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由日本引进的干法造粒机及生产线,用于碳酸钡干法造粒,技术上可行、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由南京工业大学造粒机械研究所开发的强压式干法造粒工艺及设备投放市场后,受到用户首肯,填补我国容重小于1克/立方厘米干粉钧料干法造粒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4.
陈容 《炭黑工业》1997,(5):15-17
本文根据炭黑生产中干法造粒易发生粉子冲溢现象,结合分析炭黑在造粒机滚筒内的运动轨迹,提出了炭黑造粒的理想运动状态,指出了冲料主要原因是粉子短路和粒子床粉化破坏了造粒的理想状态,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丙酸钙是一种新型、优良的防腐剂,对人畜无害,无毒副作用,发展前景非常好。目前国内生产丙酸钙的厂家逐渐增多,但是基本上都是粉末状产品,不利于包装,而且粉尘处理也比较困难,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对丙酸钙产品造粒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的造粒工艺,得出了生产粒径500~600μm颗粒状丙酸钙的方法,对生产的改进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从生产工艺、造粒设备结构等方面,对新工艺软质炭黑干法造粒技术作出了改进,结果表明,造粒出粉的难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8.
介绍橡胶用造粒炭黑的造粒性能,采用干法和湿法造工艺的炭黑在造粒性能上的差别,国外炭黑造粒性能技术指标,提出在进行粒粒测试中应蝗问题及仪器设备问题,并对目前我国造粒炭黑性能的和测试情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川化》2004,(1):39-39
由南京大学造粒机械研究所开发的强压式干法造粒新工艺及设备投放市场后,受到用户首肯.填补了我国密度小于1g/cm^2干粉物料干法造粒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11.
提高氰尿酸质量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子汝  唐英 《江苏化工》1993,21(4):19-21
尿素在混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熔融缩合,经过纯化得到含量较高的氰尿酸产品,本文介绍了合成方法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氰尿酸及三氯异氰尿酸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氰尿酸的两种合成路径 (固相法和液相法 ) ,三氯异氰尿酸的三种合成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总结了这些合成方法的特点 ,并对它们的应用价值及国内外市场作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氰尿酸是高效除藻剂二氯异氰尿酸钠(钾)和三氯异氰尿酸的主要原料,尿素热解法生产氰尿酸的传统工艺会产生大量的含氨气体和大量不同浓度的酸性废水。多数生产企业分别采取了副产氨水和用石灰中和酸性废水(再排放)的方法,又会导致二次污染。本文从清洁生产技术入手对该生产工艺进行了零排放改造,并综合分析和优化各工艺参数,达到了污染治理的设计目标,实现了副产品的回收和综合利用,获得治污、增效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4.
白色氰尿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后处理工艺等因素对液相法合成氰尿酸新工艺的影响,着重解决了液相法氰尿酸产品色泽深的问题。确定其新工艺:尿素加入预热到200~210℃的环丁砜中,反应2~3 h,氮气保护、快速冷却、流化床干燥后得到合格的白色氰尿酸成品。产品质量分析表明,其溶剂残留、纯度、色泽等指标均与采用固相法传统工艺的国内外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15.
沉淀法分析氰尿酸含量又可细划为质量法和浊度仪法。质量法两次测定氰尿酸含量分别为72.34%和88.20%,和行业比较认可的酸碱滴定法测量结果 98.89%相差甚远,且远远低于该值;光电浊度仪法在氰尿酸浓度为10~100 mg/L时,测定误差大约在20%以内,平均误差为10.79%。因此该方法不推荐做为日常生产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三聚氰酸纯度化学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及非水介质中 ,用指示剂及电极电位判断终点 ,以酸碱滴定方法测定三聚氰酸纯度。结果表明 :用电位滴定和非水滴定较准确 ,相对误差分别为 0 .2 %和 0 .7%。  相似文献   

17.
连续化固相法氰尿酸缩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由尿素合成氰尿酸的连续化固相法工艺参数,通过预缩合和缩合组成的二步法工艺路线,在0~180℃之间,在添加剂的作用下预缩合首先氰尿酸球脲,然后提高温度至280℃,在氰尿酸球脲颗粒直径1mm时,反应时间15min,氰尿酸质量分数可达92.8%,收率85%,总反应时间25min,全过程连续化。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以工业尿素为原料,采用溶剂热解法合成氰尿酸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有关因素,如硝酸盐催化剂、反应温度和时间、尿素/溶剂(g/ml)比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用计算机在线检测的激光监视动态法实验测得三聚氰酸、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用Apelblat等提出的溶解度方程对实验数据成功地进行了关联,求得298.15K时三聚氰酸、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在乙醇中的表观溶解热,它们分别为:81.252 kJmol-1、48.148 kJmol-1、54.838 kJmol-1。  相似文献   

20.
对固相法和液相法合成氰尿酸的方法进行比较,采用比色法测定缩二脲含量,用甲醛测定尿素、缩二脲的总氮量,由缩二脲的含量、总氮量推算出尿素的含量及产品的纯度,从而说明液相法的优势。以不同溶剂加热脱氢生产氰尿酸的收率和纯度做了对比实验,并通过选择确定硅油210 50是一种新型的理想的和廉价的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