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导法考察了丙烯酸、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NaHSO3等多种因素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正戊醇/石油醚/水体系微乳液结构的影响,讨论了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渗滤阈值和渗滤温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SDBS微乳液相比,CTAB微乳液的渗滤阈值高,发生相转变时的水含量较高。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和NaHSO3的质量分数在0.25%~2%范围时,增大质量分数,微乳液体系电导率变化不大,但渗滤温度和渗滤阈值增大。加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均会增大液滴的相互吸引作用,降低渗滤温度,但丙烯酸引起的降低程度较小,丙烯酰胺引起的降低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高温微乳酸并为油气藏深度酸化提供新材料,本文以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8-3-18)为主表面活性剂,以正丁醇和正辛醇为辅助表面活性剂、柴油为油相、盐酸为酸相,通过复配制备了含Gemini耐温柴油微乳盐酸新体系,并考察了微乳盐酸的相行为、缓速反应及耐氯化钙能力。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阳离子Gemini18-3-18柴油微乳盐酸耐温可达100℃,缓速反应性能良好,耐氯化钙能力可达到120 g/L。并且证明了阳离子Gemini18-3-18与AEO9乳化的柴油微乳盐酸耐温性能良好,可在95℃下保持稳定,有利于丰富耐高温微乳盐酸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AOT及其复配体系的中相微乳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干佐  曾宪诚 《油田化学》1995,12(4):379-382
在表面活性剂-醇-正辛烷-盐水体系中,研究了以双-2-乙基己基磺琥珀酸钠,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及AOT与CTAB的复配物为表面活性剂时形成的微乳液性质,考察了NaCl浓度、醇的种类与浓度对体系相行为与中相微乳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OT与CTAB按1:7按摩尔比复配时有显著的协同效应,最佳中相微乳液体积大幅度增加;该体系的最佳含盐量对醇分子碳链长度的变化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4.
D相乳化法微乳液的制备及物理模拟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D相乳化法 ,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醇醚硫酸钠、多元醇、甲苯等制备了微乳液 ,以正交实验考察了各种组分质量比对所得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 ,最佳配方为 :5 0 g质量分数为 2 0 %的多元醇溶液 ,7g甲苯 ,31g表面活性剂混和溶液。微乳液的界面张力为 3.70mN/m ,微乳液澄清、透明 ,热力学稳定 ,久置不分层。以此微乳液复配了驱油剂并进行了驱替试验 ,结果表明 ,可提高采油率 18.0 6 % ,提高剩余油采收率 2 9.97%。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乳化技术制备了汽油、柴油添加剂微乳液(FAD),考察了制备因素的影响,FAD的粘度及稳定性,使用冷冻蚀刻-扫描电子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FAD微乳添加剂的微观结构。同时,利用该微乳体系制备纳米氯化银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及纳米粒径分析,表明FAD是微乳液体系,将其添加至汽油或柴油中有良好的相溶性,可显著增加油品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6.
李干佐  李方等 《油田化学》1991,8(2):143-148
中相微乳液的最佳含盐量S^*与原油等烷烃值ACN、醇的类型和浓度A、表面活性剂浓度Cs和结构参数δ以及温度t的关系满足方程:lnS^*f(ANC,A,Cs,δt)。笔者通过试验,找出了表面活性剂为纯态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微乳液体系的上述方程的方程系数,并与表面活性剂为新疆石油磺酸盐、玉门石油磺酸盐的方程系数进行了比较。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丰富和完善了确定中相微乳液的方程系数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含十六碳链和十四碳链Gemini表面活性剂微乳酸的制备及其性能。通过考察助表面活性剂用量和增溶酸量,得到微乳酸所用乳化剂的最优化配比为Gemini:AEO9:AS1:AS2=7:10.5:5:12.5。研究了微乳酸的相行为,并对微乳酸的稳定性、缓释效果及耐盐能力做了测试,初步考察了碳链长度对微乳酸形成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复配后制备了以润滑油基础油为油相的微乳液。利用测定体系电导率的方法来确定相边界,准确地描述了不同温度下微乳体系的相行为的变化,较好地反映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和其主要组成以及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制备符合金属加工要求的微乳液打下基础。笔者还用电导率对该微乳液体系的导电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河油田Ⅳ上层系高温、特高含水油藏条件,为提高剩余油开采程度,开展了基于阴-非离子与阴离子羧酸盐复配表面活性剂(B-1)和单芳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A3-2)的原位微乳液驱油研究,分析对比了原位微乳液与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的驱油作用,利用高温高压微观可视化模拟系统,研究了原位微乳液驱过程中的剩余油启动及运移方式、驱替效果及微观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3%A3-2和3%B-1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4)mN/m数量级),可与原油原位(即少量驱动力下)形成微乳液,增容参数大于20。A3-2溶液能与原油原位形成中相微乳液,B-1溶液能与原油原位形成下相微乳液。原位微乳液驱的驱油效果好于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A3-2溶液的增溶能力好于B-1溶液,剩余油启动效果最好,微观驱油效果最佳。原位微乳液驱主要依靠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在多孔介质中与原油原位形成微乳液,从而达到混相驱油的作用效果;当原油在微乳液的胶束中增溶达到饱和时,进一步通过乳化携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改善润湿性等机理,优先启动簇状及斑状剩余油,使各种类型的剩余油都得到有效启动运移。  相似文献   

10.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无模板剂NaA分子筛,考察了微乳液组成、晶化温度与晶化时间对NaA分子筛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CTAB)∶m(正丁醇)=1∶2时为最佳微乳区;NaA分子筛的最佳合成条件:m(合成液)∶m(CTAB+正丁醇)=0.1000,晶化温度为90℃,晶化时间为4h。在合成液配方和晶化时间相同的条件下,与传统水热合成法制备的NaA分子筛相比,晶化温度降低,且NaA分子筛的平均粒径由1.5μm减小到270nm。提出了微乳液法制备NaA分子筛的反应机理:在反应初期,微乳液为NaA分子筛成核提供了一个微空间;当NaA分子筛成核完成后,通过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影响NaA分子筛粒子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采用石英管反应器,在常压下研究了十氢萘和环己烷的气相氧化裂解(GOC)过程。结果表明,O2的存在降低了十氢萘GOC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具有高的转化率;O2同时能起消除积炭的作用,提高体系的抗积炭能力。与环己烷GOC反应不同,双环的十氢萘分子在开环裂解生成低碳烯烃的同时,可获得较高的液体收率。低温下,十氢萘GOC反应所得的液体中富含烷基苯、烷基环己烷和支链烷烃,而高温下GOC反应得到的液体富含苯、甲苯和二甲苯(简称BTX)。在800℃,n(C)/n(O)=2.5时,十氢萘GOC反应可获得低碳烯烃收率38.91%和液体收率47.97%,液体中BTX的质量分数为59.88%。在环烷烃的GOC过程中,低温下O2主要进行氧化脱氢反应,高温下则更多的参与COx的生成;在相同反应条件下,0z的存在使多环烷烃比单环烷烃具有更高的开环裂解活性,更易发生生成CO的部分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2.
对17个含氮二元体系的高压汽液平衡数据,按4个状态方程(SPK、PR、PT和YL)关联了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值,并对PT方程建立了关联式。基于二元体系的关联结果,对19个三元至十元含氮体系的泡点压力和液相密度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PT方程的预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新型双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面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二胺、月桂酰氯、2-溴乙基磺酸钠为原料制备了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乙撑-双(N-乙磺酸-十二酰胺)钠盐(简称DTM-12)。以IR和~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考察了无机盐和醇对DTM-12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TM-12水溶液的cmc为5.0×10~(-4)mol/L),γ_(cmc)为29.7 mN/m;DTM-12与DTAB组成的复配体系在摩尔比为3:7时,cmc可达1.06×10~(-4)mol/L,γ_(cmc)可达25.4 mN/m,优于十二烷基磺酸钠组成的复配体系。  相似文献   

14.
Span80/Tween80形成的W/O型微乳液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一适用于以硝酸为介质进行化学反应制备纳米粒子的微乳液体系,利用相图研究了Span80和Tween80混合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烷烃、温度对W/O型微乳液的形成及微乳区面积的影响,并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考察了65%硝酸对此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pan80):m (Tween80)=10:2(记为表面活性剂S)、正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且m(S):m(正己醇)=2:1、正辛烷为油相、温度为40℃的体系是适和用于纳米微反应器的W/O型微乳液体系,且以65%硝酸代替蒸馏水作为水相,体系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现场微乳液增稠剂抗温性和稳定差等缺陷,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微乳液聚合物FRSP-1,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采用扫描电镜对FRSP-1水溶液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测试了FRSP-1溶液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2%FRSP-1溶液在170 s-1下、温度由30℃升至150℃时,黏度保持在30 mPa·s以上,在90℃下连续剪切80 min后,FRSP-1溶液黏度大于40 mPa·s,且具有较好的悬砂性、触变性和剪切变稀特性,FRSP-1溶液破胶液性能也能满足压裂液的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水合物法分离甲烷-乙烷体系相关相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一种水合物法分离甲烷-乙烷混合气体的新技术,考察了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C22H25OSO3Na)存在下,甲烷-乙烷体系的气-水合物相平衡。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体系的初始压力、温度和气/液体积比,得到了乙烷在气-水合物两相的摩尔分率和分配系数,以及体系达到平衡时的压力。结果表明,在初始压力为4.0MPa、温度为274.15K、气/液体积比为185.1的条件下,甲、乙烷分离效果达到最佳。还考察了甲烷-乙烷体系水合物生成速率与SDS质量浓度的关系。实验发现SDS的质量浓度为300mg/1时,水合物能快速生成。在SDS存在下,采用水合物分离技术,能成功地使甲烷、乙烷气体分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小晶粒Y分子筛热稳定性及水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以不同粒径NaY分子筛为原料,采用四氯化硅气相超稳化方法制备超稳Y分子筛,考察不同粒径及不同硅铝比对Y分子筛物化性质、微反活性及水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四氯化硅气相超稳化法对分子筛进行脱铝补硅,可以大幅提高小晶粒Y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粒径约700 nm、晶胞常数大于2.440 nm的小晶粒超稳Y分子筛在800 ℃、4 h、100%水蒸气条件下水热老化处理后,其酸性、相对结晶保留度与常规粒径的气相超稳Y分子筛相当。由于小晶粒超稳Y分子筛具有更丰富的外表面活性中心,更有利于无法扩散到分子筛孔内的大分子进行反应,1,3,5-三异丙基苯的反应结果表明,其转化率比在常规粒径超稳Y分子筛上提高15~23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