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低分子质量PDMDAAC粘土稳定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低浓度的条件下,以甲酸钠为链转移剂,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分子质量在1000~6000的PDMDAAC。通过单因素研究方法,考察了单体质量浓度、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还原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评价了不同质量分数下PDMDAAC的防膨率,并将PDMDAAC与无机粘土防膨剂KCl复配后进行评价比较,防膨率高达到96%。  相似文献   

2.
以茚基钠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四氢呋喃中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与溶剂配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茚基钠/四氢呋喃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下降;当单体用量一定时,溶剂的量越多,聚合反应的转化率越低,而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却越大;反应时间在1 h之内,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粘均分子量都增大;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影响不大,但对聚合产物粘均分子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环戊二烯钠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甲苯中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且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发现环戊二烯钠/甲苯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较高的引发活性。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下降;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分子量都增大;发现在0℃和引发剂与单体摩尔比为1/200时,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及聚合物产物粘均分子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茚基钠作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甲苯中的聚合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发现茚基钠/甲苯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下降;延长聚合反应时间,转化率和分子量都增大;温度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影响不大,但对聚合产物分子量有明显影响。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塑料》2016,(5)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具有经典自由基聚合不同的特征。文章以碘仿为链转移剂,比较了等离子体及过氧化物引发丙烯酸(AAc)的衰减链转移(DT)聚合动力学。结果表明:碘仿对过氧化物引发体系聚合速率的抑制较等离子体体系明显,同时过氧化物引发DT聚合的分子量更接近于理论值,也更容易在单体转化率较低时得到窄分子量分布(PDI)的聚合物。两种方法引发DT聚合的分子量均与单体转化率呈正比关系,其PDI分别低至1.48、1.64,符合可控/活性聚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周小明  唐炳涛  颜廷良  张淑芬 《精细化工》2012,29(11):1127-1130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自由基引发剂,石油醚为溶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通过沉淀聚合制备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的聚丙烯酸。考察了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单体质量浓度对聚合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聚合条件为:AIBN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0%,单体质量浓度100g/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反应结束后产品在底部沉淀析出,溶剂可循环利用,在最佳聚合条件下,残液循环利用5次,单体的累计转化率达到92.6%。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表明,通过残液循环制备的产品重均分子量(Mw)变化不大,保持在1 000~1 300,多分散性(PDI)为1.92~3.38。  相似文献   

7.
郭琦  杨旭 《广州化工》2014,(10):85-87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氢钠同时作链转移剂合成低相对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作为一种油田防垢剂。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及链转移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相对分子量的产物进行了防垢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单体质量分数30%、引发剂用量0.6%、链转移剂用量5%、反应时间2 h时,可制得聚丙烯酸钠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 000~3 000,作为油田防垢剂防垢效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本文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通过中和法合成了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用端基法测得其数均分子量。通过改变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得出了各合成因素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影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铵,考察了温度、EDTA、引发剂、NaCl、聚合时间、链转移剂以及单体浓度对聚丙烯酸铵相对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条件为:反应温度30℃,EDTA用量0.03%,引发剂用量0.03%,NaCl用量0.6%,反应时间3 h,单体浓度50%,链转移剂用量0.7%。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酸铵相对分子量为1 905万,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10.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氢钠同时作链转移剂合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及连转移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5℃、单体用量25%~30%(质量分数,下同)、引发剂用量0.40%~0.60%、链转移剂用量4.0%~5.0%、反应时间6.0h时,可制得聚丙烯酸钠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3000之间,单体转化率为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交实验优化低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合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氢钠为链转移剂制得分子质量为3000~4000的聚丙烯酸钠。采用粘度法测得产物的黏均分子质量,对丙烯酸单体和聚丙烯酸钠聚合物的FTIR图谱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各因素对聚丙烯酸钠分子质量的影响趋势和程度。结果表明: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单体浓度,其次为反应温度,再次为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的影响最小。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h;丙烯酸单体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质量的6%,链转移剂亚硫酸氢钠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FTIR谱图中不含碳碳双键,且有羧酸盐的特征峰出现,验证了聚合物的合成。该工艺节省能源,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一步法工业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一次性加入引发剂,梯度升温,分步引发水溶液聚合反应的方法,对制备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的聚合反应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前期实验基础上,用正交优化等方法研究了w(DMDAAC)(简称A)、w(APS)(简称B,以其质量占单体质量的百分比计)、w(Na4EDTA)(简称C,以其质量占单体质量的百分比计)和聚合反应引发温度(简称D)等因素对产物PDMDAAC特征黏度影响强弱的顺序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强弱排序为A>B>D>C。最佳工艺条件为:A为65.0%,B和C分别为0.35%和0.007%,聚合反应在引发温度D44℃下反应3 h后,再在聚合反应温度50℃下反应3 h,最后在成熟温度70℃下完成反应3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PDMDAAC产物的特征黏度为1.59 dL.g-1,单体转化率为95%;产物的最高特征黏度达到1.71 dL.g-1,单体转化率为94%。此外,对产物的结构、性质用1HNMR1、3CNMR和FTIR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表明,所得的合成工艺方法是一种经济、清洁、易于工业化的PDMDAAC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3.
SHS为链转移剂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及其共聚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为溶剂,APS-SHS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究了丙烯酸及其共聚物的合成。结果发现,SHS既是还原剂,又是链转移剂,其用量>3%时可得到分子量<2万,且无色或淡黄色透明的低分子量聚合物。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合成新型含被保护巯基的苯乙烯型AB单体,并以其为支化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聚合主单体,DMSO为聚合溶剂,AIBN为引发剂,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可溶于水的超支化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PHEMA),同时建立一种新型超支化聚合法——巯基链转移超支化聚合法。用凝胶渗透色谱、1HNMR、DSC等对AB支化单体、PHEMA进行一系列结构和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B支化单体加入量的增加,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逐渐增加,而其Tg则呈下降趋势,在水中溶解度增加,说明聚合物发生超支化。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钠(AA-Na)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微波辐射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备可溶解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探讨丙烯酸中和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及温度等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19%,中和度为80%,引发剂用量为0.05%,交联剂用量为0.002%,反应温度35℃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酰胺(PAM)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反应性乳化剂对苯丙乳液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反应性阴离子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羟丙磺酸钠(HPMAS)]的作用下,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为主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性单体,合成了性能优异的无皂苯丙乳液。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链转移剂和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无皂苯丙乳液的适宜条件(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是:w(HPMAS)=4%,w(引发剂)=0.8%,w(链转移剂)=2%且前期加入。  相似文献   

17.
CPAM的制备及其对环境激素DMP的去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混凝沉降法作为提高水质处理效率的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备受关注,而混凝处理过程中,混凝剂的种类、性质是混凝处理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其中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更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4]。聚丙烯酰胺作为一种高效的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具有正电荷密度高、相对分子质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一种聚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乙烯基磺酸钠型(AMS型)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研究了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羧基、酰胺基、磺酸基含量对AMS型高性能外加剂的固含量、转化率、溶液粘度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羧基、磺酸基含量增大,酰胺基含量减小,外加剂的单体转化率增大;随羧基、酰胺基含量增大,外加剂溶液粘度增大;在该研究条件下,AMS型高性能外加剂具有稳定优异的分散性能,且原料来源易得,条件易控,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19.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含氟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制备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氟单体、链转移剂和功能单体的含量对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并用于石材表面防护,对防护后石材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处理后石材表面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油和耐沾污、耐酸碱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