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林 《市政技术》2013,31(1):105-108,139
岩质边坡稳定性判别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边坡稳定性评价包括定性分析、失稳模式判别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有SMR法、CSMR法,依据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的失稳模式(如平面滑动、楔体破坏、倾倒破坏)做出相应判别;定量分析则是根据上述的3种不同失稳模式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本文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作了综述分析,并介绍了陈祖煜提出的一种三维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  相似文献   

2.
胡长明  李文广 《工业建筑》2005,35(Z1):482-485
降雨入渗往往是非饱和土基坑边坡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同时边坡失稳又具有突发性。基于突变理论提出了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非饱和土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根据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塑性极限方法的上限理论建立了边坡失稳尖点突变模型,并得出边坡突发式滑坡的特征关系式,用突变理论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基坑边坡失稳是一种突发性的破坏,外界环境的变化(如降雨入渗导致土体抗剪强度的降低)是基坑边坡发生突发性破坏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突变理论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非线性科学中的突变理论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并采用尖点突变模型分析失稳的过程,讨论突变理论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应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深圳水库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深圳水库高边坡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边坡滑动位移以及边坡失稳的突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地下水及土体水弱化性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边坡失稳突变特性的分析采用突变理论模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位移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失稳主要是由地下水的影响及土的水致弱化性质引起的。突变理论模型分析也表明,水的作用使土的强度降低为某一数值时,边坡的滑动位移将突然增大,发生突变性失稳现象。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相符,可为边坡的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施戈亮  刘静 《江西建材》2015,(6):214-215
本文以研究强降雨作用下岩质边坡失稳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强降雨条件下,雨水导致介质的出现应变软化和水致弱化的情况,建立了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的综合地质力学模型。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得出了强降雨作用下岩质边坡失稳的判断依据。并通过实例验证本方法计算得出的边坡稳定性判断依据与实际情况相符。因此,将尖点突变理论应用于强降雨作用下岩质边坡失稳的的分析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边坡地质力学模型,考虑内外环境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应用非线性科学建立了完善的边坡失稳突变理论模型,分析了突变模型中控制变量对边坡产生快速和慢速蠕滑失稳的影响。因刚性极限平衡理论在评价边坡稳定性存在不足,应用刚度效应失稳新理论得到了边坡产生蠕滑失稳的判据,其分析结果能很好解释蠕滑型边坡失稳的机理,从而揭示了应用突变模型研究边坡失稳现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王瑞 《山西建筑》2014,(4):72-73
结合某工程边坡,通过考虑边坡在破坏时突然失稳的变化特征,结合突变理论,分析了该边坡在天然状态和保水状态下的各自稳定性,通过对比发现,在考虑滑坡的突变特征的前提下,对滑坡的稳定性计算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8.
针对边坡失稳的突变问题,运用混沌理论,建立系统的尖点突变模型,并运用庞加莱映射法、李亚普诺夫指数法、分形维数法等多种方法来预测系统是否处于混沌。分析发现: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滑坡面上软弱夹层介质的弹性区段与应变弱化区段的本构曲线拐点处的刚度比的变化、降雨量等因素的变化作为边坡系统的非线性扰动因素与边坡稳定性的响应会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混沌关系。这种突变和混沌的非线性现象出现的条件分别是边坡发生突变性滑坡的突发因素和积累演化因素的表像。它对认识边坡突发性滑坡突变机理和突变累积性演化机理,并进一步预测、防治并控制滑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骞 《山西建筑》2009,35(33):115-117
综述了边坡稳定性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边坡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边坡稳定性数值方法的研究、边坡失稳机理的研究等方面,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完善边坡稳定性理论和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基于突变级数理论,研究构建了人工边坡失稳评价突变级数指标体系,划分为17个评价指标。实践证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在人工边坡稳定性评价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和锚杆支护计算方法,在考虑黄土结构性影响的条件下,分析论证了发生破坏的某黄土工程边坡的失稳原因。通过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针对既有建筑给排水管网渗漏形成的土体增湿而造成的黄土工程边坡失稳状况,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d on the multi-level and multi-index evaluation system for analyzing rock slope stabilit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on the rock slope stability was carried out by extension theory.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rock slope stability and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index were obtained. Further, the study presents a concept about the inst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key block, whic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controlling slope stability. With this coefficient implemented into the search module of key blocks in the program Geotechnical Structure and Model Analysis-3D (GeoSMA-3D), developed by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s team, a further determin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key blocks were achieved. However, in many previous studies, there was no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key blocks and the actual rock slope engineering, which led to derailment betwee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engineering. Hence,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characterization safety factor of rock slope stability that combined the inst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coefficient with the weight of key blocks.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each key block on rock slope st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the size of the inst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coefficient of key blocks. The weight of each key block on the slope st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this coefficient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key block information was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rock slope stability.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d a convenient and feasible evaluation method regarding rock slope stability. For the specific rock slope engineering, the significance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was determined 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index was obtained. The determin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key blocks and the judgment of the slope st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verifi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evalu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3.
提出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的意义,指出降雨人渗是导致边坡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从理论研究、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3方面综述了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归纳和总结了饱和一非饱和理论和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其中,重点介绍了极限平衡法、极限分析法、有限元法等相关方法,并且指出了它们的优点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相关试验研究现状,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就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周建烽  王均星  陈炜 《岩土工程学报》2014,36(12):2300-2305
常规的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饱和土理论和稳定渗流情况,难以反映降雨作用和水位骤降对边坡稳定的影响,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坡体失稳是由于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引起的。基于Bishop提出的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以及Fredlund双应力强度理论,将任意时刻的水压力当做体积力考虑到平衡方程中,用基于有效应力的方式建立满足平衡条件、间断条件、应力边界条件以及屈服条件下考虑非饱和非稳定渗流作用的下限法非线性规划模型,并且编制了相应的程序。通过对降雨入渗和库水骤降的边坡数值算例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对非饱和非稳定渗流作用下土坡失稳的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王刘刚  贾志刚 《山西建筑》2007,33(35):118-119
分析了膨胀土边坡失稳机理及其形式特点,重点讨论了现阶段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并指出了各方法的适用性及应注意的问题,对实际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连续化分叉条件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Dmcker-Prager屈服准则,推导了平面应变条件下材料不连续分叉条件的解析解,并在自主研发的弹粘塑性自适应有限元分析软件AFEAS中引入该不连续分义条什。给出了弹粘颦性本构关系和局部化求解流程,以追踪岩体中局部化区的出现和发展。边坡稳定在岩土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边坡失稳机理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根据分叉理论把边坡失稳作为一种分叉现象研究,与传统屈服破坏理论相比,分叉理论更具优越性,能够追踪局部化区的出现和发展过程,确定边坡极限承载能力,并能为边坡治理提供更明确的破坏范围。通过一个边坡失稳算例分析考核了该理论与软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层次分析法在斜坡失稳灾害预测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斜坡失稳灾害预测评估的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判别因子,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因子量化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降雨环境下,湿陷性黄土边坡容易出现失稳现象。基于陕西某黄土边坡评估工程对降雨作用下湿陷性黄土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估,具体结论如下:对于湿陷性黄土边坡而言,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水体入渗的深度逐渐增加,边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在渗流作用下,土体强度衰减比越小,边坡的安全系数越小;为了保证湿陷性黄土边坡稳定性,应该注意边坡坡面的防水,防止降雨入渗削弱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斜坡失稳的突变模型与混沌机制   总被引:89,自引:26,他引:63  
针对斜坡平在滑动失稳问题,运用突变理论方法,给出了快速滑坡和慢还滑坡发生的判据,提出了刚度效应失稳新理论,指出刚体极限平衡稳定性评价方法有较大缺陷;根据建立的斜坡演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发现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一斜坡系统的响应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当斜坡本身的非线性作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能力相当时,斜坡化过程会出现混沌现象,其通向混沌之路是通过倍周期分叉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