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龙  刘国才 《塑料科技》2006,34(3):13-15,12
研究并制备出具有较好冲击性能的PVC/ACR共混合金。着重研究了改性剂和填料的粒径、用量等对共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CR能较大幅度提高PVC的冲击强度,而其拉伸强度下降并不大。  相似文献   

2.
《塑料科技》2017,(10):115-119
介绍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ACR)抗冲改性剂的工艺技术以及影响其抗冲改性效果的因素,并分析了ACR抗冲改性剂在聚氯乙烯(PVC)、聚乳酸(PLA)、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PA6)、环氧树脂(EP)等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ACR类冲击改性剂的加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单介绍了用冲击ACR改性的PVC干混料的流变、挤出和加工热稳定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CPE改性的PVC干混料相比,使用冲击ACR改性的PVC干混料具有塑化时间短、塑化扭矩大、塑化温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绍了用冲击ACR改性的PVC干混料的流变、挤出和加工热稳定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CPE改性的PVC干混料相比,使用冲击ACR改性的PVC干混料具有塑化时间短、塑化扭矩大、塑化温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核/壳结构ACR合成与结构表征研究——I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合工艺对丙烯酸酯类聚合物ACR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为下一步合成核/壳结构ACR提供了分子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ACR抗冲改性剂内核、壳层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内核结构、核/壳组成用量对改性塑料抗冲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种子乳液法合成具有核/幔/壳三层结构的丙烯酸酯类树脂(ACR),讨论了幔层和第三单体丙烯酸乙酯(EA)对ACR改性硬聚氯乙烯(R-PVC)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幔层的引入、EA的加入提高了ACR对R-PVC的改性性能,EA的加入还可以提高PVC/ACR混合体系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以聚丁二烯(PB)为核、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及壳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的两种核壳结构改性剂MB、MB—g—GMA,分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共混物的增韧改性。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剂质量分数为20%,PBT/PC用量比为50/50时,共混物冲击性能最佳。固定PBT,/PC用量比为50/50,MB质量分数为10%时,共混体系实现了脆韧转变,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1016.9J/m,实现了超韧,而MB-g-GMA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体系才发生脆韧转变;动态力学分析仪分析结果显示,PC与改性剂壳层PMMA相容性好,GMA的加入提高了PBT与改性剂的相容性;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两种粒子都能均匀分散在基体中;基体的剪切屈服和橡胶粒子的空洞化是PBT/PC共混体系主要的形变机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并制备出具有较好冲击性能的PVCIACR共混合金。着重研究了改性剂和填料的粒径、用量等对共混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CR能较大幅度提高PVC的冲击强度,而其拉伸强度下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PVC冲击改性剂的生产、消费状况及氯乙烯接枝丙烯酸酯冲击改性剂的研究开发现状,认为核粒径大小及核-壳结合状况是影响氯乙烯接枝丙烯酸酯冲击改性剂质量的关键因素,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可控制粒径大小,通过某种聚合工艺及使用交联剂可控制核-壳结合程度。  相似文献   

11.
用核磁共振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溶解实验对已脱乳的丙烯酸酯类抗冲型改性剂(ACR)的组成及微观相态结构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该ACR以轻度交联聚丙烯酸丁酯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具有一定的交联及接枝程度,核壳摩尔比为1.0/1.0左右,核层与壳层间存在一个中间相。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体^13C-NMR对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抗冲型改性剂(ACR)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CR中聚丙烯酸丁酯(PBA)核与PMMA壳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形成了中间相,由PMMA旋转坐标系中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得出PMMA中间相占总PMMA的摩尔分数为23%。由自旋-自旋作用时间得出PMMA中间相与非中间相摩尔比为3/7。  相似文献   

13.
以Y型分子筛为核,采用溶胶-凝胶化学合成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考察了异丙醇、模板剂和硅源等原料因素对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采用XRD、SEM、TEM以及N2物理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异丙醇、模板剂和硅源是影响复合材料制备的重要因素.其中,异丙醇的加入可调节正硅酸乙酯的分解,影响壳层结构的厚度和壳层介孔结构特点;模板剂种类影响了壳层结构的厚度和决定了壳层介孔结构的产生;硅源类型是形成壳层结构的决定性因素,而其用量影响壳层结构的厚度.  相似文献   

14.
许鹏  张宇 《聚氯乙烯》2007,(5):19-21
研究了CPE、抗冲ACR在PVC中的热老化性能与光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抗冲ACR热老化性能优于CPE,抗冲ACR配方热老化、光老化性能优于CPE配方。CPE配方热老化、光老化性能随CPE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抗冲ACR用量对配方热老化、光老化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ACR-g-VC树脂的微观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表明当ACR的含量为6.3%时,共聚树脂的冲击强度为普通PVC树脂的14倍,而拉伸强度仅下降8%,且其他力学性能都有所提高,是适用范围很广的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An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morphology on the mechan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chloride/methyl methacrylate-butadiene-styrene (PVC/MBS) blends. Special care was taken to make comparisons of blend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al MBS under same conditions. The blend with a three-layer structure MBS had a lowest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BDT) temperature, while the blend with a two-layer structure MBS had a relatively higher BDT temperature due to its higher Tg of rubber particles enhanced by combination of St. Furthermore, the transparency of blend with two-layer structure MBS was higher than that with three-layer structure MBS. In addition, SEM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e cavitation of rubber particles took place to remove the plastic constraint and promote a large volume of deformation in the blend with three-layer structure MBS.  相似文献   

17.
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不同橡胶粒径和橡胶相组成比的新型核-壳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N-AIM),将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熔融共混,得到了PMMA/N-AIM共混物。对PMMA/N-AIM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冲击性能和光学性能分别进行了考察。通过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橡胶粒径为100 nm时改性剂在基体中发生聚集,大于100 nm时均可均匀分散在基体中;冲击测试结果表明,随着N-AIM橡胶粒径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光学测试表明橡胶组成比影响共混物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硬聚氯乙烯(R-PVC)抗冲击改性剂丙烯酸酯类聚合物(ACR)。研究了ACR用量及合成参数对R-PVC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