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焦炉煤气是一种焦炭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气体产物,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通过对焦炉煤气进行回收利用,能够对煤炭产品加工链进行有效延伸,符合目前实现节约减排、循环经济及绿色工业的发展理念。在焦炉煤气生产过程中,净化脱硫工艺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只有经过脱硫净化,焦炉煤气才能得到提纯,进而应用到各个工业领域中。对焦炉煤气的一系列脱硫净化工业进行简要介绍,并探究通过催化转化方式及非催化转化制取甲醇和氨合成气的生产工艺,为焦炉煤气合成气制作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石油炼化行业多采用甲基二乙醇胺(MDEA)对炼厂气等气体进行净化。MDEA可选择性脱除硫化氢,具有稳定性好、不易降解、对管路腐蚀小、工艺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低等特点,但抗污染能力较差。MDEA净化运行过程中会不断积累固体颗粒、降解物质、腐蚀物、二价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污染物并产生泡沫,导致炼厂气净化度低、脱硫剂大量损耗,给下游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处理压力。制备了一系列非硅系MDEA液消泡剂样品,进行性能筛选与安全性能评价,研究其消泡性能、MDEA液污染影响,及对脱硫系统及后端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在某炼化企业炼厂气脱硫系统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MDEA专用消泡剂能有效解决MDEA脱硫系统的泡沫问题,且不影响MDEA液、脱硫系统和污水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焦炉煤气脱硫方法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伍德公司对几种脱硫方法的最新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采用传统的炼焦技术,焦炉煤气用于钢铁厂和城市煤气前需进行净化,除去BTX、萘、氨、H2S。选择脱硫方法的关键是氨的应用。如果氨不用于后续工序,净化焦炉煤气最简单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中通常含有H2S、CO2和有机硫等酸性组分,在水存在下会腐蚀金属,含硫组分有难闻臭味、剧毒、使催化剂中毒等缺点,造成人畜伤害以及对环境严重的污染,需净化处理后方能符合标准。在各种天然气脱硫方法中溶液吸收法应用较广,其中尤以胺法最具有代表性,80年代发展起来的的MDEA法能选择性脱除H2S,对于净化低含硫、高碳硫比、高含有机硫的天然气是目前最优的方法,目前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因此,用MDEA法脱硫,可满足净化要求。  相似文献   

5.
炼化脱硫装置MDEA溶液在线净化复活后,系统热稳定盐含量降低,有利于稳定溶剂再生操作,提高脱硫效率,减少MDEA溶剂跑损等,据此提出了实际应用中控制热稳定盐和优化生产操作的措施。实际应用表明:溶剂跑损减少,污水COD降低,尾气SO_2排放减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焦炉煤气脱硫产生大量废液,无论是采用提盐还是制酸,都存在能耗高、设备腐蚀严重、盐和酸的品质及出路问题。介绍了络合铁脱硫的化学原理,从原理上分析络合铁控制脱硫副盐增加是可行的。结合近2a络合铁催化剂在焦炉煤气脱硫装置应用的案例,分析了运行中的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GLT络合铁催化剂工业运行的情况表明,络合铁催化剂应用在焦炉煤气脱硫是完全能从源头上消除脱硫废液,彻底解决当前焦炉煤气净化高能耗高污染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焦炉煤气PDS脱硫的硫磺收率在50%~60%,副盐累积产生大量脱硫废液,仅仅络合铁催化剂应用在HPF装置上存在诸多问题。从GLT络合铁脱硫的化学原理和工艺原理出发,结合工业改造实际,GLT络合铁技术应用在焦炉煤气净化中形成了系统化成套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络合铁催化剂应用的适配性问题,而且将硫膏资源化的同时实现零废液外排。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了不同技术路线的技术经济性,GLT络合铁技术系统性解决焦炉煤气脱硫存在的环保问题,显著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极大降低煤气净化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8.
汪家铭 《河南化工》2008,25(2):35-38
焦炉煤气的净化是其综合利用的最为关键的工艺过程。本文简述了焦炉煤气除焦油、除萘、洗氨、脱苯、脱硫脱氰等净化工艺,介绍了采用催化转化和非催化转化制取氨和甲醇合成气的工艺技术,并用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焦炉煤气净化制取甲醇合成气的实例来说明焦炉煤气净化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家林  张超群 《煤化工》2012,40(1):17-19,33
回顾了我国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比较了各种焦炉煤气脱硫脱氨组合工艺的优缺点,介绍了配有脱硫废液处理装置的焦炉煤气脱硫、脱氨组合新工艺系统。  相似文献   

10.
李达  陈惜明 《广东化工》2022,(11):94-96+60
焦炉煤气是炼焦过程的主要副产品之一。介绍了焦炉煤气净化的指标要求,认为精脱硫技术是焦炉煤气精制的关键。重点分析了干法、湿法脱硫技术以及HPF脱硫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展,国内外焦炉煤气清洁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氢能源应用现状,认为焦炉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同时应加强氢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过程系统集成优化。  相似文献   

11.
焦化厂脱硫工艺的优化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焦化厂焦炉煤气中H2S、HCN及其燃烧产物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甚至影响到我国焦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焦炉煤气进行脱硫脱氰的净化处理势在必行。本文对焦化厂的脱硫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目标高含硫天然气组分及含量的基础上,采用MDEA/DEA混合胺溶液对高含硫天然气进行脱硫脱碳处理,并对MDEA/DEA法脱硫脱碳工艺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MDEA/DEA混合胺溶液中MDEA和DE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1.0%和5.0%、MDEA/DEA混合胺溶液循环量为105 m3·h-1、吸收塔压力为4 MPa、吸收塔塔板数为20块、MDEA/DEA混合胺溶液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净化气中H2S和CO2的含量分别为10.69 mg·m-3和2.74%,能够达到GB 17820-2018中二类天然气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焦炉煤气制合成气的脱硫及净化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家铭 《广州化工》2008,36(1):11-14
焦炉煤气的回收利用,是延伸煤炭加工产品链的有效途径,符合当前循环经济、绿色工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而焦炉煤气的净化是其综合利用的最为关键的工艺过程.这里简述了焦炉煤气除焦油、除萘、洗氨、脱苯、脱硫脱氰等净化工艺,介绍了采用催化转化和非催化转化制取氨和甲醇合成气的工艺技术,并用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焦炉煤气净化制取甲醇合成气的实例来说明焦炉煤气净化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焦炉煤气制合成气的净化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家铭 《氮肥技术》2007,28(3):26-29
简述了焦炉煤气除焦油、除萘、洗氨、脱苯、脱硫、脱氰等净化工艺,介绍了采用催化转化和非催化转化制取合成气的工艺技术,并以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焦炉煤气转化制取甲醇合成气为例,说明焦炉煤气净化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汪家铭 《气体净化》2007,7(2):12-16
焦炉煤气的回收利用是延伸煤炭加工产品链的有效途径。符合当前循环经济、绿色工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而焦炉煤气的净化是其综合利用中最为关键的工艺过程。本文简述焦炉煤气除焦油、除萘、洗氨、脱苯、脱硫脱氰等净化工艺,介绍采用催化转化和非催化转化制取氨和甲醇合成气的工艺技术,并用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焦炉煤气净化制取甲醇合成气的实例来说明焦炉煤气净化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焦炉煤气净化过程中,脱硫塔填料的使用情况及填料堵塞对脱硫系统的影响,阐述了瓷塑复合型填料的优点以及在生产运行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煤化工》2017,(1):54-57
为实现净化后焦炉煤气尾气的达标排放,对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3套焦炉煤气净化系统进行了分期改造。通过技术方案对比,最终选用在现有脱硫系统后串联一塔式脱硫再生塔的方式进行技改,介绍了技改项目的概况、72 h的生产考核结果,并对运行中存在的喷射器堵塞问题进行了原因的分析。改造后的焦炉煤气尾气排放中H2S质量浓度≤20 mg/m3,满足GB 16171—2012的排放要求,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普遍采用MDEA溶液进行天然气脱硫,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产品气H_2S含量超标的问题。本文对产品气H_2S含量超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普光天然气净化厂,阐述了避免产品气H_2S含量超标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9.
《煤化工》2015,(5):28-30
介绍了某焦炉煤气液化制LNG项目的工艺流程,阐述了其主要装置:TSA脱焦油和萘装置、精脱硫装置、MDEA脱碳装置、膜分离脱氢装置、深冷液化装置等的运行及控制指标。通过生产指标的控制,可使焦炉煤气中的焦油、萘、总硫等杂质降至满足焦炉煤气液化制LNG的原料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型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开发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奇 《化肥设计》2008,46(1):32-35,38
简述了焦炉煤气净化技术的现状及现有干法净化工艺的技术缺陷,重点介绍了两级加氢的新型干法净化工艺及其加氢催化剂的研发进展,从加氢催化剂的脱硫试验和工业应用等方面分析评述了新型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技术优势,表明其工艺装置可安全、稳定、高效及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