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追对广西等甘蔗种植区域、地块面积特点提出发展甘蔗预切种式种植机的总体方向;为克服人工切断与机器定长切断蔗种的不足,引入机器视觉技术与模糊决策对甘蔗种蔗进行茎节识别,最高识别率达93.33%,为甘蔗种植的机械化、精确化和智能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蔗联合种植机械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糖产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它能有效帮助蔗农提升经济效益,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食糖的价格波动较大,加之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使得蔗农和制糖企业迫切需要甘蔗种植能从传统的种植模式中脱离出来。文章分析了广西地区甘蔗种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甘蔗联合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以提升甘蔗的种植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在我国最早建立甘蔗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的湛江农垦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实践,分析了湛江农垦开展甘蔗生产机械化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开展甘蔗全程机械化30年来发展不快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甘蔗全程机械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April 《农机导购》2014,(1):41-41
我国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海南四大区域,植蔗面积153.3万hm2(2300多万亩);种植特点是个体种植较多,农场种植少;各地区种植习惯差异性大,机械化水平普遍低;在配套拖拉机方面,36.75kW(50hP)档次较多,73.50kW(100hP)档次较少;劳动力方面,由于国内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种植作业季节时劳动力缺乏,而甘蔗种植作业强度大,蔗农非常辛苦,针对这些情况,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2CZX系列甘蔗种植机。  相似文献   

5.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广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是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抓好水稻全程机械化推广工作,对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将重点介绍广西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生产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宜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1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含义 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甘蔗生产全过程中所采用的机械化作业技术.它包括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开行机械化技术、种植(施肥)机械化技术、中耕机械化技术、植保机械化技术、灌溉机械化技术、收获机械化技术、装载运输机械化技术、破垄平茬机械化技术、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对民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农村劳力不断紧缺,劳动力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实现甘蔗全程机械化成了甘蔗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分析华海公司推广甘蔗全程机械化以来,在种、管、收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油菜生产历史悠久,油菜产区几乎遍及全国,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集中产区,常年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70%以上.我国虽是油菜生产大国,但油菜机械化水平相当落后,油菜从种植到收获基本是传统的手工或半机械化作业,尤其是收获环节,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损失率大,一般损失在10%以上.在长三角地区,油菜收获期正处三夏大忙季节,农时紧、劳动力紧张,油菜得不到及时收获,会导致油菜籽发芽、霉变,影响菜籽的品质,严重阻碍了油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稻麦生产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油菜生产机械问题也逐步受到重视.目前国内有多个省市分别立项,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推广部门积极探索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并开发研制出了多种型号油菜收获机械.  相似文献   

9.
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的状况,分析了整秆式联合收获、切段式联合收获和分段式收获模式的主要特点与应用情况,提出了广西应以发展分段式收获模式为主,联合整秆式收获、联合切断式收获为辅的观点,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的问题,就应重点解决分段式收获所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分段式收获的效率,建议改变目前割收时只割铺的局面,向收割并打捆收集方向发展,剥叶则采取集中固定场地堆放,进行规模化机械作业.  相似文献   

10.
甘蔗种切割防伤芽装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甘蔗种植基本上都沿用古老的手工作业方式,工效低,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差,推行机械化种植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然而甘蔗机械化种植普遍存在着伤芽率高这一问题,降低了蔗种的出芽率。我国甘蔗种植机在作业过程中主要类型为:边砍边种的种植机。但此类机型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1.
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 近两年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有所下滑,直接影响了油菜产区广大农民的利益.油菜产业的发展现状是:面积大、总产高、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但生产规模、成本、价格和质量上存在差距,加工工艺落后,综合效益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当今世界主要油菜生产大国,普遍采用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很多国家油菜生产上世纪就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这些国家和地区油菜生产机械化和规模生产优势使油菜籽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并直接影响了国际油菜籽价格,对我国油菜生产形成重大冲击.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菜油籽生产国,但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出口国.  相似文献   

12.
油菜生产人工作业因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促进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应用,笔者进行了油菜机械化种植与收获的示范试验,并对试验形成的技术进行了介绍。油菜的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是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重点,近几年,吴江市组织开展了油菜机械化种  相似文献   

13.
广西作为我国甘蔗的主要产地,如何实现并推动甘蔗生产的机械化发展逐渐成为了广西武鸣区陆斡镇推动自身发展的主要目标。将从武鸣区陆斡镇的甘蔗种植概况入手,结合其区域特点,来探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武鸣区陆斡镇的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实现区域产值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广东省湛江农垦区现有甘蔗种植面积2.67万hm2,拥有19个农场、12家加工企业,年产糖能力达50万t,带动垦区和周边农村甘蔗种植6.67万hm2,形成了集产、加、销、贸、工和农于一体的糖业集团,产值占湛江垦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是湛江垦区经营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和综合效益较好的产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新的考验。1存在的问题1.1种蔗工难招,工价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发  相似文献   

15.
"隆隆……隆隆",四台甘蔗联合收割机在黔江农场蔗地里进行收割,这是广东科利亚4GZ-56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正在蔗地里来回穿梭。近年来,广西武宣县县委、县府高度重视,不断做大做强蔗糖产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发展甘蔗生产。全县甘蔗种植面积40万亩,进厂原料蔗170多万吨。但由于甘蔗砍收工作量大,每年都得从外地引进很多外地农民工帮助砍蔗,还常遇到民工荒、请工难问题,费用年年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甘蔗种植情况及收获机械使用现状,论述了制约山地甘蔗收获机械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了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建议。通过剖析了发展小型甘蔗收割机的意义,重点介绍了小型往复式甘蔗收割机的优势,并展望了云南甘蔗收获机械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范畴,也就是将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转化、普及、运用到水稻生产过程中,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综观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情况。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7.1%(包括机插、机播、机抛秧等),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因此,推广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是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推行甘蔗机械化生产是为了有效地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但在试验推广过程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是没有机械化收获技术规范为指导,其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机具配套及操作方法,农机与农艺没有相互融合的影响,所以对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规范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多的油料作物。国产食用植物油中,约一半来自于油菜籽。抓好油菜生产,有利于稳定食用植物油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油菜生产用工量大,但机械化水平较低,因此广大农民对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的需求一直十分迫切。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历史新起点。  相似文献   

20.
石青  阿哈提 《农机导购》2012,(11):48-50
<正>棉花机械化采摘是制约新疆乌苏市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2012年,苏市农机局把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为经济作物机械化主攻方向,在乌苏市车排子片区和甘家湖牧场建立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试验田,争取在棉花机械化采摘生产环节实现突破,为早日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了良好基础。1棉花生产机械化基本概况乌苏市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级市,多年盛产优质棉,是新疆自治区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市)之一。全市农业种植面积8万hm2(120万亩),棉花5.3万hm2(79.91万亩),棉花种植面积在50%以上,已成为乌苏市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