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具有的特点,以某高层钢结构基础隔震建筑为例,运用SAP2000V15软件建立分析模型,并施加一条强震地震波对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通过对水平地震计算结果的研究得出基础隔震钢结构减震效果显著,可应用于高层钢结构上。  相似文献   

2.
赵旭 《工业建筑》1999,29(5):71-73
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兴建高层和超高层钢结构建筑逐渐增多。在设计方面,其起步阶段是参照美国和日本的设计标准,钢柱接口的设计形式往往与我国构件制作水平和安装技术状况相结合得不够,造成施工的困难,同时也不利于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目前我国的超高层钢结构建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建越多,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及组合钢结构由于其结构的优越性,在该类型的建筑中已占据其主导地位,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焊接技术的好坏对整个结构的安全及使用起者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层钢结构厚板焊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措施进行论述,对类似工程的焊接质量控制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毛志兵 《施工技术》2012,41(23):4-10,22
介绍了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和技术发展情况。结合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阐述了其在该领域的技术研究方向,包括千米级建筑建造技术,超深基坑技术,装备研究,钢结构制作安装,混凝土新材料等。指出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层建筑应向绿色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斌 《山西建筑》2009,35(21):81-82
对国内外钢结构发展现况作了论述,介绍了钢结构在低层建筑、高层、超高层建筑以及大跨度结构中的应用,并阐明了我国钢结构建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后指出钢结构在我国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9·11事件谈北京CBD超高层建筑群等防灾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不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争论 ,在国际上已延续半个多世纪 ;在北京也已争论了二、三十年 ,但高层、超高层建筑并未因争论而减少 ,却越来越多。9.11事件恐怕也不会迅速冷却高层、超高层建筑热 ,北京、上海都在准备要建世界最高建筑。本文作者曾是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编制组的成员 ,对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消防工作者 ,需要面对现实。如何保障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安全 ,依然是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如钢结构防火 )。为此 ,作者对首都将要建设的 CBD超高层建筑群和重要标志性建筑 ,结合 9.11事件提出了加强防灾救灾的若干建议 ,特别是钢结构防火与安全检测的意见 ;同时 ,对首都现代化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防灾方面的许多新问题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对城市规范设计、防灾减灾和安全管理等都有参考价值 ,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防火问题浅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童兴 《江苏建筑》2001,(4):23-27
文章主要介绍了有关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火灾特点以及设计要点。并简单分析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在遭受飞机撞击后在很短时间内倒塌的原因,以及防止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一些俱观点及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钢结构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建筑物的设计,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由于高层建筑钢结构体系是一项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系统工程,而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因而钢结构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建筑工程中尤其是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钢结构在高层及超高层的结构体系、材料的选用、连接节点的设计和施工、钢柱的制作与安装、楼盖的设计和施工等等钢结构加工和安装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都需要且必需仔细分析,周密计划。本文就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有关加工制作、安装技术等应用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综合布线和蜂窝基站建立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阐述了该方案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解决了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内综合布线和蜂窝基站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钢结构具有配件制作工厂化和机械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现场施工速度快,主要为干作业,有利于文明施工,自重相对较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随着建筑规模变大,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钢结构和钢一混组合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多。现结合绿地中央广场南地块钢结构工程,浅谈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也在迅猛的发展中,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结构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目前建筑工程采用最多的就是建筑钢结构。建筑钢结构本身具有很多的优良性,在施工过程当中有着高效率,且能对施工工期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材料造价相对低廉,工程的结构性非常优异。钢结构的建设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本文结合建筑钢结构的工程特点,着重的讨论了建筑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高层钢结构建筑日趋增多,尤其是一些超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材料更为广泛。这也对建筑业钢结构施工工程的技术与质量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工业钢结构建筑施工特点,并且简要概述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同时对于加强钢结构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七、高层钢结构采用钢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已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形成了独立体系。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英国、波兰、苏联等国家建成大批高层钢结构。而我国解放后还没有建成一幢高层钢结构建筑,正在设计中的高层钢结构正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兴建。随着我国钢产量和钢品种的不断发展,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有关单位为了促使高层钢结构在我国应用和发展,正在开展设计计算、钢材轧制、构件制作、拼接安装、防锈、防火等方面的研究。高层钢结构的发展,受下列诸因素的影响:(1)电梯和给排水、采暖通风技术的  相似文献   

15.
韩大观 《城建档案》2009,(11):38-39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建设水平的提高,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迅速增加。在不断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同时,既要重视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和救援工作,更要注重加强对此类档案的编制与保管,确保工作、生活于高层、超高层建筑之中的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动态     
<正> 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委员会和中国钢协房屋建筑钢结构协会联合主办的“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学术会议”,拟于1989年5月在上海召开。这是继1965年12月在广东佛山召开全国性钢结构学术会议之后,经历20多年后又一次大型建筑钢结构学术会议。会议将总结和交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钢结构方面的新成就、新经验,观摩学习和沟通信息,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钢结构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协调和规划发展方向进行活动。会议拟对高层(超高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中高层钢结构建筑、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等不断涌现。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可燃物多,火灾隐患多,扑救难度大,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目前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消防扑救和举高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致使灭火救援人员无法利用现有的举高消防车靠近主体建筑实施灭火、救援行动。笔者根据多年消防工作实践,对高层钢结构建筑特点、火灾特点、自救措施、消防工作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门窗》2019,(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速度迅速加快,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增加。但是,随着这些高层大楼的发展,对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的需求也在增长。建筑物的结构与这些大楼的安全性和用途直接相关,开发人员和设计部门应注意复杂高层大楼的结构设计。本文首先对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素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人地矛盾,目前常见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以钢结构为主,这种结构是对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改善,是我国建筑业的一大进步。本文对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简单说明了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并对其施工要点进行了详细研究,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一直处于较快发展的阶段,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为国家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由于受到城市化建设的压力,以及科技水平的支持,不少建筑行业开始研究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每个城市的独特文化。但是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其中涉及的建筑结构和建筑功能比较繁杂,这给工程的设计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本文中,我将对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行分析和自己的见解,并且提出重点探讨设计要点,希望可以对复杂高层和超高层的建设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