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对3%NaCl溶液中黄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3%N aC l溶液中黄铜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黄铜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天冬氨酸在浓度为40 m g/L时对黄铜的缓蚀效果最佳,钨酸钠在浓度为40 m g/L时缓蚀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40 m g/L时,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3∶1时对黄铜的缓蚀效果最佳,且具有缓蚀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复配聚天冬氨酸对3%NaCl溶液中白铜(B30)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3%NaCl中白铜管(B30)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B30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天冬氨酸在质量浓度为40 mg/L时对B30的缓蚀效果最佳,钨酸钠在质量浓度为60 mg/L时缓蚀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质量浓度为40 mg/L时,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1: 1时对B30具有明显的缓蚀效果且具有缓蚀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徐群杰  曹敏 《华东电力》2007,35(3):13-15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模拟水中白铜(B30)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B30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天冬氨酸在浓度为15 mg/L时对B30的缓蚀效果最佳,钨酸钠在浓度为10 mg/L时缓蚀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20 mg/L时,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6∶1、3∶1、1∶3和1∶6时对B30具有明显的缓蚀效果,其中以配比为6∶1时最佳且具有缓蚀协同效应,缓蚀率达94.52%.  相似文献   

4.
用静态挂片法、静态阻垢法、正交法结合塔菲尔极化曲线法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和钨酸钠(Na2WO4)等绿色水处理剂在高浓缩倍率循环水条件下对304不锈钢的缓蚀阻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浓缩倍率循环水条件下,用锌盐做添加剂(2 mg/L),当缓蚀剂总浓度为80 mg/L时,PASP和Na2WO4复配对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缓蚀阻垢效果,其最佳复合配方是:40 mg/L PASP+40 mg/L Na2WO4。两者复配对不锈钢的缓蚀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钼酸钠在硫酸钠溶液中对 45号碳钢的缓蚀作用规律。研究表明 :碳钢的腐蚀电位随缓蚀剂浓度增加而正移 ;缓蚀剂浓度较低时 ,阻抗谱和极化曲线形状与空白溶液中相似 ,说明此时碳钢的表面膜不稳定 ;当缓蚀剂浓度增至一定值时 ,阻抗谱及阳极极化曲线形状均发生改变 ,阻抗谱退化成单一容抗弧 ,电荷转移电阻增大 ,阳极极化曲线上出现二次化学反应区。缓蚀剂钼酸钠在研究体系中的缓蚀效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是一种负催化效应的阳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UHCI)和KI的复配在8%氨基磺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复配缓蚀剂可有效抑制45#碳钢在氨基磺酸溶液中的腐蚀,当缓蚀剂总浓度为0.4%时,UHCI和KI浓度之比为9∶1时缓蚀效果最好.交流阻抗数据显示碳钢电极从空白时的1个时间常数转变为有缓蚀剂时的2个时间常数,极化曲线表明该复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该缓蚀剂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机制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某2×600MW机组循环水处理工程设计,通过静态阻垢试验筛选出了适合该电厂循环水处理工程要求的阻垢缓蚀剂配方。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失重法、阳极极化曲线法研究分析了阻垢缓蚀剂配方对金属材料的缓蚀效果及不锈钢材料在高Cl^-1尝试下的耐点蚀行为。  相似文献   

8.
用量氢法研究了几种无机、有机、无机与有机组合缓蚀剂对锌粉腐蚀的缓蚀效果,同时对它们的缓蚀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无机缓蚀剂中Hg的缓蚀效果最好,其次是In2O3;在有机缓蚀剂中,六次甲基四胺的缓蚀效果最好,但比Hg和In2O3都差;组合缓蚀剂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Pb(NO3)2组合的缓蚀效果最好,不仅远比单一的无机或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好,而且比Hg好。  相似文献   

9.
姚小露 《热力发电》2006,35(10):65-67
对EDTA清洗缓蚀剂进行了研究和筛选,并用正交试验法对所选出的多组分复合缓蚀剂配方进行优化。经优化的配方缓蚀效果良好,可使20号钢的腐蚀速率远远小于电力行业标准允许值。  相似文献   

10.
KOH中几种缓蚀剂抑制锌腐蚀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量氢法研究了Pb(NO3)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六次甲基四胺,以及Pb(NO3)2和这三种有机缓蚀剂的分别组合抑制锌粉腐蚀的缓蚀效果,并与Hg的缓蚀效果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缓蚀剂及其组合对锌粉在碱性溶液中的腐蚀皆有不同程度的缓蚀作用,但是Pb(NO3)2和有机缓蚀剂单独使用时缓蚀效果比Hg差得多.当Pb(NO3)2和单个缓蚀剂一起使用时,缓蚀效果比Hg好得多.这表明,Pb(NO3)2与选用的各种廉价有机缓蚀剂有很强的协同作用.当Pb(NO3)2和有机缓蚀剂在碱性溶液中同时使用时,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的不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它们组合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1.
聚天冬氨酸应用于循环冷却水的阻垢缓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的阻垢性能及对凝汽器铜材质(HSn-70A铜)的缓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ASP阻垢效果优良,但单一PASP的缓蚀用量较大.为此,对PASP的复配方案进行了研究.筛选出的最佳复配配方为10mg/L PASP+0.5 mg/L BTA+20 mg/L钼酸钠+10 mg/L葡萄糖酸钠.采用该配方后HSn-70A铜的腐蚀率仅为0.000 4 mm/a,缓蚀率达到了99.17%.  相似文献   

12.
针对模拟冷却水中各种离子对黄铜管的耐蚀性影响采用光电化学方法和交流阻抗法进行了研究。在模拟水中黄铜电极表面膜显示p-型光响应,光响应来自电极表面的Cu2O层,改变模拟水溶液中Cl-、SO42-和S2-浓度时,其表面膜的半导体性质仍为p-型,但阴极光电流峰值的大小会发生变化,阴极光电流峰值越大,其耐蚀性能越好。随着Cl-、SO42-和S2-浓度的增加,黄铜的阻抗逐渐增大,耐蚀性能提高,当Cl-、SO24-和S2-浓度分别高于49.92 mg/L、80.8 mg/L、10 mg/L时,黄铜耐蚀性能降低,腐蚀越严重。  相似文献   

13.
铝在碱性胶体电解质中的阳极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余祖孝  陈昌国  罗忠礼  李荣 《电池》2005,35(1):17-18
用电化学测试法分别考察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4 mol/L KOH"和"聚丙烯酸(PAA) 4 mol/L KOH"胶体电解质对铝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铝在2.5%PAA胶体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性能比在CMC胶体电解质中的好;在2.5%PAA胶体电解质中分别添加0.50 mmol/L Na2SnO3、0.05 mmol/L HgCl2和0.80 mmol/L K2MnO4,对铝的缓蚀、活化作用都有所改善.效果最好的是Na2SnO3,K2MnO4次之.  相似文献   

14.
余祖孝  郝世雄  陈昌国 《电池》2006,36(3):214-215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4 mol/L KOH 2.0%聚丙烯酸(PAA)”中,添加剂聚乙烯醇(PVA)和Na3PO4对铝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当添加2%PVA或8%Na3PO4添加剂时,刚好能使“4 mol/L KOH 2.0%PAA”成为胶体。与“4 mol/LKOH 2.5%PAA”胶体电解质相比,铝的腐蚀电流密度和极化程度降低,开路电位负移,电导率和放电时间增加。8%Na3PO4对铝的电化学性能改善比2%PVA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张翠红 《热力发电》2005,34(1):48-49
胜利发电厂220MW汽轮发电机组锅炉进汽包口炉内加药(磷酸三钠)管腐蚀严重,管壁减薄1.2mm,主要因磷酸三钠溶液浓度偏高和加药管内有残存气体引起。对此,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娘子关发电公司2号机凝汽器铜管的宏观、微观及发生腐蚀前循环水水质情况、运行方式进行分析,确定出造成2号机凝汽器铜管腐蚀泄漏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凝汽器铜管腐蚀泄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4种不同水质稳定剂对304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用冷却水原水中不锈钢不出现点蚀,但随着原水的浓缩不锈钢出现点蚀,水质分析显示在冷却水浓缩过程中出现钙垢沉积。4种复配稳定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冷却水在浓缩过程中对不锈钢的点蚀,其中在含2、4号稳定剂的冷却水中浓缩倍率在3倍及以下时不锈钢不发生点蚀;在含1号稳定剂冷却水中,浓缩倍率在4倍及以下时不锈钢不出现点蚀;而含3号稳定剂时,不锈钢在浓缩至6倍的冷却水中仍未点蚀。根据某电厂的要求,确定了性价比较高、适合该电厂使用的水质稳定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火电厂H68A凝汽器黄铜管早期腐蚀泄漏问题,本文运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扫描金相一微区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等先进检测手段对H68A凝汽器黄铜管内壁腐蚀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H68A凝汽器黄铜管腐蚀泄漏的主要原因是脱锌腐蚀.并且发现铜管选材不当、使用前没有成膜处理、冷凝水质不稳定和内表面的残碳膜等是其产生脱锌腐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