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虽然细菌浸矿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利用浸矿过程中矿物表面性质的变化而用于浮选实验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由于它作用时间短,选择性强,放具有工业应用的可能。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活性,不同培养条件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bbacillusferrooxdans)对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测定了菌体带电性以及矿物吸附T.f菌后e一电位的变化情况;还测定了黄药和T.f菌在矿物表面,黄药在T.f菌表面的吸附”。这些试验表明黄药在T.二菌表面的覆盖率可达69.2%,带正电的T.f菌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最大覆盖率345%。T.f菌对硫化矿的强烈抑制表明黄药在菌体…  相似文献   

2.
磨矿,矿浆化学与颗粒可浮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能导致与磨矿环境有拳矿物疏水/亲水性变化的各种化学反应。文中涉及一Cu-Pb-Zn半工业实验厂的矿浆化学研究结果以及旨在评价某些阻化剂对磨矿/浮选影响的Pb-Zn矿石实验室研究结果。常规磨矿与自磨产品的浮选回收率无大差别,自磨略高。由不同途径而来的自磨产品的选择性是一个问题。使用阻化剂后,Pb-Zn矿石的实验室磨矿/浮选结果表明,阻化剂的类型及浓度不同时,磨矿介质的磨损程度最大可降低25  相似文献   

3.
某些过程参数对硫化镍矿石可浮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磨矿介质,浮选用水中的离子(钙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离子)和矿浆的氧化作用对硫化镍矿石可浮性的影响,用乙基黄药作为Enonkoski矿石小型浮选试验的捕收剂。试验结果表明,钢磨矿机铁颗粒的电池作用控制着镍黄铁矿与磁黄铁矿的分离选择性,钙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离子提高了钢磨矿后黄药对硫化矿物的浮选活性。这些离子也改进了镍浮选分离的选择性。用瓷磨矿机磨矿后,这些离子抑制硫化矿物的浮选,但是,提高了有捕收剂存在时镍浮选的选择性,在用钢磨矿机和瓷磨矿机磨矿时,矿浆氧化作用改进了硫化矿物的可浮性和镍浮选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细菌对硫化矿可浮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来微生物法脱除煤炭中黄铁矿中疏,成为较热门的研究课题。该法又可分为细菌浸出法脱硫及细菌浮选法脱硫。细菌浸出法是利用细菌浸出过程中细菌将黄铁矿硫氧化成可溶性硫酸’“,然后洗脱。浸出周期较长,一般需要5-10天”-“。而近期发展起来的细菌浮选法则是利用细菌选择性快速吸附到黄铁矿表面,改变黄铁矿表面性质,使其从流水变成亲水,因而其可浮性在细菌作用数分钟之内即受到抑制。Atkins等”’报道利用细菌吸附到黄铁矿表面,作用2.SInin后,黄铁矿可净性完全受到抑制。ToWDSly等’‘’也报道细菌处理黄铁矿表面几分钟后,…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求天青石(SrSO_4)浮选工艺的最佳条件,用十二烷基胺氯化物(DDAC1)进行了浮选试验。发现试验在20min时,DDAC1的吸附达到了平衡;并且在pH达8以上时,吸附量迅速增加。天青石的浮选活性既取决于DDAC1的浓度,也取决于溶液pH值。在pH=8~9时,达到最大浮游率(95%),表面复盖相当于计算的4—6个DDAC1单分子层。  相似文献   

6.
在粗选和精选中对四种不同的氧化还原敏感电极(螺旋状金电极、铂黑电极、黄铜矿电极、方铅矿电极)的特性进行实验并给出与浮选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溶液电位(由铂电极给出的)不同于矿浆电位(由螺旋状金电极给出的),并与浮选响应只有微弱的关系。另一方面,螺旋状金电极和两种矿物电极测得的电位与浮选响应有关。在加入浮选调整剂期间金电极和矿物电极的瞬态特性曲线可表明使浮选的矿物上浮或抑制所需的调整时间。  相似文献   

7.
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可浮性的晶体化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从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的特征出发,通过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结构中化学键的理论计算及阴离子捕收剂(油酸钠)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浮选体系中可浮性的研究,采用矿物晶体化学理论分析了矿物晶体结构特征与可浮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了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影响煤泥浮选工艺过程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对临涣选煤厂的煤泥进行一系列浮选试验,考察了捕收剂和起泡剂的种类与用量、矿浆浓度和抑制剂CMC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实验条件,提高了该厂煤泥的可浮性。  相似文献   

9.
单矿物试验表明,以化工废料为原料合成的新型捕收剂D16-4对白钨矿的选择性、捕收能力强于传统药剂氧化石蜡皂(731).表面动电位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pH=11.0的强碱性矿浆中,水玻璃和捕收剂D16-4均以化学作用吸附在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在大量水玻璃的作用下,D16-4在白钨矿表面仍有强烈的化学吸附,而在方解石和萤石表面的吸附减弱.与常规药剂731相比,用D16-4可更有效地实现白钨矿与方解石、萤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0.
矿物晶体结构与表面特性和可浮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矿物晶体结构与矿物表面特性和可浮性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了矿物晶体结构与表面特性、晶体结构与可浮性、晶格缺陷与可浮性及晶体结构与矿物解理、断裂关系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该工作的更深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通过对十个选煤厂浮选入料与原生煤泥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浮选试验对比,探讨了选煤厂浮选入料与原生煤泥可浮性差异。指出浮选入料的可浮性、浮选工艺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优于原生煤泥,在精煤产率大致相同时,精煤灰分较原生煤泥低0.2~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14.
对电气石进行了XRD及EDS分析测试,用油酸钠和十二胺对电气石进行了可浮性研究,并对电气石晶体结构中的化学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用油酸钠和十二胺浮选时,电气石在一定的pH范围内表现出很强的可浮性;电气石的可浮性与晶体化学特征紧密相关,用品体化学特征可以分析电气石的可浮性原理。  相似文献   

15.
在产自东南亚的伟晶岩型锡矿床的某些锆石精矿中,含钽矿物——细晶石的含量达到了有回收效益的水平。在用浮选法分离锆石和细晶石的初步研究中,颗粒形状对锆石可浮性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对锆石-细晶石精矿的浮选和附着在气泡上的不同形状的锆石颗粒从气泡上的脱落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棱柱形颗粒比球形颗粒具有更好的可浮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分离重选精矿中含钽矿物及含锡矿物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在浮选的最初阶段应用了膦酸SPA。实验表明,矿石中铁的杂质在磨矿时对浮选过程有不良影响,因为锡的回收率及品位分别降低了14%及4%。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碱性(pH:9—10)和自然pH(8—8.5)以及存在Cu~(2 ),Fe~(3 ),Fe~(2 )离子的情况下,金川磁黄铁矿对丁黄药的吸附和它的浮选特性。对其作用机理,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试验表明,磁黄铁矿对丁黄药的吸附密度与其可浮性存在一致对应关系,Cu~(2 ),Fe~(3 )离子能强化磁黄铁矿的浮选,Fe~(2 )离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褐煤表面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导致其在常规浮选条件下很难得到有效浮选。试验在对难浮褐煤进行热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在干法球磨褐煤过程中添加煤焦油的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并分别研究了热处理和添加煤焦油对褐煤可磨性和可浮性的影响。HGI可磨性指数测试试验表明,在热处理条件下,褐煤的水分越少,HGI指数越低;添加的煤焦油越多,HGI指数下降幅度越大。褐煤预处理后的浮选试验表明,煤焦油用量越多,精煤灰分越低,可燃体回收率越高。FTIR光谱分析得出,热处理和添加煤焦油后褐煤的疏水性都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9.
矿物的单体解离是浮选分离的前提,查明矿石细度、目的矿物单体解离度和矿石可浮性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为浮选前物料的准备提供指导。为此,以赞比亚谦比希西矿体矿石为例,借助矿物解离分析系统(MLA),初步探讨了不同细度下有用矿物的解离特性与可浮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谦比希铜矿中的主要铜矿物为黄铜矿,含量为5.32%,脉石矿物主要有正长石、石英和云母;原矿中黄铜矿属于以微细粒为主的不等粒嵌布,黄铜矿颗粒介于10~500 μm,且多数与长石和石英毗邻,部分细颗粒被包裹在粗颗粒的长石和云母中,仅有少量单体解离颗粒存在;将原矿磨至-74 μm占70%,黄铜矿的自由表面由60.88%升高至78.14%,单体解离颗粒含量由28.90%增加至54.24%,但连生体中铜矿物的分布规律没有改变;试验矿石浮选过程最有效的选别粒度为18~100 μm,粗颗粒中铜的损失是由于铜矿物单体解离度低,过细物料的损失则是因为物料可选性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黄锑矿体相、(001)表面以及水分子在其表面吸附的结构性质,利用 XPS 和表面电位分析了黄锑矿单矿物表面特性,讨论了黄锑矿晶体结构、表面性质与可浮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单矿物浮选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黄锑矿中氧原子的活性较强,锑原子的活性较弱,水分子容易在黄锑矿的表面吸附,导致常规阴离子捕收剂难以吸附于黄锑矿的表面,而需要通过金属阳离子活化。黄锑矿在 pH>2.4 的范围内带负电,阳离子捕收剂通过静电作用,容易在黄锑矿的表面吸附。单矿物浮选试验中,铜离子活化后的黄锑矿可以很好地被油酸钠捕收,十二胺离子也可以很好地浮选表面荷负电的黄锑矿。矿物表面基因特性与矿物可浮性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