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刷直流电机霍尔位置传感器的故障处理通常采用位置补偿法或无传感器控制法,其中位置补偿法在解决单路霍尔故障时效果理想,但无法处理3路霍尔故障。使用无传感器控制方式解决多路霍尔故障时运行效果理想,但由于起动预定位有时会产生偏差,该方法对单路故障处理效果没有位置补偿法好。针对位置补偿法起动的问题采用超前换相法进行优化,针对转子预定位偏差问题,通过再次施加定位矢量提高精度,在此基础上将两种优化后的方法根据故障情况进行实时切换和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融合故障处理方法比现有的任何一种方法有更好的故障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力作动器类恒功率负载引起的负阻抗效应,提出采用负阻抗补偿法来解决电力作动器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并且进行补偿器设计方法的研究。首先通过推导电网输入导纳得出稳定判据。然后比较常用增大电容法与负阻抗补偿法,分析两种方法对电能品质的影响及稳定性问题,并比较补偿器参数的改变对干扰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比例系数对电网性能的影响。再通过仿真和实验对带有补偿器的作动器系统进行系统性能的验证。结论表明改进型负阻抗补偿法可以在满足系统快速性的同时,采用相对小的电容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负阻抗补偿法对大扰动问题仍然适用,同样可以改善电能品质。  相似文献   

3.
静态安全分析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分析工具,需要对系统中的大量预想故障进行潮流分析,补偿法是提高计算速度的有效方法。针对常规补偿法无法解决网络解列的缺点,提出了修正导纳阵和修改节点注入量的措施,拓宽了单支路开断补偿法的应用范围,有效地解决了线路充电电容、三卷变压器等多支路开断故障以及网络解列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逆变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 M)系统输出功率的增加,其输入阻抗与直流供电端LC滤波环节输出阻抗不再匹配,引发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电流振荡。针对IPMSM,推导了逆变器-电机系统采样双电流调节器控制时的输入导纳模型,用于系统稳定性分析。参考异步电机系统振荡抑制方法,根据IPMSM转矩公式,提出直轴电流补偿法和直轴电压补偿法两种振荡抑制办法。结合交轴电流补偿法、交轴电压补偿法思想,推导了分别加入四种振荡抑制方法后的逆变器-IPMSM系统输入阻抗,采用奈奎斯特判据,分析各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依据电机模型与控制系统模型,分析不同方法的优劣,提出电压补偿法优于电流补偿法、交轴补偿法优于直轴补偿法的观点。通过实验验证了各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和交轴电压补偿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DSP矢量控制中检测反馈电流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相电机的矢量控制中,反馈电流的值是由电流传感器(TA)直接检测得到的,这就要求至少使用2个电流传感器。提出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实时计算功能,采用1个电阻测量3个反馈电流的方法。但是,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中,当PWM频率很高时,硬件限制了反馈电流的采样。因此,提出通过扩大PWM的周期解决硬件限制问题,即扩大法。但该方法降低了PWM的输出频率,从而影响电机的控制。又提出另一种改进的方法,即补偿法,该方法在不改变PWM周期的条件下,通过补偿主控周期中的一个PWM周期内用于电流采样的开关变化间隙时间,解决了硬件限制问题。给出了电流采样的硬件电路和补偿法程序流程图,在功率400 W的异步电机做实验结果表明,补偿法比扩大法的应用范围更大、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大学物理"是大学理工类的一门基础课程。基于大学物理教学情况调查结果,分析探讨有效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对如何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相不平衡是配电网常见的扰动之一,它会使电力电子变压器内部级联模块产生功率偏差,破坏高压直流链路层各个级联模块功率平衡,导致直流母线电压波动。传统解决方法多采用功率反馈型被动控制策略,这里通过对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并网逆变器直流链路层三相功率方程的分析,提出主动补偿序电压调节三相功率流动方法,目的是使三相功率重新平衡,保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还分析了零序电压补偿法和负序电压补偿法的作用机理,简要讨论了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仿真及实验分析表明,序电压补偿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控制性能,响应快,且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暂态性能优越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动态电压恢复器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压补偿策略是关系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有效工作的最重要策略。首先,简述了跌落前电压补偿法、同相电压补偿法、最小能量补偿法等几种补偿方法,然后用相量图的形式详细地分析了上述几种补偿方法的原理。分析表明跌落前电压补偿法能保证跌落前后负载电压的连续性,但输出电压的幅值和功率不受控制;同相电压补偿法输出电压幅值最小、计算简单,但输出电压相角有偏移、功率不受控制;最小能量补偿法能优化输出的功率,但输出电压幅值比较大、相角有偏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确定DVR最佳补偿点的方法,结合上述3种方法的优点,在电压跌落的不同的具体情况下寻找最佳补偿点。采用该控制方法的DVR节约了DVR直流侧存储的能量,延长了电压补偿的时间,同时避免了系统侧电压上升时引起能量倒灌导致直流侧过电压的威胁。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串联谐振补偿法用于互感器高压介损测量是解决现场诸多问题的有效方法。利用电抗与容抗的不同性质,串联谐振补偿法可以大大减小试验电源的容量,给出了测试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现场使用串联谐振补偿法进行测量要根据被测设备情况合理选择仪器设备和电抗器台数,使其满足试验回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负荷对电压幅值、相位跳变的敏感程度,可连续运行动态电压恢复器(UDVR)采用不同的电压补偿策略,常见的有跌落前电压补偿法和同相电压补偿法。利用相量图简述了上述2种方法,并提出一种改进的综合电压补偿法。通过调整软件锁相环(SPLL)的输入整定值和PI调节器参数,分别实现了跌落前电压补偿法、同相电压补偿法及改进的综合电压补偿法,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下进行了单相电压跌落补偿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综合电压补偿法比传统的同相电压补偿法更能有效缓解由电压跌落带来的相位跳变;与传统的跌落前电压补偿法相比,该方法也能有效减小UDVR的注入电压幅值。  相似文献   

11.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电压跌落综合补偿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态电压恢复器可以经济、有效地解决电压跌落问题,补偿策略决定了其补偿效果。对于持续时间、跌落特点各不相同的电压跌落,单一的补偿方法往往难以同时兼顾补偿质量和补偿时间。分析了三种基本补偿方法的优缺点及电压跌落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跌落前电压补偿法和最小能量补偿法的综合补偿策略。该补偿策略根据电压跌落的持续时间及特点自动调用适当的补偿方法,既保证了补偿质量,又在需要时延长了补偿时间。给出了该综合补偿策略的实现方法并予以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是补偿电压跌落,避免敏感负荷欠压脱扣的一种现代电力电子设备。针对相位敏感性负载直流电容储能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相位过渡法的补偿策略,采用完全补偿法、同相补偿法、最小能量法之间的离散相位平滑过渡,缓解了负载电压相位跳变,有功功率交换降至最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延长DVR电压跌落补偿时间,从而降低直流链路电容容量,提高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大学物理实验与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为切入点,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变电站现场预试中出现的tanδ为负值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微电流补偿法,解决了由电场干扰造成tanδ值为负的问题,实践证明该办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电压补偿策略, 首先简述了跌落前电压补偿法、同相电压补偿法、最小能量补偿法等几种方法, 然后用相量图的形式详细地分析了上述几种补偿方法的原理,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 种确定动态电压恢复器最佳补偿点的方法。采用该控制方法的DVR 节约了DVR 直流侧存储的能量, 延长了电压补偿的时间, 同时避免了系统侧电压上升时引起能量倒灌导致直流侧过电压的威胁。最后用仿真试验的方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了接地距离保护中常规零序电流补偿方法——实因子补偿法的线路阻抗测量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数字式距离保护的零序电流精确补偿法,即改进的零序电流补偿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地提高阻抗测量精度且可加速测量值的收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进行预防性静态安全控制计算过程中,占用内存大、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补偿法的快速优化求解方法。通过分析该问题的优化机制,建立等效的求解模型,运用补偿法进行预想事故状态的快速分析计算,最后采用内点法求解问题模型,从而获得满足N-1安全准则的合理运行方式,防止N-1事故发生后系统越限故障的发生。在IEEE30、118、300节点系统以及S-1047仿真系统进行的测试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大规模预防性静态安全控制的计算效率,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的调整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配电真值试验网在进行故障试验研究时,因系统电容电流过大造成调压器损坏或外侧电源断路器跳闸这一容量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低压侧电流补偿法。该方法通过在升压变低压侧及调压器输出侧间并联电抗器,产生感性电流,最大限度补偿故障相的容性电流,降低流过调压器及外侧电源断路器电流,防止因故障电流过大导致的调压器损坏或外侧电源断路器跳闸。在长沙某公司建立的10 kV配电网真值试验网上进行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应用低压侧电流补偿法后,故障电流允许值可高达45 A,为补偿前的3倍,满足试验要求,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配电真值试验网电源容量局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对比分析峰值电流控制、V2控制和V2C控制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揭示了V2C控制本质上是一种峰值控制技术,并指出峰值电流控制和V2控制都是V2C控制的特例.分别在时域和频域下详细分析了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CM)的V2C控制Buck变换器的稳定性问题.与峰值电流控制类似,可以通过采用斜坡补偿法解决占空比D>...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采用BP调节器时无法消除逆变侧电流环前向通道中诸多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扰动观测器前馈补偿法与BP调节器相结合的方法。将系统被控对象中所有非线性扰动视为一个扰动进行观测并前馈补偿,显著改善了并网电流质量。给出了理论分析和系统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