西建筑》2009,35(18):332-334
通过龙厦铁路线猪公寨隧道出口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进洞实例,介绍了富水砖红色粉质砂土隧道安全进洞技术,探讨了该技术的实施效果,归纳了进洞危险源的应对措施,积累了隧道工程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6.
吴小羊 《建筑施工》2012,34(4):361-362
盾构机进洞是盾构法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安全进洞是区间隧道成功贯通的有力证明。由此,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3#线世博专线世博园站~长清路站区间隧道进洞施工为例,阐述了砂性土层中盾构穿越房屋进洞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综合进洞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小刚 《山西建筑》2009,35(8):334-336
结合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工程概况,对紫岭隧道进洞采用的锚网喷边仰坡防护、井点降水、超前大管棚、双侧壁导坑法进洞等措施作了论述,结果表明该隧道进洞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隧道进洞是对明暗挖衔接部位的施工。隧道洞口的地质条件比较差,岩石松散破碎、风化严重。一旦对其开挖进洞,就会破坏山体的平衡,造成顺层滑动、坍塌等现象发生。因此,隧道洞口成为了施工最困难的地段。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洞口倘若埋的深或者浅,不容易成洞,会造成进洞施工更为困难。隧道进洞工程影响到了施工的总工期和工程的运行安全,甚至影响到了洞口周围的铁路和公路正常运营。本文就此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隧道进洞的施工技术。对隧道进洞的施工组织措施、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以内马标轨铁路1号隧道出口端在细砂层特殊地质条件下成功进洞施工为背景,介绍了火山灰细砂层段隧道进洞的几种施工方案及优缺点,通过分析比选确定了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暗挖法辅以地表高压旋喷加固的进洞方案,实现了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安全、高效进洞施工。  相似文献   

10.
姬建东 《江西建材》2014,(6):167-167
零刷坡安全进洞施工技术解决了传统施工方式破坏山体平衡导致坍塌等安全事故的问题,零刷坡安全进洞施工技术在隧道建设中的应用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保持隧道稳定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论文对隧道零刷坡安全进洞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进一步提高零刷坡安全进洞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师传志 《山西建筑》2010,36(1):337-338
根据重庆—利川线土建工程长洪岭隧道进口洞口段的现场控制情况,重点介绍了长大管棚支护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并对浅埋软弱隧道的进洞施工技术作了简述,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浅谈新奥法在两头乌隧道进洞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君 《山西建筑》2009,35(10):317-319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工程两头乌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及监控量测的分析及介绍,对新奥法在隧道进洞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小管棚法、大管棚法作为隧道进洞施工的超前支护技术,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王杰 《山西建筑》2010,36(1):340-341
通过河源洞隧道实例,对小净距浅埋偏压隧道洞外加固措施、进洞顺序选择、施工工序安排、监控量测等关键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从而为类似隧道的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罗建梅 《山西建筑》2009,35(26):327-328
介绍了白峰岭隧道的工程概况,从光面爆破、锚喷支护、监控量测、进洞施工、防排水及二次衬砌等方面阐述了白峰岭隧道施工管理,强调了质量管理应重视的几个方面,以提高白峰岭隧道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结合广西谢家峒隧道的水文地质以及隧道施工中溶洞的塌方情况,介绍了该隧道溶洞采用的"回填反开挖法"施工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实施,有效解决了欠稳定围岩的坍塌问题,为大溶洞中隧道的施工探索了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蜀河隧道渔王沟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施工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在炭质片岩地层条件下,隧道由斜井进入正洞施工工序转换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黎寿  魏鑫 《广州建筑》2011,39(1):37-39
在城市地下轨道建设中,地下溶、土洞的存在和发育对隧道的建设和运营造成较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对地下溶、土洞进行处理.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明确了盾构隧道施工中溶、土洞处理的目的与范围,从地质勘探、溶、土洞处理措施以及注浆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溶、土洞处理的施工技术,并对溶、土洞处理的效果进行检测分析,保证盾构隧道施工的安全.本文...  相似文献   

18.
侧部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忠垫高速公路岩溶隧道施工过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侧部含有溶洞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围岩分别向溶洞内和隧道内变形,溶洞与隧道之间的围岩向2个相反的方向变形,是较危险区域。围岩塑性区主要集中在隧道的周围和溶洞的左右侧部,溶洞的顶部和底部处塑性区较少。隧道与溶洞之间的围岩由于应力集中可能使围岩产生过大的变形和岩体破坏,对其稳定性要给予特别重视。所得结论可为同类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隧道岩溶段为研究背景,以隧道的勘察设计资料及岩溶段揭露的整个过程为基础,研究了隧道岩溶发育规律,运用TGP、地质雷达和超前地质钻孔等预报技术进行了溶洞段超前地质预报,综合分析后得出了该溶洞的发育情况,结合数值分析的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溶洞处理方法,即将该段岩溶处治方案分为洞内和地表两部分,洞内处治采取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局部断面帷幕注浆+超前预支护+旋喷桩基底加固+衬砌结构加强+确保防排水体系+监测等技术措施的综合手段;地表处治采用周围截排水+底部挂网喷混封闭+水泥土+土石回填+表面封闭+监测等技术手段。经过施工及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表明,这项新的溶洞处理方案能够保证围岩的稳定性及施工的安全性,为岩溶隧道的处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塌方是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围岩破坏现象.现场塌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地质条件、隧道断面形式及大小、隧道埋深、地下(表)水、爆破扰动、施工措施不当是隧道塌方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离散元方法(PFC2D),对上述塌方影响因素对隧道的影响进行了系列数值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的隧道塌方量与几种常用的隧道松动荷载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中所选取的参数如颗粒直径、摩擦系数、孔隙率、粘结强度等是通过双轴数值实验确定的.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强度越低,隧道高跨比越小,隧道塌方程度越严重;隧道埋深不同,隧道塌方表现形式不同;支护可以有效地抑制塌方,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入侵可严重恶化隧道的塌方程度.数值计算的隧道塌方量与公路隧道规范松动荷载计算方法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