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属性单元生成技术是一种精确的属性建模技术,它客观地表示和模拟了自然实体对象,是适用于地质实体属性建模的新方法,通过分析传统三维网络技术,引出了适用于地质实体的属性单元生成方法,以及拓扑结构、连接桥、实体关系,数据结构等概念。分析了地质实体属性的性质,属性场模型的表示,探讨了单元属性法建立地质实体模型的可行性及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面向对象的CAPP产品建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忠 《石油机械》1998,26(2):11-12,50
产品建模是进行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表达和贮存产品信息的方法。面向对象的产品建模具有产品信息逐步积累和便于拓展的优点,能很好地解决CAPP产品开发大信息量的需求。用图例展示了面向对象CAPP产品建模逐步细化零件对象、增加零件对象信息量而实现零件建模的全过程。用这种方法建立的零件数据库既包含零件的几何数据,又包含零件的技术数据,具有零件信息定义全面又便于拓宽的优点,适合于旋转及大批量非旋转零件CAPP系统开发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刘东平 《石化技术》1996,3(1):48-52
通过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在MIS开发的应用的讨论,提出面向对象软件工程(OOSE)概念,并给出开发各阶段的基本图表。  相似文献   

4.
对油藏工程师来说,用试井或者生产历史资料来识别河道,断层及油藏边界等地质现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通常,试井解释模型多用于简单的情况,而对多相或者几何形态比较复杂的地质体,流体流动模型的应用则显得很必要。本文我们尝试解决一个和油水两相流动模型有关的形状反演问题,其目的是相通过生产数据拟合来识别油气藏中地质体的形态及位置。  相似文献   

5.
面向地质导向应用的前导地质建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地质导向技术的构成及目前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面向地质导向应用的前导地质建模所研究的内容、目标及范围,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研究方法及实现思路。指出前导地质模型是实现地质导向钻井与油藏整体开发的技术,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应用流动单元法进行油藏描述的一个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流动单元进行油藏描述的方法,在阿拉斯加North Slope的Endicott油田,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首先据取心井的岩心资料,把取心井地层划分为几个主层,每个主层再细分为次级层,同一次级层内的地质和岩石物理特征相似,不同次级层间的差别很大;然后对次级层的渗透系数,存储系数和净/毛厚度比进行聚类分析,把次级层分为四种流动单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地质导向技术的构成及目前国内外发展现状 ,阐述了面向地质导向应用的前导地质建模所研究的内容、目标及范围 ,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研究方法及实现思路。指出前导地质模型是实现地质导向钻井与油藏整体开发的技术 ,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天然气管网进行水力分析,建立管网中各管段的单元方程式及管网系统的总体方程,并提出稳定、高效的求解方法。通过算例计算表明,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管网的稳态计算,收敛速度高、稳定好,计算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位场向下延拓的边界单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众所周知,位场向下延拓可以突出局部异常,放大某些在低缓异常中不够明显的异常特征,从而提高了异常解释的可靠性。因此,它在金属矿勘探和石油勘探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位场向下延拓的不适定性,寻找精确而稳定的算法一直是理论和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之一。近些年来,不少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算法或改进措施。候重初提出了频率域位场逐次向下延拓的方法;王延忠、熊光楚讨论了频率域利用组合滤波器实现位场向下延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利用边界单元法原理,把位场向上延拓的泊松积分转化为位场向下延拓的第一类积分方程,然后求解。模型试算和实际应用结果都表明,这种方法有着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B8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是受岩性和构造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的风化壳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有利储层识别困难.通过井震结合分析火山岩体分布,确定火山熔岩体、风化壳淋滤带、裂缝带为优势储层发育区,采用层级控制方法进行地质建模,建立多种条件约束下的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模型,定量描述储层分布.通过增加"储...  相似文献   

11.
面向对象方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逐渐成为软件分析、设计、开发领域的一种先进的主流技术。文章基于这种技术对盆地埋藏史数值模拟进行分析与设计,以反演的回剥法为沉积物埋藏史基础模型,初步建立相关模型--回剥计算数学模型,最终目标把笔者所抽象出来的地质模型转化为计算机模型,进而编写出相应的程序软件,同时针对埋藏史计算顺序及不整合处理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从而降低了软件实现过程中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井间地震观测数据模拟和偏移的有限单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井下地震震源和特殊的数据采集设备的研制及不断改进,井间地震观测系统,及其随后的井间速度模型的地震旅行时反演(又称地震层析方法)正在发展成为一项用于储层研究、油藏描述和解决某些油藏工程问题的实用技术。文章给出了用于井间地震数据模拟和偏移的有限单元波动方程数值解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该算法的吸收边界条件,并导出了可靠的数值解结果。  相似文献   

13.
复杂地质条件下精细构造建模的技术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海域新近系断层复杂 ,构造破碎 ,地层横向变化很大 ,在这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精细构造建模的难度很大。为此 ,以全三维可视化解释为主要工作思路 ,对已引进的各种相关软件系统进行了技术组合应用研究 ,形成了一套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精细构造建模的技术策略 ,并在秦皇岛 2 7/ 33和渤中 2 5 1构造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后续的油藏地质建模提供了高精度的边界约束数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定容封闭未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本文提出了压降法(在直角坐标纸上P_R与N_pB_O的关系法)和诺模图(在双对数坐标纸上ΔP_D与N_pB_o的关系图)。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确定未饱和油藏的原始地质储量和判断驱动类型。  相似文献   

15.
复杂介质中地震波模拟的无单元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复杂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多是通过求取单程或双程波动方程的数值解进行模拟的。波动方程的数值解法多种多样,本文将工程和岩石力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无网格算法——无单元法应用于地震模拟。由于无单元法的节点完全独立存在,因此在计算成本上与有限元相比优势明显;再采用滑动最小二乘的拟合方法使得无单元法具有精度高、独立变量解高次连续等优点。本文在介绍无单元法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薄膜震动算例表明该方法与有限差分法相比有精度优势;然后将无单元法用于叠前地震模拟,并讨论了几种吸收边界方法在地震模拟中与无单元法的结合。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辅以有效的吸收边界,无单元法能够获得波场完整、走时精确的理论地震图,其精度和稳定性皆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以电法资料为主,在测井的岩性、电阻率等物性资料基础上,综合重、磁、电、震各方法的反演结果,分析各种物探方法反演结果的相容性与相背性,重新修改模型建立统一的地质模型,对电法资料进行反演成像,确定深层的地质属性。  相似文献   

17.
换能器是随钻声波测井仪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所接收地层回波的质量和可靠性。基于有限单元法使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瓦片状随钻发射换能器的水平指向性以及圆片状三叠片接收换能器的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瓣瓦片状换能器组装成的随钻发射换能器单极15k激励时水平指向性近似为一圆形,四极4k激励时近似为一四叶花瓣,在指向性标准方面均满足实际要求;圆片状三叠片接收换能器灵敏度在串联时随着压电晶片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但灵敏度起伏也增大;并联连接时接收不平稳,不宜作为接收换能器使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侏罗系延9油藏,应用GOCAD地质建模软件精细地质分层精细建模,注重变差函数处理,同时该区油藏油水界面分明,应用于数值模拟和历史拟合,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合理技术政策及井网加密时间。  相似文献   

19.
以三角洲沉积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层次约束"与"模式拟合"的思路,对尕斯库勒油田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开展了储层构型研究。利用渗流主控参数"截断"法,优选出划分流动单元类型的参数标准,开展基于构型的流动单元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相控三维地质模型,获得储层物性空间分布特征,为预测剩余油分布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指导。  相似文献   

20.
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构造及油水关系已基本描述清楚.该阶段油藏描述的重点是建立储层预圈模型.对井点间及以外区域的储层参数作一定精度的内插或外推预测,精细描述储层的连通性及储层韧性在空间上的变化,为建立精细的油藏模拟模型和描述剩余油的分布提供地质基础。印尼马六甲AI和N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由于海上钻井费用高,因此钻井数目不可能象陆地油田那样多.如果利用传统的插值方法描述储层属性,极易歪曲储层的非均质性。文中把钻井资科、地震信息与沉积相分析结果相结合,利用地质统计学中同位协克里金方法建立了储层地质模型。相对于传统的方法而言,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的储层预测模型更为合理。在储层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历史拟合研究表明,该地质模型较以往的地质模型更精细,可靠、合理。同时.利用三维图形显示技术,使地质模型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能更真实直观地反映储层属性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特征,为油田调整井设计及生产动态分析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