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龙伟民  何鹏  顾敬华 《焊接》2011,(11):7-10
第十六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组委会组织业内专家撰写了《展会综合技术报告》,意在总结焊接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国内外焊接用户、焊接生产企业及焊接教学科研单位等提供切实科学的信息.作为参加《展会综合技术报告》焊接材料部分的执笔人,应相关企业的要求,把报告中有色金属焊接材料的内容呈献给业内读者,希望能为企业科...  相似文献   

2.
"2008年焊接材料年度技术报告"共分8部分内容,是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特邀业界专家,结合焊接材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分别对电焊条、气体保护焊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埋弧焊丝和焊剂及有色金属焊接材料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市场动态进行分述,并根据目前国际及国内焊接材料发展形势,对中国焊接材料行业的产业调整和振兴战略进行概括总结.从而引领行业发展.报告纵观中国焊接材料行业的技术发展,分析了中国焊接材料行业的差距所在,提出了中国焊接材料行业发展的应对策略.希望通过技术报告能使更多的企业了解行业动态,调整战略,开拓创新;同时也希望技术报告对国内焊接材料企业抓住契机,交流合作,走向世界有所启示,从而推动中国焊接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根据第19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参展情况,综述了近年来在制造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有色金属焊接材料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国内有色焊接材料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有色焊接材料产业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焊接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为焊接材料是钢铁材料的函数,所以文中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内钢铁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介绍了焊接材料的现状,并对焊接材料的发展作了量化预测。文中对中国钢材和焊接材料整体情况的清晰描述,对今后焊接材料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制定发展战略具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国内钢材焊接性和焊接材料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当前钢铁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钢材焊接性的变革和焊接冶金技术的进步,并推动了焊接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当前钢材的焊接性、焊接冶金的特点和国内焊接材料在结构调整、品质提高、高端焊接材料发展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在全国焊接材料产业论坛暨焊接材料行业会员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焊接学会、中国焊接协会、中国焊接标准委员会及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向大会表示衷心地祝贺.第一届全国焊接材料行业会议就是在杭州举办的,迄今已走过12个年头.回顾12年的历程,中国的焊接产业完成了品种由缺到全、产业规模由小到大的历史转变.中国焊接材料企业的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当仁不让地坐上了世界焊接材料制造大国的第一把交椅.  相似文献   

7.
焊接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焊接材料的发展在我国已取得长足的进步,焊条的产量和消费量已名列世界第一。但在一些技术含量的产品上,以及关键钢结构的制造中仍使用进口焊接材料,每年进口焊接材料不少于2万t。我国入世在即,如何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制造企业和焊接材料生产企业应如何发展?本文用户以及焊接材料研究开发的角度,探讨了我国焊接材料应用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杜兵 《焊接》2011,(7):4-6,20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性能焊接材料形成了强有力的需求.国内生产的高端焊接材料品种少,与高端装备的配套性、成套性不够,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为自主发展高端焊接材料.国内应在高纯焊接材料精炼技术及精密制造技术、高端焊接材料采购标准制定、焊接材料的在线质量检测与控制及人才结构调整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高端...  相似文献   

9.
工程有色金属材料电子束焊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电子束焊接加工技术的基本特点,着重对常用工程有色金属材料电子束的焊接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焊缝缺陷及预防缺陷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有关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不锈钢焊接材料标准概况,其中ISO标准分为两个型号体系,ISO的A体系以名义化学成分来命名型号,ISO的B体系以合金类型来命名型号.日本的不锈钢药芯焊丝和焊条标准分别于2007年、2008年同ISO标准中的型号体系B接轨;欧洲的焊接材料标准同ISO标准中的型号体系A一致,早已与ISO接轨了;到目前为止,美国尚未与ISO标准接轨.中国在2008年颁布了三个与ISO接轨的标准,但都是有色金属方面的焊条或焊丝.建议尽早完成不锈钢焊接材料与ISO标准的接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焊接材料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我国目前焊接材料主导产品焊条、焊丝和焊剂的产品结构、产品质量以及发展现状,也简要介绍了西方国家的一些情况,仅供今后焊接材料生产企业及有关部门在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新产品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焊机》2008,38(5):I0030
上海大西洋焊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公司)系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浦东合庆工业发展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国内合资公司,公司位于璀璨的上海浦东新区,注册资金1.5亿,是上海市政府确认的“市外在沪大型企业”,是“大西洋”针对华东和国际市场设立重点发展的以自动化焊接材料为主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基地。年焊接材料设计产能8万吨,2007年产值超过4亿元人民币。2007年荣获市焊接行业“名优产品”,被评为“上海名牌”。  相似文献   

13.
焊接材料产品样本介绍了我国目前生产的各种焊接材料的牌号、性能和使用特点。该样本供设计、施工、生产及科教部门的广大焊工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合理选用焊  相似文献   

14.
王元良 《电焊机》2006,36(11):20-24
采用微合金化提高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是焊接钢结构材料发展的方向;采用低C、低SP和微合金化是改善强韧性匹配和提高焊接性能的重要途径。大量掺合金可制成各种焊丝、焊荆和焊条,啄满足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我国焊接材料生产的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对美国、日本、西德等工业先进国家焊接材料发展速度、产品更新等技术发展状况的研究和分析,对我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①必须逐步调整焊接材料产品的构成比例;②必须将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到议事日程;③焊接材料品种发展和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几点策略;④焊接材料生产企业要积极、持续开拓海外市场,为创外汇作出新贡献等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朱琦 《焊接》2011,(7):38-39
2011年5月28日焊接材料产业论坛、焊接材料行业大会暨原辅材料订货会在杭州之江宾馆隆重召开,此次大会是12年后焊接材料生产厂家在杭州的再次聚首.共有500余人云集杭州,共襄盛举.参加大会的领导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宋天虎研究员,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所长、国家焊接材料质检中心主任何实研究员,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所长杜兵研究员、王国栋研究员、陈健研究员,中国焊接协会副秘书长李春范研究员、吴九澎研究员等.会议由国家焊接材料质检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连胜研究员和副主任吴振祥分别主持.  相似文献   

17.
1.前言采用低碳钢与紫铜异种金属焊接的产品结构件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其焊接工艺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紫铜结构件成本高,有色金属材料浪费大。为降低成本,节约有色金属材料,在满足使用性能的条件下,采用A3钢板代替紫铜板材与铜套焊接(图1)。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国焊接材料生产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春范 《焊接》2007,(6):3-6
0 前言 笔者去年在《焊接》杂志第6期发表了《中国的钢材与焊材》一文,比较详细地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焊接材料的发展情况.今年以来很多业内同行急于了解2006年国内焊材的生产情况,现在借助《焊接》这个信息交流平台,就个人掌握和加以分析的结果做一介绍.为了保持信息交流的连贯性,有些数据难免重复,请朋友们谅解.  相似文献   

19.
《电焊机》2006,(6)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作为享有崇高学术地位的学会,特将39位两院院士和1200余位著名专家教授的知识和经验,推荐给有关单位,目的是帮助他们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品进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中国材料工程大典》中的《材料焊接工程》(上、下卷),是一部集实用性、先进性和权威性于一体的最新焊接专业技术工具书。它涵概了许多最新的技术参数、图表和标准数据(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主要内容如下:第1篇概论1.焊接技术的发展;2.焊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作用;3.新世纪焊接技术面临的挑战。第2篇材料焊接加工技术基础1.焊接热源与焊接方法分类…  相似文献   

20.
对水下湿法焊接用焊条、药芯焊丝的研究与发展现状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并指出目前水下焊接材料的主要研制思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在水环境中直接进行焊接时,富氢环境、冷却速度快、电弧稳定性较差等是影响湿法焊接接头质量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焊接材料配比,添加合金元素等措施,可以实现渣气联合保护及焊缝组织性能的优化.金红石型焊条仍是当今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水下焊条,水下药芯焊丝的制备、研发满足了水下焊接向高效化、自动化焊接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