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连斌  罗琳 《酿酒科技》2007,(11):120-121,124
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贵州、云南、四川省的部分地区.其中以贵州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的97%.布依族人会酿酒、好饮酒.其酿制的酒有糯米酒、刺梨酒、白烧酒等.布依族的酒俗丰富,用拦路酒、鸡头酒习俗、交杯酒、转转酒、讨八字酒等酒俗民风来传递信息和感情;布依族酒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如有迎客歌、敬酒歌、婚庆歌、节庆歌等.(孙悟)  相似文献   

2.
彭瑛 《酿酒》2011,38(4):91-94
阿昌族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的表现形态多样,其酒德是酒文化之要义。难能可贵的是酿酒文化中体现了阿昌族女性的聪明才智与创造精神,现在阿昌族酒文化已在其酿酒产业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酒文化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琪林 《中国酒》2011,(11):68-72
清人黄周星说:"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确实是一门大学问。中华大地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酒的地区之一。酒,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一种奇特饮料,几乎渗透了整个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相似文献   

4.
小角楼是四川省著名十朵小金花白酒企业之一,本文从地理地质、水文气候、森林生态等方面综述了小角楼酒原产地——平昌县特殊的酿酒生态环境,为研究小角楼"森林生态酒"风格特征的形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彭瑛 《酿酒科技》2007,(8):158-160
土家族酿酒历史悠久,有着丰富深邃的酒文化,其咂酒最具土家族特色,是土家族酒文化的精髓.论述了咂酒的历史源流、酿制技艺、饮用习俗及其文化底蕴与内涵,并提出应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对咂酒的酿制技艺进行挖掘整理,与土家族旅游发展相结合进行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从表面上看,酒是一种食品饮料,但从社会化的意义而言,人们消费酒的本质需要,绝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食物性需要,更深入地说,是一种文化上的需要,这种消费是在文化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行为,是人性中的高层次需要,因而,酒是人们为满足精神享受和文化享受而需要的一种“感性商品”,酒自身所自备的文化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被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老文字蕴涵着浓浓酒香,先民造“酒”字伊始,就溶入了浓重的酒文化色彩,本文试从字与酿酒术、古代文化活动、酒的种类的关系,初步阐述中国酒文化。  相似文献   

8.
《新食品》2012,(6):I0026-I0027
景芝,因宋景祜年间,其酿酒古井三次产灵芝而得名,明清大学者顾炎武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称之为“齐鲁三大古镇”,此地以酿酒闻名,素有“齐鲁古酒镇”之说。  相似文献   

9.
李飞 《四川烹饪》2009,(6):73-73
这酒香米饭丸子,是用蒸熟的白米饭和猪肉馅做成的,其最大亮点在于,它吃起来还带一股浓郁的酒香味。  相似文献   

10.
李雷  李杨  方春玉 《酿酒科技》2012,(9):119-121
以中国蒸馏白酒为基础,阐述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之间所形成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指出中国文化和酒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酒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汇、共存互生,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仁青卓玛 《酿酒》2008,35(2):111-112
如今,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西。从家中的每日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日活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随着酒在苗族人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苗族的酿酒技艺、酒的类别及苗族的酒礼、酒歌已成为大家广为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张白平 《酿酒》2010,37(3):87-89
畲族是生活于我国东南部发达或较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畲族的生产及生活习俗都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畲族文化,酒文化是这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彭瑛 《酿酒》2009,36(5):84-86
怒族酒文化与怒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丰富的文化表现形态和独特酒俗,其酒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怒族酒文化与旅游结合将对怒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史前文化时期的酿酒(二)--谷芽酒的酿造及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先民在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就利用小口尖底瓮保温发酵酿制谷芽酒,并在该容器内澄清、饮用。到了大汶口时期(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2400年),酿酒有了较大发展,饮酒之风很盛行,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大件酿酒发酵窖器——大口尖底陶尊及多姿多彩的酒具,表明了酒已具有礼仪功能。这时期谷芽酒的饮用方法已进步到用饮酒器饮用清酒了。酿酒技术及酒文化已由黄河下游扩展到淮河流域。  相似文献   

15.
糯米膨化法对黄酒酿造及其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膨化过程中糯米物理、化学性质一系列变化的研究发现 ,膨化后糯米微观上呈片层状结构。膨化使淀粉颗粒解体 ,发生降解、糊化、糊精化等变化 ,蛋白质变性 ,脂肪分解 ,从而使淀粉含量减少 ,还原糖含量增加 ,同时糊化度显著提高 ,蛋白质趋向降解 ,氨基酸增加 ,脂肪减少。这些变化都有利于微生物发酵利用。发酵得到的黄酒有其独特的香味 ,口味较清淡  相似文献   

16.
史前文化时期的酿酒(一)酒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的起源和发展应在人类社会进入到农业社会时期。从仰韶文化遗址(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考证,当时已有酒的存在,并证明我国最早的酒是谷芽酒。这时期出土了不少酿酒发酵容器,最具有代表性的为小口尖底瓮。这种酒具有防止酒的酸败、促进酒的澄清作用。小口尖底瓮在古巴比伦及古埃及均有发现,用于酿造麦酒和葡萄酒。(陶然)  相似文献   

17.
毛建利  李艳 《食品科学》2019,40(22):270-276
以赤霞珠葡萄酒为参照分析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酒的香气物质组成并进行感官品评,评价其酿酒潜质,为开发适宜消费者口味的黑果腺肋花楸酒提供参考。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酒的香气物质成分。结果显示:黑果腺肋花楸酒香气物质含量为赤霞珠葡萄酒的2.73 倍,香气物质种类分别为41 种和40 种,其中共有的18 种。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分别占总香气的62.11%和73.87%。依据香气活度值,酯类物质对酒的香气贡献最大,分别为36.57%和22.04%。黑果腺肋花楸酒的主体香气物质是大马士酮、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而赤霞珠葡萄酒则为α-紫罗酮、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和苯乙醛。2 款酒中共有香气物质对香气贡献占比分别为34.20%和21.81%,说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大马士酮和α-紫罗酮对酒香气值的贡献分别为63.22%和76.36%,形成了各自酒的特色。经感官品评,黑果腺肋花楸酒比赤霞珠葡萄酒总得分高2 分,黑果腺肋花楸作为黑色浆果具有开发酿酒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