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楝素作为一种性能优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植物源杀虫剂,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综合印楝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印楝素的提取分离、有效成分鉴定、分析方法、稳定性、作用机制、安全性、剂型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阐明了印楝素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印楝素今后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印楝素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印楝种子中印楝素的工艺条件,考察了提取温度、甲醇用量、提取时间对印楝素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印楝素优化工艺条件为四罐式、提取温度32℃、甲醇用量2.5 mL/g、提取时间34 min/罐,此条件下印楝素提取量为3.86 mg/g,该工艺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辐射、超声波强化和快速搅拌三种辅助方法从印楝种仁粉中提取印楝油和印楝素。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搅拌法印楝油、二氯甲烷粗提物、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提取率均高于微波辐射法和超声波强化法,具有明显的提取优势。  相似文献   

4.
印楝素的快速提取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辐射、超声波强化和快速搅拌三种辅助方法从印楝种仁粉中提取印楝油和印楝素。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搅拌法印楝油、二氯甲烷粗提物、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提取率均高于微波辐射法和超声波强化法,具有明显的提取优势。  相似文献   

5.
使用超声循环提取机进行了对印楝种仁中印楝活性成分的萃取工艺研究,以印楝素A质量为检测指标,采用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优化萃取工艺的甲醇加入量、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循环转速4个因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加入量为5L,超声功率为1500W,提取时间40min,循环转速1800r/min。此时,500g印楝种仁粉的萃取物中印楝素A的理论产量为3.06g。并对该技术应用于印楝种仁中印楝活性成分提取的产业化前景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微波法、超声波法、常规溶剂浸提法和快速浸出法4种方法提取印楝种子中印楝油、印楝素浸膏得率和浸膏中印楝素A、印楝素B的质量百分含量。快速浸出法提取总耗时0.5h,印楝油得率31.9%,印楝素浸膏得率3.39%,浸膏中AzadirachtinA含量8.99%、AzadirachtinB含量2.92%。快速浸出法耗时少,得率高,具有较多优势。测定了快速浸出法提取印楝素不同萃取时间下印楝种粉的粒度,发现物料粒度不断减小是达到快速萃取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印楝素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永清  徐汉虹 《农药》2004,43(10):453-454,45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了印楝素在不同溶剂中的降解率。用印楝甲醇抽提物和印楝素纯品试验的结果表明:印楝素在甲醇、乙腈、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印楝素在这4种溶剂中的降解速度顺序为乙醇>甲醇>DMF>乙腈。用这4种溶剂溶解并在(54 )癈保存14d后,印楝甲醇抽提物中的印楝素分别降解 45.3%、38.7%、27.5%、22.3%;印楝素纯品分别降解 62.6%、41.9%、28.0%、11.1%。在(0 )癈保存14d后这4种溶剂中的印楝素都基本不降解,在室温下保存14d后都只有少量降解。从各方面考虑,DMF是一种适合于加工印楝素制剂的溶剂。  相似文献   

8.
李富根  张宏军  李友顺 《农药》2014,(4):304-306,311
印楝素是从印楝中提取的一类植物源农药,具有广谱、低毒、不易产生抗药性和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已在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登记和应用,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生物农药品种之一。从印楝素的产品化学、作用机理、国内外登记管理现状、质量和残留限量标准制定以及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印楝种子中印楝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精细化工》2003,20(9):513-514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印楝种子中萃取印楝素,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和夹带剂对印楝素萃取效果的影响.当萃取温度为35 ℃、压力为15 MPa、甲醇用量为CO2体积的3%时,可将印楝种子中90%以上的印楝素A萃取出来,所得产品印楝素A的质量分数为20.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印楝素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作为提取剂,快速萃取蔬菜中的印楝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印楝素残留量测定。使用Dionex C_(18)色谱柱,甲醇-水(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18 nm。[结果]印楝素A和印楝素B保留时间分别为8.69、11.98 min,在质量浓度为0.1~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1。在3个质量分数添加水平范围内,回收率分别为85.7%~94.6%和83.6%~93.9%,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95%~7.01%和3.62%~7.73%。[结论]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快速、准确度好,适用于蔬菜中印楝素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