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与构建正确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加速西部地区城市化、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世纪西部地区不应选择农村城市化战略,西部地区未来城市化战略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战略,其核心是城市化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的选择。西部地区最显的特点是城市短缺,无论城市数量还是城市规模都存在巨大的扩张空间。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必须走现有城市扩张之路,重点发展中心城市。推进西部城市化进程必须转变观念,科学规划,区域协调,东西联动,加强政府对城市化发展的引导,构建要素流动与集聚新机制,改革城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 21世纪的历史选择.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的规模、布局、形态、模式还很不合理,为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和相应的实施对策,以加速整个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21世纪的历史选择。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的规模、布局、形态、模式还很不合理,为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和相应的实施对策,以加速整个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城市转型发展成为城市化的主旋律,同时东、中、西部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自身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不同,因此战略重点和发展路径也存在异同之处。总的来说,东部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重点是以合理布局人口和产业为导向;中部城市由于重点承接东部现代制造业转移,空间结构的转型是以园区为重点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区域一体化发展;西部的重点在"两头",即注重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扼要论述了东、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差异,指出了加速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前提条件以及它给西部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同时还针对当前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的严峻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扼要论述了东、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差异,指出了加速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前提条件以及它给西部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同时还针对当前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的严峻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科技产业企业应树立国际化经营意识入手,阐述了西部地区高科技产业应从合理开发高科技成果,注重科技投入,寻求中外“科技联姻”,力创“本土化”产业企业,解放思想,加快西部地区高科技产业科技融合;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特点,确定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实现推进西部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农业发展和西部城市的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城市"第五公用基础设施"的"无线城市"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尺度,在分析国内外无线城市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自身特点总结出影响西部地区无线城市发展的因素,提出了西部地区选择无线城市发展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城镇体系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域镇将成为带动经济发展、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区域.但现有的西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我国西部现有的重点城市经过多年的超负荷运转,在解决诸如吸纳劳动力等具有中国西部特征的问题上,其潜力有限.从对我国西部城市体系的发展现状述评入手,根据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特征、自然禀赋条件和资金、土地等制约条件的实际现状,比较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城镇体系可能的发展模式.并得出西部开发过程中必须以中小城市为主导,探求以资源经济链为依托的城镇体系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研究城市发展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导致植物物种多样性降低;由于旅游点的开发和人类活动加强,导致植物资源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城市化为外来植物物种的入侵创造了条件,给当地植物多样性带来极大的危害;随着城市发展和园林美观的需要,引种的园林植物品种越来越丰富。总的说来,城市发展对西湖风景区植物多样性的不同类别和不同方面存在影响,而其中以负面影响为主,对此应予以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西部物流中心城市选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物流需求状况,从而说明了西部地区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通过论述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详尽说明建设和规划西部物流中心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从地理位置、综合交通状况、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情况、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等方面论述了成都市发展为西部物流中心城市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重庆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的直辖市,在研究其城市化发展模式时不能脱离历史阶段和现实条件.因此,文中以城市化发展理论为基础,充分借鉴城市化发达地区经验,结合重庆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重庆城市化"大都市圈 点轴式城市带"的发展模式,即以主城都市圈为中心,以长江、319线(渝怀铁路)为发展轴,以沿线城市为节点,进行串珠式开发,逐步形成以重庆都市圈为中心,万州、涪陵、黔江等城市为区域中心的网络式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更新、再循环、再利用到景观的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急速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时,城市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和挑战。在开发中的急功近利和“大破大立”都会对环境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和“建设性破坏”。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何在景观设计中真正遵循生态的原则,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只是一句华丽的口号,德国的北杜伊斯堡公园和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保留过去生活的记忆,通过更新再循环和再利用,最小程度地减少能耗,赋予原有工业和景观以新的意义,使工业衰败的地区重新焕发出活力。这一意义深远的实践,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西部开发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极具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浙江山区是发达地区中的相对欠发达地区,但工业化、城市化已有一定基础,部分县市综合实力已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考虑到浙江地少人多,山区只有通过高端要素的培育、集聚,才能有效改变粗放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可持续动力缺乏、生态环境压力巨大、居民生活品质提速缓慢等问题。相对沿海地区,浙江山区更需把新型城市化作为区域发展的主动力。只有如此,浙江山区发展才能走出一条新路,逐渐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多样模式的科学选择,也可为我国其他沿海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及其相当部分内陆地区的新型城市化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相对传统的城市化以单个城市为主,以城市规模扩大为重点,根据浙江山区县市不同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现代服务功能强弱、城市间联系密切度,以及区位、交通、自然地貌,其新型城市化模式可主要选择三类:都市区模式、次经济区模式、小县大城模式。具体到某一县市,其新型城市化模式并不是唯一,如在都市区模式主导下,还可以小县大城模式为辅,协力共促。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评价皖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为实现皖北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通过构建皖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统计数据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皖北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程度和耦合协调度,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水平研究期间不断增大,说明皖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呈现好转;耦合关系变化与之相似,2005—2009年皖北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状况为高度不协调,之后协调度有所提高,2011年为低度协调。通过研究皖北地区城市化发展历程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为提高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西部开发为陕西城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化促使城市空间结构的快速发展。立足陕西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和发展条件,认为陕西城镇空间布局应以核心城市为龙头,形成多样地城镇地域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经济相对落后,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很多,但城市规划应该依据其根本的约束条件,从本地区的资源与环境现状出发,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城市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理论,西部大开发应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应选择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至关重要以及对西部地区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比较大和比较好的效果.发展城市,发挥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带动作用,有利于经济、科技力量、熟练劳动力的集中,通过城市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客观、科学地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状况,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首先阐述了城市化的内涵及推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继而选取中国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计35个城市作为样本,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城市化发展水平实施评价;最后依据样本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排序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呈不均衡态势.建议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应借鉴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推进中国城市化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弊端越发明显.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建筑文化发展的现状:传统建筑保护不当和过度保护、现代建筑存在千篇一律和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建筑伦理文化观等;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建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加强监管建筑伦理道德、确定传统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发展地域性的城市建筑文化等建议.以益阳市为例,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建筑文化建设的多项措施,以期解决现有城市发展中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